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诸如曹刘孙、诸葛、周瑜等等,都是我们在高谈三国时候的主要人物,而今天我要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论论三国,谈谈诸葛亮与刘备,曹操的事儿。
想必就算是我不多加介绍,大家也很清楚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情。然而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为何诸葛亮要投当时不太厉害的刘备,而放弃投靠已占据大半天下的强大的曹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儒家思想角度
在汉朝末年经历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后,儒家思想在汉朝社会可谓是非常的盛行。而诸葛亮一生推行内儒外法、儒家仁政的理念,这也是他毕生践行的标准。所以刘备三顾茅庐的决心,虽有权势却也能屈尊邀请的谦卑态度使诸葛亮大为感动。
而一代枭雄曹操已在当时占据了一大半江山,但是为人处世过于霸道,曹操遵从的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领导风范,绝非心怀仁慈的治世之主。在这一点上面,诸葛亮看得很透彻,所以诸葛亮从主观意愿上就选择了刘备。
(二)曹刘阵营角度
刘备具有仁慈之心,而且声望很高,毕竟人称刘皇叔。但手底下可用之才太匮乏,尤其是有战略长远眼光的谋士。以至于混了几年,依旧没有任何起色。然而诸葛亮从刘备的所作所为中,也看出了他是个能当上明主的潜力股,而且在刘备的阵营诸葛亮可以大显身手,让自己的抱负可以一步步去实现,并且没有多少阻碍。
而曹操的阵营却大有不同,试想一下,能够在当时占据一大半江山的军队能差吗?曹操手下聚集了典韦、许褚等大将,再加上自己也是一名文武双全的能人。所以诸葛亮想要在曹操的阵营里大展拳脚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诸葛亮从客观上选择了刘备。
(三)身世角度
原来曹操起兵后,他的父亲曹嵩带着小儿子曹德到琅邪避乱。但没过多久,曹嵩便带着曹德到兖州投靠儿子曹操。因为此时的曹操是掌控军权的最高领导人,而在乱世中正是需要这样一个大靠山。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从徐州去兖州的途中,徐洲牧陶谦部将张闿欲将曹嵩一家的财物占为己有,将曹嵩和曹德残忍杀害,然后席卷财物逃离。曹操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发誓要将陶谦碎尸万段,为父亲与弟弟报仇。所以之后曹操出兵攻打陶谦,战胜陶谦后在徐州屠城作为泄愤。
然而诸葛亮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正好在曹操打徐州屠城的祸及范围内,从而使诸葛亮一家颠沛流离,过着逃难的艰苦生活。所以我认为这使得诸葛亮在心里对曹操有偏见,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
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作了个明智的选择,不仅自己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帮助刘备激发潜能,一起征战四方,成就了三分天下蜀国大业,成为了一代明主。
文(:姜乐乐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