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36 0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不仅历史评价本身是多元的,就连影响历史评价形成的因素也是多元的。”

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皇帝固然是拥有着宛若“人间上帝”一般的至高尊荣与无上权力与最丰富最极致的物质享受,然而“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利益的焦点往往就是争夺的焦点。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纵观世界各国,可能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君位像中国的龙椅那样沾满鲜血。为了这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中国历史上曾多次上演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的人间悲剧,在残酷而激烈的皇权竞争中往往“赢者全拿”。胜利者能够得到一切,无论是锦绣江山,还是自己的卿卿性命,而失败者也将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

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皇权争夺要属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与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对于这两场发生于王朝初期的皇权争夺大战,有的人认为是骨肉相残的人间悲剧,也有人认为李世民、朱棣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的胜出为唐/明朝日后贞观之治/永乐盛世的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是两朝的盛世之基。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不过在对李世民与朱棣两位篡位者的历史评价的问题上,前者又往往高于后者。李世民长久以来被人们与尧舜这样的古圣王相提并论,千百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的“明君”的代名词,后世帝王也多将李世民作为学习的楷模。朱棣却往往被人们赋予了“暴君”的丑陋形象。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那么为何李世民与朱棣的作为相似,后世评价却相差如此之大呢?

处境不同

李世民与朱棣虽然同为篡位者,其皇位来源同样不具备合法性,但从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开始,李世民在大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之中可谓是全程参与,为李唐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享有相当高的威望。因此有人才认为唐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并非唐高祖李渊,而是太宗李世民。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拥有如此功劳的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之后,却因并非嫡长子而不得不将太子之位让与大哥李建成,自己居于秦王之位。即使李世民自己心甘情愿,民间也难免为其鸣不平,认为高祖处事不公。

比起全程参与唐朝建国伟业的李世民,朱棣却是截然不同。全程参与创建明帝国大厦的并非明朝建国之时还只是不到十岁的稚龄幼童,反倒是他的大哥、死后被追尊为“孝康皇帝”的朱元璋太子朱标。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因此朱标在洪武朝不仅得到满朝拥戴,在朝中乃至诸王之中威信极高,就连皇帝朱元璋也对他宠爱之至,从一开始就将其作为自己唯一的继承人培养。以至于朱标在多次与朱元璋发生政见之争,乃至触怒龙颜的情况之下,朱元璋也并未废掉朱标的太子之位。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历朝历代的帝王对身为储君的太子多有所防范,甚至直接禁止太子干预一切政事,朱元璋却主动让太子参与决策,在实际上执掌皇权。

朱标积劳成疾病逝之后,出于对朱标一系的厚爱,朱元璋也并未从其他皇子之中选择新太子,而是将原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并于朱元璋驾崩后继承大统,是为建文帝。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可见无论是在朝中、诸王中、还是民间,朱标-建文帝一族显然都比朱棣更得人心,尤其是在作为明初统治核心地区的江南,那里的士人大多是建文帝的忠实拥簇。

朱棣“靖难”成功后,企图以武力逼迫以方孝儒为首的江南士人屈服,要方孝儒起草一份诏书以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却被方孝儒大骂“燕贼篡逆”。随后朱棣诛杀方孝儒十族以泄愤的作为更是让江南士人愤恨不已,再加之玄武门之变尚且是发生在宫内,对百姓影响不大,而靖难之役则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战争灾难。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如此一来,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士大夫之中,朱棣的口碑皆不如李世民自然也就理所当然。

时代不同

唐代初期,经历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末的长时间战乱、佛道两教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之后,儒家思想虽仍是官方尊崇的正统思想,影响力却相对衰弱,以至于隋唐两代出现了许多不符儒家传统甚至与之相悖的现象,譬如隋唐两代空前开放的两性关系、武则天的称帝等等。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在儒家思想影响相对衰弱的情况下,唐初的人们大多崇拜强者,而将什么“嫡长子继承方为正统”的儒家观念抛到了一边,也就是更容易接受李世民的篡位。

到了明代,经过宋代的儒学大复兴之后,整个社会的儒学氛围要比唐代浓厚得多。在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明朝士大夫们看来,朱棣毫无疑问就是一个为人所不齿的弑君篡权的“乱臣贼子”。

同为篡位夺权,为何朱棣名声比李世民差?不只是时代原因

虽然碍于朱棣的武力威胁不敢公然造次,但在对其进行历史评价的问题上,这些读书人们还是可以拿起笔来以笔为刃发泄自己对于朱棣篡位,破坏儒家传统的不满。

综上所述,李世民与朱棣虽同为篡位夺权者,却因其实际处境与所处时代的不同而得到了不同的历史评价。由此可知不仅历史评价本身是多元的,就连影响历史评价形成的因素也是多元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评价时才应以更加多元的视角看问题,如此方能更加客观全面。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