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与美人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让人遐想非常,但在儒家传统以及人物神化之后,这种民间趣谈反而在文学作品之中甚少出现。
罗贯中在《三国志演义》中给貂蝉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但在吕布死后,在长安兵变之后似乎戛然而止,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罗贯中而言,貂蝉已经完成了她所应该完成的历史价值, 但也有人孜孜不倦地探询着其下落,甚至不惜编排故事。
貂蝉的下落
但关于貂蝉的最终下落,追溯之处要从关羽开始,从而形成了七大目前流传下来的版本,其中不乏有善终但亦有悲剧。
如民间杂剧关羽月下斩貂蝉,曾风靡一时,吕布于白门之楼被曹操斩首,曹操为讨好关羽将貂蝉献于帐下。
面对着貂蝉的含情脉脉,关羽拒绝了这个带着污点的美女,认为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于是便拔剑将美人斩于灯下。
虽有有相同的结果,但是在另外的版本之中,貂蝉成为了自愿离间的工具,是因曹操欲用美色以迷惑关羽,貂蝉精心打扮,只身来到关羽房中。
关羽一手握刀,平静异常,毅然决然将其斩于身下,但在杂剧之中,同样也写出了关羽内心细微的波动,如将刀柄握住,以稳定心神。
但在儒家文人的固有思维,与关羽的忠武在官民上下越发受到尊崇之下, 关羽的形象逐渐被美化,更加接近无欲无求,但求忠义的神化领域中去了。
而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在此剧中,貂蝉将种种阴差阳错与种种无奈向关羽道出,从而赢得关羽的赞赏和尊重。
但关羽却并无收其作妻妾的想法,无处依靠亦或是饱经辛酸,只好怀着满腔悲愤而自刎,以此死证明自身的贞洁操守。
故事的流变
三国故事是中国文学的宝库,从各种史传文学到说话本以及各种三国戏剧,再到《三国志演义》,其中众多小故事经历了曲折的流变过程。
可以在古往今来的流变之中进行溯源,再纵观三个朝代来进行分析而可以得到,民间俗话同文人仕官之间在对与其叙事性的差异。
凭借文献典籍可以将这种流变分成几个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首要可以作为依据的是史册与传记。
而这些文人仕官的对于关羽貂蝉的故事的看法,自然而然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并且成为了后世流传下来二者之间关系的依据。
再者是关于三国的戏剧与话本的不断补充让得貂蝉与关羽的来龙去脉与相关背景渐渐有了脉络。
并由此关羽斩貂蝉的故事到这里才算是完备了,而此时文人与民间话剧作家对于关羽形象的见解与看法开始在关羽的忠勇与多情,貂蝉的为国与美艳之间出现分歧。
正如同文学的作用与文学的艺术手法是以精简为主还是繁复为主,从古到今,都是反反复复,但是对于二者的看法与见解也在讨论与分歧之中逐渐深入。
同样可以看到的是,文人作者与民间话剧杂剧作家,对于 关羽貂蝉的形象,最终还是有分歧走向了合并之路。
不难看到,关于叙事的辩论,关键之处还是关羽貂蝉形象的多变性,对于杂剧话剧所提及的多情论调与绝情论调。
文人仕官之所以,为之轻视和否认,主要还是因为忠勇坚毅,是历朝历代乃至以儒家思想作为支撑的封建体系之中,所推崇的形象特征。
关羽的成神之路、貂蝉的尽忠守节,是儒家所喜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大力提倡,他们的形象借此超脱了传记,走出了杂剧话本,成为了一种精神支柱。
按照正常的事物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变化,结合剧情的需要,由此不难推断出, 在《三国志演义》之中,貂蝉的形象与性格更加偏向与褒奖。
故此关羽于灯下拔刀似乎便显得不是那么合理,符合逻辑了,而大量的杂剧与话本对于此情节的传颂与编造,存在着另外的缘由。
明代商业的繁荣致使书本印刷得便捷,大量小说的出现与文人阶级的下移,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们思想的转变。
对于经济与市场的需求的存在,加之印刷的便利,让得商人与印刷所有了 更多去迎合群众和试错的机会。
正如对《西游记》大量的改编、仿写,续写一样,《三国志演义》同样是有着大量的相关与相似的作品。
而关斩貂蝉的故事情节,首先是貂蝉的结局,为罗贯中所故意忽略,但却反向激发了人们对于貂蝉结局的探讨。
其次则是英雄与美女的故事在民间艺术文学之中,从来都是叫座的硬核剧情,民间艺术与话本并不能摆脱经济效益与扩大受众的因素的制约。
由于明代从建立之始,百姓也同样没有收到土地再分配的福利,因此人们对于统治阶级已经不再抱有畏惧的心理,任何权利和崇高都可以作为有意或无意的消解。
结语
从陈寿的《三国志》与裴松之地注疏到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从民间不断流传的生动但又零散的三国故事等等, 不难发现关羽与貂蝉的形象与故事同样是复杂多变的。
这种形象多变性或许不代表着是关羽或者尚未得到证实的貂蝉的真实形象的其中一种亦是全部。
而是这种形象的多变性,展现了文化思想的变迁,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脉络,感受到了每个时代、每个读者对于二者形象的不同的想法与解读。
在儒家盛行的时代,忠君爱国作为最重要的形象成为了关羽的主要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萌芽,可以看到多情多义取代了忠君爱国。
甚至在现代,成为了辟邪招财的形象代表, 为此关羽斩貂蝉的故事,亦直到今日还在流传。说明这类故事,也对民众来说还富有魅力。
这样的人物形象,虽明确受到《三国演义》塑造的新形象的影响,即使内容或人物形象上有所变化,但其故事也肯定会继续流传下去。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