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至9月30日,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语文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致远圆桌”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七、八年级的七位语文老师分别开设了研讨课,校级领导和安徽国培计划跟岗活动的老师们一同观课、研讨。
范涛老师
《唐诗五首》
《唐诗五首》所选的五首唐诗皆是唐代律诗中的佳作,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律诗之美。又鉴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山川之美”,本节课即从格律之美、画面之美和心境之美三个角度,带领学生共同去欣赏律诗之美。
预学环节设置了两个小任务:给同伴讲解默写中的错别字和补全屏幕上关于律诗的介绍。意在让学生真正从内容上理解诗句含义,并感受律诗特点。导学环节中先通过三次诵读,分别从读音、押韵和平仄三个角度渐进地指导学生诵读律诗,使学生读出律诗的格律之美;接着让学生从五首诗中挑出一两联进行诗意描绘,在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律诗的画面之美;再由眼前之美景,找到诗人们内心与之契合的表现其心境的词语,加以赏析。让学生从内容到情感,深入地感受律诗的心境之美。
整节课围绕“律诗之美”展开,三个环节,逐层递进,切实地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之美;同时也领略了五首诗作的不同风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拘泥于一诗一作,一联一句的赏析,而是给予了学生赏析律诗的三个层级的方法。当然,想通过一节课就教会学生赏析律诗是远远不够的,后续还需整合初中阶段所有的古诗词,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赏析能够形成体系。
王磊老师
《秋天的怀念》《散步》
比较阅读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怎样处理单元的整体性与单篇课文的独特价的关系,如何平衡学生自主阅读与课堂上有教师引领的精读的关系,如何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忽视必备知识的学习。所以, 打破单篇阅读教学,尝试将单元内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通过两篇文章异同的比较,寻找它们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共同之处,进而深入而立体地理解亲情的深层意蕴,并建构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策略。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同步设计了《文影交互,真诚传情——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整体设计作业单》。包括单元预学“以文唤情”、单元助学 “文影载情”和单元固学“以行践情”三个环节。力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亲情散文中的情感,增强学生感知、定格、表达自己身边亲情的能力。
整节课在课堂理答方面,诊断性理答和激励性理答做得较好,应该多淬炼目标性、发展性理答能力;同时,追问要具有逻辑性或者层次性,于学生无力处发力,引导学生思考走向深处,从而形成质疑、反思的思维能力和主体意识。
崔慕萱老师
《散文诗二首》
这节课从《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不同的抒情特征出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重从“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角度呈现作者感情。《金色花》间接抒情,教师以“爱是____,你听____。(原文)”的句式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荷叶·母亲》直抒胸臆,教师引导学生用声调和气息的变化呈现不同语气。之后老师提供了“想象”“视角”“象征”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对比两首散文诗,最后在仿写中学习课文的象征手法。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灵活、多样、有深度的追问,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引领他们潜入句段篇章,探究创作意图、挖掘潜藏信息、学习精巧布局、理解人物形象,从而内化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翟羽君老师
《三峡》
郦道元的《三峡》句式骈散结合,韵律和谐之中又有参差变化,十分适合诵读,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设置四个诵读阶段。
✦第一阶段要求读准字音;
✦第二阶段意在抓住文中的几组“对仗”,感受课文字词凝练而富有韵律的美感,读出节奏和韵律;
✦第三阶段要求小组合作,品味不同段落景色的特点,设计朗读的重音、语速、语调,读出轻重、缓急和起伏;
✦第四阶段要求学生通览全文,探究文章写作顺序的特点,读出层次。
层层递进,学生在诵读中领略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气象,感受了文章的文脉畅通、浑然一体。
在本节课中,教师的指导穿插在学生的诵读练习中进行,但还需要注意指导要精要,点到为止,应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反复诵读,将对文意的理解呈现在自己的朗读当中。
郭冬婷老师
《〈世说新语〉二则》
这节课以感受古代儿童的聪颖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为主要目标,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首先是结合注释,填写关于《世说新语》的介绍,带领学生关注注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出“言语”一词。紧接着找出《咏雪》一文中人物的言语,并分角色演读,从而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特别是谢道韫的才情。然后通过“《咏雪》为何能被归入《言语》篇”这一问题,从审美的情趣、言谈的智慧和对话的涵养等角度,品读“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从而使学生既能感受到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也能通过谢道韫对话的涵养感受到其良好的家庭教养。最后留下一个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何能被归入《方正》篇”。
虽然本节课时间安排得不太合理,品读的部分用时略少,不够充分,但是 通过演读、品读等多种阅读形式,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热烈,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朗读、表演、思考。
杨菁老师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名著阅读推进课)
本节课建立在前一节课关于“童年的鲁迅”这一专题探究上。首先,引导学生从【目录】中发现在鲁迅成长路上,出现了哪些影响他的人物;接着,通过创设情境,互动课堂:《朝花夕拾》读书会上,我们想评选出对鲁迅成长影响最大的那个人,开展了以下三个活动:【活动一】猜猜他是谁,【活动二】说说典型事,【活动三】品品深情谊。
活动一旨在激趣,并体会白描手法;活动二通过默读相关篇章,圈点批注,概括事件;再小组讨论,丰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一环节旨在放手让学生默读文章《藤野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习得典型事件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欲扬先抑的手法对人物表现的效果;活动三通过摘取关键句段(或议论或抒情),进一步感受鲁迅对其成长中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情感,进一步感受其情感的丰富性,即有温情、有深情、有理性,再结合《小引》中的一句话“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为下节课的专题探究“理性的批判”张本。最后布置作业:回到自己的生活里,以“ 人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运用本节课的人物写作方法(至少两种)。
这是一节以单元为单位设计的语文品读教学。我理解的“单元”教学的哲理意蕴就集中在一个“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
首先,是 教学内容上之“大”,不再是传统单篇单章的教学,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的解读,它时时审视着当下的内容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地位,从不孤立地考虑单个教学内容。
其次,是 教学视野之“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单元教学在于整合,整合在于构建“任务”。单元教学很重要的是要有任务,任务是引导、统领整个单元学习活动的任务,而且贯穿单元教学始终。大单元设计是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把诸多因素统一起来,使人文主题不再是游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标签,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也不再是单篇进行。通过“单元”承载“任务”,将学习任务作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改变传统教材的线性知识链条。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以任务统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有利于改变肢解式分析的教学方式。
王亚念老师
《与朱元思书》
这节课 首先采用朗读法。通过第一次朗读课文后给课文重点字词正音证形。学生朗读和书写错误率较高的有“缥”“泠”“纶”三个字,课堂教师从造字本意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接着再读课文,了解“骈文”特点。通过朗读让学生回顾前文所讲的“骈文”特点:以四字和六字成句,同时也明确在这篇骈文里的特殊情况:在骈文中,也会出现非四字、六字的句子。这些句子打破了原有的节奏,造成了句式的变化,朗读起来更添舒缓之感。最后让学生先齐读一遍后,师生共同发现朗读不足之处,然后老师再给出具体方法指导,让学生们再次朗读,两次朗读比较之下让学生领悟朗读的方法,同时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之美,体察情感之美。在前期多种形式朗读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内蕴,并通过接下来的提问加深学生们的朗读感受,延展文字背后的情感。
接着采用细读法,即“一字评赏法”: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字来评赏文章中的奇山异水,要求既联系文本又言之有理。教师首先作示范,学生仿照示例思考并有条理有逻辑的表达思考。预习质疑时,有同学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者所描写的景色,真的能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使“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吗?就这一来自学生的疑问展开讨论,要求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列出依据,再与小组同学讨论,最后分享观点。
最后进行拓展。在多种方式的阅读中,将学生们的思考带向更广阔的处,最后老师给出课堂发现的一个小延展: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整节课朗读丰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字里去感受,有具体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抓手有方向愿意读。文本细读中通过少而精准的课堂提问,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课文理解和思维拓展的问题,课堂效果比较好,学生参与度较高。值得注意的就是课堂中对于后进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前面简单的字词书写可以让后进生来完成,从而给他一种课堂获得感。
在我校的“体验•探究•反思:双减背景下初中校本化学科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的这一南京市“双减”重点实验项目的大背景下,语文组全体教师一直致力于课堂作业设计即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本次的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中,七年级的四位老师整体关注于“大单元”教学,整合单元中零散的篇目,构建勾连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与任务。但四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又各有侧重,王磊老师和崔慕萱老师都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建构散文的阅读策略;郭冬婷老师的课由点到面,从两则《世说新语》辐射到“言语”“方正”两篇,很好地完成了单元教学目标;而杨菁老师的课则大开大合,用一节课的三个活动,从人物到事件再到情感,串联起了全书,可谓“整本书教学”的典范。八年级的三位老师则着眼于“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语料的积累,语感的构建、语理的习得和语言表现。范涛老师的课力求让学生习得鉴赏律诗的方法;翟羽君老师的课则着眼于“骈散结合”类文言文的诵读与鉴赏;王亚念老师的课从诵读体验到细读探究,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感受文言的丰富内涵。
总之,致远语文组在课堂教学研究上深耕细作,聚力创新,在语文教学研究上行稳致远,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文:范 涛
编辑:王 磊
审核:丛一冰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您的每一次阅读与分享
都将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