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话剧《直播开国大典》
主旋律作品越来越好看——常进剧场的观众不难发现,红色题材舞台剧的观赏度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文艺创作者积极创新,推动解锁了新的N种“打开方式”,让“好看”成为主旋律作品的常态。大型话剧《直播开国大典》、评剧《革命家庭》、沪剧《陈毅在上海》等红色题材口碑佳作近期将陆续登陆申城舞台。它们既承载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又在不同维度上做出大胆创新,在带来高品质艺术享受的同时,更激发观众思维的同频共振,让正能量润物细无声地抵达人们心间。
不拘题材限制,打开主旋律叙事的广阔空间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主旋律题材好看起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文化责任。”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导演、联合编剧田沁鑫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本周,集结张桐、吴彼、刘威、苏青等实力派演员的《直播开国大典》就将登陆上海文化广场。在此之前,国内舞台还未有正面描写开国大典的戏剧作品,将开国大典的幕后直播故事以文艺作品的形式搬上舞台,该剧填补了这一空白。
“带悬疑色彩的行业剧。”田沁鑫这样定义这部作品。剧中,主线任务、提防特务、爱情故事三条线索并行,在一个事件性故事的基础上,以舞台化的方式完成叙事。编剧团队与党史专家、播音专家反复沟通,大胆选取历史原型人物,从广播的专业角度,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描写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面对困难时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以及如何让声音传遍广场,用广播向世界传送开国大典的伟大时刻。
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
除了话剧,传统戏曲也在寻求“舒适区”之外的故事题材。近期,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剧组正在为全国巡演版演出做紧锣密鼓的准备,这部全景式历史题材作品将观众带回一代儒将陈毅元帅在上海的岁月,用“上海的声音”创新表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意蕴。自去年8月首演以来,《陈毅在上海》掀起了一波沪剧热潮,剧中“望浦江”“梅岭三章”等唱段已经在沪剧爱好者中广为传唱,大格局打破了不少戏迷对于沪剧“小情小调”的认知。“在沪剧院的作品长廊里,这部剧的历史厚重感也是格外突出的。”“陈毅”扮演者、沪剧表演艺术家孙徐春对记者表示。
创新叙事表达,名家大咖在舞台表演中不断“突围”
“上海的观众懂戏爱戏,让我有信心一次次来到这里。”评剧《革命家庭》主演、天津评剧院院长曾昭娟说。就在不久前,根据革命母亲陶承回忆录《我的一家》改编而成的评剧《革命家庭》摘得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戏曲类榜首。如今,剧组上下已期待着下月带作品来到戏曲大码头接受检验。
主旋律的“突围”在于创作者的大步迈开,也在于名家名角的敢于“放下”。不破不立,曾昭娟用四个字形容自己在《革命家庭》中的表演。在剧中,曾昭娟饰演主人公“方承”,演绎了一个平凡女性从妻子到母亲再到革命者的成长历程。“方承不同于我以往的所有角色,甚至颠覆了我一以贯之的表演习惯。”
为实现与观众间的最大共情,《革命家庭》的舞台叙事从方承的回忆切入,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调度自由的别致格式和浓情写意的表现风格。与此同时,多维立体的空间呈现和基于传统戏曲美学的当代舞台表演方式,在保留北方剧种的民间魅力的同时,让评剧有了时代关注下的多元表达。在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看来,《革命家庭》不是文学的复述,也不是同名电影的再版,而是中国革命和个人命运,特别是女性革命者命运成长关系的再理解和新建构,并在这种新建构中完成革命与人性既统一又有冲突的艺术塑造。
为了让不同年龄层面的观众身临其境地浸入历史,《直播开国大典》在剧本结构和舞台结构上都有新的探索。与国内戏剧舞台上传统的横向“黑匣子”不同,《直播开国大典》采取开放式舞台,从视觉上拉长景深,用简洁有力的视觉装置映衬出宏大的故事背景。与此同时,话剧大胆采用了大篇幅的即时拍摄技术,团队在全剧近半的篇幅中应用“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的理念,让表演者随时变为被拍摄的对象,不仅保证了剧场内各角度的观看效果,也让现实与回忆在舞台上穿梭,交相辉映。
作者:王筱丽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