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是一部杰出的“社会自传”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46 0

安妮·埃尔诺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一九四〇年九月一日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父母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开了一家咖啡食品杂货店,她在那里度过童年,尽管家境贫寒但刻苦学习。她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从一九六七到一九七五年在中学任教,从一九七七年起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直至二〇〇〇年退休。

埃尔诺从一九七四年开始创作,迄今为止她大约出版了十五部作品,其中有刻画一个女人内心历程的《空衣橱》(一九七四);以第一人称回忆父亲的《位置》(一九八四,获勒诺多奖);回忆母亲的《一个女人》(一九八七);回忆童年的《单纯的激情》(一九九二);回忆堕胎的《事件》(二〇〇〇)和描绘嫉妒的《占领》(二〇〇二)等。她的作品大多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题材,所以她的写作和生活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埃尔诺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演变和人生的短暂,“一切事情都以一种闻所未闻的速度被遗忘”,因此她要写作一部反映时间流逝的作品。但她承认自己不会像伍尔夫那样写一部现代派小说,也不想写一部历史著作,而是要写出多数人的回忆,为此她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在退休后经过充分思考和推敲,用她创造的名为“无人称自传”的新体裁,写出了被称为“社会自传”的杰作《悠悠岁月》。

《悠悠岁月》,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吴岳添 ,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埃尔诺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正是新小说开始衰落的七十年代,当时法国文坛崛起了三位明星作家:二〇〇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他的小说对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莫迪亚诺擅长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来回忆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战争年代;佩雷克则善于革新文体,往往通过详细列举具有时代特色的物品来唤起人们的回忆。埃尔诺充分借鉴了这几位大师的风格,通过对一些旧照片的印象和感觉,来构成一个女人从小到老的六十多年的成长过程:父母的贫困、学习、当教师、秘密堕胎、生孩子、离婚、患癌症、情人、衰老,丰富的经历中穿插着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一九六八年的五月风暴,以及总统大选等政治事件的看法。大到国际风云,小到商场购物,乃至家庭聚会和个人隐私,事无巨细无不简洁清楚、一目了然,生动直观地反映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今天的时代变迁。

回忆是描写时间流逝的最普遍和最适用的方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更是人所共知的名著。然而无论多么生动的回忆录,都只是作者本人的记忆,正如无论多么感人的老照片,都是社会状况的反映一样,与读者本人并无密切的关系,因而也就无法使读者感同身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埃尔诺创造了“无人称自传”这种崭新的体裁。她的自传从头到尾都不用第一人称“我”,而是采用第三人称、也就是无人称的泛指代词来表示“我们”,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发现原来我们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正如埃尔诺在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个世界留给她和她同代人的印象,她要用来重建一个共同的时代,从很久以前逐渐转变到今天的时代——以便在个人记忆里发现集体记忆的部分的同时,恢复历史的真实意义。”《悠悠岁月》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自传,而是通过作者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时代和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法国人的“集体记忆”。小说中看似不经意地提到的商品、歌曲等,其实都是埃尔诺精心选择、被大众所共同关注的题材,因此无论什么年龄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和最清晰的记忆。其实不仅是法国人,即使是中国读者也会感到亲切,因为书中描写的种种社会现象,例如家庭中的代沟、地铁里的拥挤,商店里琳琅满目的新产品等等,都是我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的现实。

小说出版后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被法国著名的《读书》杂志评为本年度二十部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长期居于各报刊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埃尔诺创造的“无人称自传”,用旧照片来反映时代变迁的创作手法,在艺术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悠悠岁月》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小说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传统,吸取了莫迪亚诺等人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交融的表现手法,采用了“无人称自传”这种前所未有的体裁,无疑对创建二十一世纪的法国新文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一创举使《悠悠岁月》成为将要形成的新文学的一部先驱之作,也使埃尔诺当之无愧地跻身千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悠悠岁月》汇集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名词,例如歌星、影星、时尚商品、电视节目、小说人物和粗俗俚语等等。不少名词若非亲历其境将会不知所云,例如“太阳夫人”是欧洲一台的女天气预报员,“玛丽花”是治疗济疮的药物等。许多超市和大型商场,以及网站和电子游戏等都没有中文译名。如果不加注释,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如果全部加注,则会使本书成为一部词典。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得到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友人弗朗索瓦·戈盖 (Francois Goguet)先生和我的老同学金德全先生的协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黄凌霞女士精心校对书稿,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吴岳添

二〇〇九年七月

作者/吴岳添

编辑/走走

校对/柳宝庆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