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我想,每个女孩在结婚前,都曾幻想过自己的婚礼:
穿着漂亮的拖尾婚纱,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款款向前,柔软的心从此落在等待自己的新郎身上…
可即便婚礼再浪漫优雅,若是遇到了冷静凛冽的张爱玲,那些梦幻般的粉色泡沫则被毫不留情的戳破,只留下让人难以置信的琐碎鸡毛。
了解张爱玲的读者都知道,善写爱情的她总能以尖刻而冷静的笔调,将人物置于“希望”的摇摆秋千上,任其情感生死幻灭;不管是《倾城之恋》的白流苏,还是《第一香炉》的葛薇龙,她们的爱恨纠葛总似那取暖的烛火,统统被无可奈何的现实湮灭覆盖!
张爱玲的众多作品中,唯有短篇《鸿鸾禧》最为特殊:因为相比于其他作品直观的悲剧色彩,这篇故事是罕见的精彩热闹。
拉动故事引线的是一场喜庆婚礼的筹办:出身于凋落大户的玉清,即将嫁入刚兴旺不久的新贵娄家,在忙碌的婚礼准备中,有玉清为备嫁置办东西的场面,也有婚礼当天的情景,更有透明人娄太太的卖力忙碌。
都说人生两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但你若想从这场《鸿鸾禧》中博得些喜悦和乐趣,恐怕要失望而归了。
因为支撑这场热闹喜事的骨架,是让人无可辩驳的浓厚悲剧;随着婚礼同步进行的,不仅有家族关系的暗流涌动,还有身为女性注定走进婚姻坟墓的悲凄;而短暂婚宴中的众生相,更让人倍感讽刺压抑。
以至于,好好的一场婚姻,在她笔下转喜为“丧”!
故事的开篇,讲述了娄家两位女儿二乔和四美,陪伴即将进门的大嫂玉清置办结婚用品的场景。
趁玉清在里屋试穿新衣时,两位小姑子却对这位未过门的大嫂开始了排揎和讽刺:
先是嫌弃玉清身体硬邦邦的,没有女人的柔韧;后又嘀咕玉清年龄是不是作假,说是26,看着却像30岁;聊到家庭条件时,又说玉清那边的亲戚都是穷鬼!
嘀咕嘲弄后,两位小姑还不忘总结:“不是我说,玉清哪点配得上咱大哥?”
可玉清的婚姻真属于“高嫁”吗?
在张爱玲对人物描写中,完全可以发现玉清并无两位小姑形容的那么庸木不堪;
她虽出身于凋落大户,但身上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娴静和优雅,每次面对公公聊到的时政问题,总能给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解答。
为此,张爱玲这样描述她:
“玉清并不像两个小姑子说的那么不堪,至少穿着长裙长袖的银白嫁衣,这样严装起来,是很看得过去的,像报纸上广告里的所谓“高尚仕女”;把二乔和四美相形之下,显得像是暴发户的小姐了。”
如此优秀的玉清,何故在婚前遭受两位小姑的诽谤和妄议呢?
答案现实而残酷:因为家族成员的利益纷争!
众所周知,旧时代女性的生活姿态总是卑微隐忍的!
玉清虽出身书香家庭,有着良好的修养和见识,却终归是要嫁到娄家,靠着丈夫才能在娄家有个安身之所。
在终将要被边缘化的婚姻生活中,唯有热闹婚礼前的种种准备,让玉清可以用自由选择的形式,为人生意义完成一场绚丽的绽放。
面对父母给出的5万元嫁妆,玉清决定把这笔钱统统花在自己身上,为自己置办了许多个人物品,比如:软缎绣花的睡衣、织锦的丝棉浴衣,金珐琅粉镜…
她有着支配嫁妆的权利,可这份决定,却触动了小姑二乔和四美的利益蛋糕。
在两人看来:玉清虽购买了大量东西,却没有为与大哥的共同家庭添置实用的物件,而这份缺失,自然还要使用娄家财产去填补,这对两人来讲,完全是“切身的损害”。
为发泄心头不满,两人无论是明里暗里,都对玉清进行各种讽刺和诋毁。
可以说,这场婚礼还未举行,家族关系就已经因利益纷争产生裂隙。
当代中国的婚姻,习俗已经和民国时候不同,但原则却无改变;结婚两字,总包含着双方家庭的利益博弈,最常见的便是:男方给多少礼金,女方给多少配件。
而这样的问题,往往在婚礼开始前,就已经让两个家庭精疲力尽,日后因利益纷争带来的磕磕绊绊,更是无法避免。
当戳心的现实呈现在充满喜气的婚礼筹备上,就如饱涨的气球被笔尖扎破;毫无留意中,巨大的声响让人心惊!
这份轻盈的热闹婚宴,究竟又代表了多么沉重的现实,我想,结过婚的人更加深有体会!
如果细品《鸿鸾禧》,就会发现:
故事刚开始时,张爱玲就已经揭露了这场热闹婚礼的残忍本质。
两位小姑在陪伴玉清挑衣服时,也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此时小姑四美的想法是:
“还不趁这个机会多做两件,这两天爸爸总不好意思跟人家发脾气。”
以玉清和大陆的婚礼为庇护,进行自我私欲的满足,这不仅是小姑最为得意的筹划,更是所有来宾的真实想法。
常言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作为举行热闹婚宴的娄府,便成为能够满足所有人欲望的社交场所。
无论是亲疏远近,人人都想在这属于新人的舞台上沾点便宜:有人想让自己在婚宴上大放异彩,顺便觅得良人;有人希望自己成为全场最瞩目的焦点,从而收获赞美和尊重。
这场被欲望牵引的聚集,成全了《鸿鸾禧》令人寻味的争奇斗艳:
比如玉清的表妹梨倩和棠倩,一个在冷天穿着新作的单旗袍,故作冷漠的引人注意;一个则展露着活泼笑容,逢人就亲切寒暄;两人的所作所为,便是想为大家留下惊鸿一瞥的印象,从而在众多宾客中觅得如意郎君;
再比如操办婚宴的娄太太,身为娄家正房的她,总因做事不分缓重轻急,被家人嫌弃和漠视;所以她一心想通过这场婚宴,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另眼相待;以至于眼见客人要早走,自认为劳苦功高的她有几分不高兴。
还有着墨不多的介绍人,他的发言从最开始的卖弄俏皮,到后来的“很少有人发笑”,是因为演讲太过冗长而乏味,但这尴尬局面仍旧不影响他展现自我魅力的表演……
华丽的婚宴如入梦境,许多人都迷醉在自我私欲的舞台上;借由新婚的热闹氛围,心满意足的计算着自己的得失。
就如张爱玲所写:
“粉红的、蛋黄的女宾像是破晓的云,黑色礼服的男子们像是云霞里慢慢飞着的燕的黑影…”
来宾们的隆重打扮,倒让新人的存在感变得万分薄弱;甚至在婚礼现场中,新娘和新郎的名字从未被提及过。这样本末倒置的婚宴,更加凸显了热闹的残酷本质:
幸福的新人及梦幻的婚礼,都成为了众人展现自我的标准配备。
不得不说,张爱玲的《鸿鸾禧》就是一出大戏。
它虽没有咿咿呀呀的唱调,却在觥筹交错的热闹中,全然撕破了婚礼的美好表象,将每个人的丑陋和自私赤裸裸展现出来,最终在曲终人散后,抖露出一地的欲望碎片。
这就是张爱玲最让人着迷的“刻薄”;不管笔下人物如何,她始终用局外人的身份进行冷眼旁观,生生地用“喜事”来讲述人性的悲凉。
其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在这场婚礼中,虽然玉清才是结婚的主角,但张爱玲却以寥寥数笔带过,反而将细腻的刻画全部停留在娄家不受待见的正房娄太太身上。
同时,作品表层的喜剧色彩,也在这位娄太太身上被首要彰显出来。
儿子大陆和玉清的婚礼筹备中,本就琐事甚多,就连娄家女儿都忙得不可开交;而身为主事人的娄太太,却放着最要紧的事情不管,躲在屋里给儿媳妇做花鞋穿。
初看小说的读者,也许要被娄太太这份心意感动了;可若是读到最后会发现,做花鞋这种行为不过是逃避:逃避不擅长的婚礼操持,也逃避张罗不了的人情琐事。
更为滑稽的是,娄太太本身并不擅长做手工,那些斜了口的针脚,若被旧时的老姐妹看到,是要笑掉大牙的。
这样的娄太太,在娄家的地位如何呢?
伴着掺杂回忆的讲述,张爱玲用冷静的笔触绘就成生活的悲欢离合图;在喜剧的逗笑场中缓缓打开,却让人瞧见一个女人从懵懂到悲凄的麻木婚姻。
娄太太年幼家贫,嫁给了同为落魄人的娄先生。
后来的娄先生凭着卓越的社交能力,为娄家带来了体面的生活;毫无文化的娄太太却依旧停留在原地,与先生的距离越拉越远。
两人的婚姻最终成为“配错了茶盖的茶壶”,有些不合时宜的滑稽。
即便身处不同世界,两人还是因各自目的自愿捆绑到一起;对嫁鸡随鸡的娄太太来讲,是不会轻易离婚的;死要面子的娄先生,更不想因抛弃糟糠导致名声受损。
以至于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两人内心互相嫌弃,但依旧要假装恩爱有加;这样的情感牢笼,牵扯出两人无法言说的温柔疼痛。
即便在娄家是不尴不尬的存在,但娄太太也从未想过结束这样的乏味生活;因为让她去过那种没有机会穿戴齐整,拜客回拜的日子,她又会不快乐。
她说:“繁荣、气恼、为难,这是生命。”
对于儿子的婚宴,她更是提不起兴趣。
因为小时候站在大门口看人家迎亲,耳旁尽是辉煌蛮性的吹打;轿夫与吹鼓手成行走过,一路是华美的摇摆。看热闹的人和他们合为一体,都被广大的喜悦所震慑。
可不管是自己结婚,还是儿子的婚礼,娄太太却找不到当年的喜悦感。
“那天她所看见的结婚有一种一贯的感觉,而她儿子的喜事是小片小片的,不知为什么!”
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倏忽而过,竟未在娄太太心里留下幸福的痕迹;那些有关喜悦的回忆,竟然还要跑到童年的经历中去找寻。
而童年记忆之所以令人难忘,是因为那时不谙世事,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但三十多年的麻木婚姻,却让娄太太内心的期许和热烈早就被现实磨得苍白,梦中更无任何色彩斑斓的泡沫。
这种坟墓般的婚姻生活,让人憋闷到透不过气。
娄太太的麻木婚姻,看似是张爱玲在热闹的喜庆中找寻处悲凉,达到以喜衬悲的效果;可谁又能保证,她所呈现的娄太太的“丧式”婚姻,不是新娘玉清的残酷预言呢?
可以说,娄太太的悲剧婚姻,就像是张爱玲以故事连接现实的一根引线,所牵扯出的是整个时代环境以及婚姻的悲哀和不幸;更为悲凄的是,这种遭遇又被称为“命运”。
所以,即便是喜庆热闹包裹着的《鸿鸾禧》,也散发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凄楚和压抑。
看喜是悲,看悲是喜,这样的文学写意,被张爱玲的刻薄文笔发挥到极点。
婚姻是一场修行,有人参透、有人顿悟、有人愚痴。
写《鸿鸾禧》的时候,张爱玲的顿悟是带了伤的!
她有着女人的细腻和敏感,更经受了爱恨纠葛下的疲惫和索然,因而能把女人从期盼恋爱的小心思,到婚姻画地为牢的的麻木,以抽丝剥茧的形式清楚呈现。
爱情不是没有糖分的,可对于张爱玲来说,这两字底下埋葬了她的殇,还有死掉的过往。
所以,即便是轰轰烈烈的婚礼,她却冷眼刻画出各怀心事的众生相,索味瞧着婚姻围城下的利益纠纷;以至于从头到尾,始终不肯提及夫妻恩爱。
纵然文字是刻薄凛冽的,甚至带了泛着冷光的寒凉。
可细细想来,她写的也不过是这大千世界,随处可见的故事罢了!
又有谁能计算清楚:这座婚姻搭建的围城,曾碾碎了多少爱情的童话城堡呢!
凉薄如她,可清醒透彻、亦如她!
我始终觉得:中国文坛中将人性剖析的最彻底的作家有两位:鲁迅和张爱玲。
鲁迅先生是站在放眼宏观,以麻木的人性批判病态的社会;而张爱玲则是以情感为立足点,从爱恨纠葛中翻找出人性的劣根。
所以,婚姻也好,爱情也好,全被她用刻薄的笔触划得入骨三分!
也是因此,她笔下的爱情故事,才有了穿越时代的魅力和价值;进而去唤醒当代人沉睡的心!
这篇以喜衬悲的《鸿鸾禧》出于张爱玲作品集《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面包括张爱玲的众多短篇:
如果想为自己的书架增添部好的作品,可以点击链接看看!
(顺带将装帧精美的《张爱玲传》推荐给大家)
红玫瑰与白玫瑰精装版张爱玲小说书籍文学小说畅销书籍
¥42
购买
【万嘉】张爱玲传
¥39.8
购买
其他精彩文章:
王小波《黄金时代》:精彩直白的性描写,是情欲下的精神胜利
在无处容身的世间,我们都成了扛着“皮囊”前进的可怜人
文:
@爱啃书的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炼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哦!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