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赌注。
但爱情,又是不讲理智的。
当你被一个人吸引,哪怕相隔万里,也阻挡不了你奔向他的脚步。
明知飞蛾赴火,你也会在所不惜,只为和他一生相守。
1.
许多人心里,或许都藏着民国情怀。
那时虽然战火纷飞,却涌现出大量才子佳人。
那时,也是中西文化产生强烈碰撞的重要时期。
不少名门后代,也都加入到出国游学的浪潮中。
当然,他们也率先体验了一把跨国恋的滋味。
像我们熟知的孙中山,周作人,周建人,郭沫若等。
在他们多姿多彩的一生中,也都有过跨国恋情的经历。
不过,他们并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今天的主角,是一个不为大众熟知的女人。
她有一头卷翘的金发,一双闪烁的碧眼。没错,她是一个英国女人。
她因为爱上中国文化,而爱上一个中国男人。
从此,中国成了她一生的归宿。
在才能辈出的民国,她或许不那么出彩。
但她却是那个战乱的年代里,最勇敢的爱情烈士
故事从1919年开始,那时,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
一名来自英国的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北京,授命负责救灾和庚款的使用。
不久后,他的第四个孩子在这片土地降生,他为她取了个中国名字——戴乃迭。
那时的中国,医疗条件很差。不少孩子身上都有砂眼,斑癣等病症。
因此母亲从不允许戴乃迭和中国孩子同处。
尽管生在中国,但她的生活圈里,始终只有外国人。这也使得她的中文讲得并不流利。
当年幼的戴乃迭对这里的黑眼睛,黄皮肤,大花轿都充满好奇时,等待她的却是与这座城的告别。
1926年,戴乃迭和姊妹们,跟随母亲踏上了去往英国的轮船。
从那时起,她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只能深藏在心。
她以为,她跟中国的缘分就此结束。
但缘分的巧妙,谁又说得清呢?
2.
11年后,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戴乃迭,考上了牛津大学,攻读法语语言文学。
当时,牛津大学有许多俱乐部性质的协会,在导师修文斯的介绍下,戴乃迭加入了中国协会。
而彼时,来自中国天津的富家子弟杨宪益,也就读于牛津大学。
作为当时牛津大学中国协会的主席,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相遇,似乎是一场命中注定。
杨宪益虽其貌不扬,但他的才华和学识,在学校却是有目共睹的。
两人相识不久,戴乃迭发现杨宪益不仅有才学,且幽默有趣。最重要的是,他还精通中国古典文学。
与他的相处,再度激起戴乃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而作为英国上流社会女子的戴乃迭,身上仍然保留着难得的质朴。
这让杨宪益对戴乃迭,有了不一样的好感。
在共同经历了反日活动的过程中,两人感情日深。
彼此确定心意后,戴乃迭果断拒绝了英籍追求者,并转攻中国语言文学。
然而,戴乃迭的母亲对这段跨国恋并不认同。
在得知女儿爱上中国男子后,母亲的神情充满惊讶和愤怒。
她甚至告诫女儿:
“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这辈子一定没好下场,你们生下的孩子也会自尽。”
当然,这一切并不能阻止两个相爱的人。
好在戴乃迭的父亲,是个开明的人。只要女儿决定了,他便支持。
虽然戴母的话并未击倒杨宪益,但他深知彼时的中国,正在饱受战争的磨难。
若真让心爱之人跟着自己回到中国,将来的苦日子是无法避免的。
然而,杨宪益的担忧,戴乃迭却毫不在意,她说:
“无论多难,你到哪,我就跟到哪。”
就这样,两人揣着五十英镑,经过长途跋涉回到中国。
3.
此时,等着他们的,不仅是杨家日益衰退的经济现状,还有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震惊。
得知儿子要娶洋人媳妇儿,杨母当即晕倒,姑妈也因此大哭一场。
不顾一切跟着爱人远赴战乱中的中国,却不被婆家接纳。
戴乃迭当时的处境可想而知,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初心不改。
终于,这对恋人如愿成了夫妻。
婚后的日子,戴乃迭跟着杨宪益奔波于西南的各个城市,生活过得极其辛苦。
但她对这一切,从未有过怨言。
为了杨宪益,她学会了中文,写得一手正楷小字,还会有文言文写小故事。
戴乃迭的付出,杨宪益自然是看在眼里,他也一直为她保留着早年在英国时讲英文的习惯。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深知自己给不了爱人什么,于是只能不停地用英文对她说:“亲爱的,让你遭罪了。”
戴乃迭也一脸镇定地回复他:“我愿意啊,我本来就是来爱你的,不是来享受的。”
爱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披星戴月,而是两个人的风雨同舟。
正是有了这种信念,两人的生活也渐渐迎来曙光。
1943年,杨宪益夫妇在友人的推荐下,去了梁实秋领导的国立编译馆。
在那里,杨宪益发现,只有人从事将西方经典翻译成中文的工作,却没人进行中文外译。
正因如此,才导致当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史经典几乎一无所知的现象。
于是,夫妇俩开始了中文外译的工作。
他们一个手捧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口译,一个双手伏在打字机上飞速流动。
他们一起吟诵《离骚》,研究《资治通鉴》。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对夫妇将上百部中国文学译成英文。
4.
他们共同完成的每一部译著,都是杨宪益的名字后面,跟着戴乃迭的名字。
他们的爱情,已经不需要借助任何浪漫之物来作烘托。
仿佛只要在一起,静静地研读名作,偶尔地目光交错,就是他们对爱情最美的诠释。
然而,极致的幸福背后,总有阴霾蠢蠢欲动
1966年,原英国大使馆的中国雇员熊某,因解放前曾为英国使馆服务而被关押。
被扣上“历史反革命”帽子的他,经过百般折辱后,承认自己是“英国间谍”。
与此同时,他还将娶了英国妻子的杨宪益拖下水。
同年4月27日,杨宪益与戴乃迭同时因“英国间谍”案被捕入狱。
尽管狱中环境很差,破旧的窗户,随时都有冷风灌进来。
但戴乃迭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担心孩子们无人照顾。
当被告知孩子有人照顾时,她才安下心来。
虽然身在狱中,但戴乃迭爱干净的习惯始终未改。
她用牙刷将监狱的墙刷得干干净净,她还为自己争取了放风的机会。
即便身陷囹圄,她依然礼貌待人。每当看守送饭时,她都会轻声道谢。
4年后,杨宪益夫妇俩先后被放出。
然而,等待她的并不是冤屈被洗刷的喜悦,而是儿子遭受精神分裂后自焚而亡的噩耗。
这个悲痛的结局,明明是当年母亲的一时气话。没想到多年后,却像预言般发生了。
自那以后,戴乃迭积郁成疾,身体每况愈下。
最终,她得了老年痴呆症。
有人曾说:我不羡慕风华正茂的情侣,我只羡慕白头到老的夫妻。
这话用来形容戴乃迭与杨宪益的爱情,再合适不过。
5.
戴乃迭病后,已经80多岁的杨宪益,谢绝了一切交游。
他像照顾孩子般照顾着她,他为她戴上餐巾,喂她吃饭,哄她入眠... ...
他说他最后悔的事,就是没能照顾好她。
有了他无微不至的照料,戴乃迭的脸上,也时常泛着笑容。
即便已经年迈古稀,杨宪益依然对着妻子,说着年轻人才会说的情话。
“鲜花搬进屋子里是让我来养的,女人娶进家门是让我来爱的。”
1999年1月,戴乃迭在杨宪益的陪伴中,安然离世。
她走后,杨宪益为她封笔。
面对所有的邀请,他只回绝一句:
“她不在,我不出现。”
从那以后,那些他们一同印在译著上的名字,再未出现过。
“杨宪益”三个字,也绝不会单独出现。
仿佛她走了,他也跟随而去了似的。
在戴乃迭走后的第10年,杨宪益也离开了人世。
时至今日,这对夫妻已经被许多人遗忘。
但她们的爱情,在任何时代都值得被看见。
他们两个,一个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如果不是在你爱的人心里,去哪里都是远嫁。
一个用真心实意回馈爱人:
远嫁是一场豪赌,我一定不会让她输。
标签: 三国演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