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如到台北来,我自然成了他们驻点的向导,九份山城更是非去不可的地方。常为了多玩多勾留,早出晚归,是游历无数的总结。
山城近午便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直要到近半夜一切消停后,山路没有人车喧闹,路灯盏盏昏黄如渔火,始有明月复照草虫唧唧之幽邃祥和。
或是在清晨朝日始出,晨光曦微,人行影疏时特别宁静。看近山远海,眺望基隆屿,有时朝阳透过云层,曙光一束直照,更似蓬莱方丈。在屋檐上的猫儿惺惺匍匐,如眷恋昨夜的绮梦。
竖崎路是一条绵长的石级,当拾级而上,便可到有名的阿柑姨芋圆店,品尝地道的红豆地瓜芋圆甜汤,还可临窗远望,山城美景尽收眼底。或拾级而下,“阿妹茶楼”定能令你驻足,她是“神隐少女”汤婆婆汤屋最初的原型,红灯笼高高挂在木构层楼,在日落余晖里,灯火点燃,于晚风摇拽中红得分外引人醉软。
而全台第一座戏院“升平戏院”,在铅华洗尽,经重新整修对外免费开放,或内或外,不失古意,在木长椅上坐一会,映画转动,逝去年光,恋恋风尘尽在悲情城市的情话雨声中。
车继续缓缓地绕到后山的黄金博物馆园区,这儿好玩,有本山五矿坑,在沁凉湿漉漉的隧道里,时闻台语的模拟矿工对话,想见前人冒生命危险作业的辛苦。轻松些的,去淘黄金的体验是难得的,一盆小沙土在水中轻甩慢摇抓松,披沙走石后,运气好的,囊入玻璃小瓶一并带走点点细碎的黄金梦。再不然到正馆里伸手去摸一摸那重达220公斤拥有金氏世界纪录的999大金砖,一感富贵浮云。
再往下走便是黄金瀑布和早已废弃的“十三层选矿场”。早期的冶矿作业分为采、选、冶、炼四个过程,十三层遗址便是为处理矿砂生产粗铜的选矿场而建。原日治时期的选洗矿设施早已拆除,但仍留有选场基座、废弃炼金工厂等设施,其特殊地理位置及层层相叠的建筑形貌,在葱茏的山间,显得分外的荒凉,凝视间似宫崎骏笔下天空之城的雄伟。
沿山还有一长条废烟道,号称世界上最长,绵延数公里宛如黑龙盘山而上,翻到另一山头,但这黑龙早已老了,早已平和得无一点烟火气息。然在遗址旁的黄金瀑布,水声依旧潺潺自远而近入耳。
黄金瀑布因水流过本山六坑及长仁五番坑矿区与黄铁矿、硫砷铜矿接触,产生氧化反应而变黄橘色,所以黄金瀑布溪床上的金黄色,其实就是一层厚厚的铁锈沉淀。由于黄金瀑布与濂洞溪所排出的酸性水长年排入海中,故在海口形成一半金黄色、一半碧蓝的奇景,这就是有名的“阴阳海”。
去岁十一月曾带董桥先生和夫人到这里兜留,董先生也曾仰望废烟道及凭栏远眺阴阳海和远方的基隆屿。
车入滨海公路,进入深澳渔港,这旧名“番仔澳”,名字最传神,因渔港内深澳岬角的巨大岩壁从侧面看,轮廓神似印第安人酋长的脸庞得名。在岩壁下的“友信海鲜餐厅”我每回必到,这里的海鲜是当天从海中捞上来,样样新鲜,价廉物美,店里墨鱼香腊更是值得推荐。
出了餐厅向左走到防堤,走入沙道小径就能看见深澳岬角海岸,这里不是观光胜地,到假日时也只有稀疏人影。走过海岸大小礁岩,沿与草坡接壤处,有小径通向岬角高处,这是从前驻防巡守往来的路径,如今虽已撤防,但在山坡高处,碉堡依旧屹立于海风中坚守岗位。
面海的岬角有大片的蕈状岩,岩面呈蜂窝状,蕈状岩中间瘦狭,头顶似蜂窝,一柱柱的插植于岩面,拔地而起,与野柳的地质景观像极。临海悬崖岬角右方峭壁有一巨大的海蚀拱门,洞高十余米,海蚀拱门细长弯曲的石块则酷似大象的长鼻伸向崖下海中汲水,蔚为奇观,这就是享有盛名的“象鼻岩”。
在海蚀拱门岩顶危坐,眼前湛蓝碧海,远眺基隆屿,风起云涛惊裂岸,张手承风,可忘世虑,飘飘欲仙。
回程时沿途滨海公路而走,车窗摇下,海风扑面,浪涛拍岸飞雪,轰隆有声,这路这景常予错觉,以为在镰仓去江之岛的海滨公路上,青春岁月里的“灌篮高手”主题曲乍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