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的智慧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47 0

【郑哥说书】

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激扬的才情畅谈老子的通透、孔子的执着、孟子的热切,庄子的飘逸。

郑磊

诸子百家的思想经过炎黄子孙的代代繁衍已经深入到东亚社会文化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明的传统基因,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社会行为法则。而记载这些先哲思想的文字却很难被大众理解,我们需要有人能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解读他们的伟大思想。鲍鹏山先生的《寂寞圣哲》是一部评点先秦诸子的人生及其思考的散文集,其中的文章曾在杂志上连载了三年之久,深受读者青睐。

这本书以老子开篇,以韩非子结束,基本按照人物生活的时代将儒、道、法家等代表性人物顺序做了介绍。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激扬的才情畅谈老子的通透、孔子的执着、孟子的热切,庄子的飘逸。

老子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哲人,他的思想底色是人类的行为举止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就是“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老子留下来的著作《道德经》只有五千字,重点是讲他的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世的原则。老子崇尚“无为”,对于个人来说,顺应时势、环境、条件,而不要受欲望驱使而强力而为,是一种人生大智慧。这种人生哲学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这种做法却并不适合用于国家治理,他对这方面的很多观点是不合时宜的。作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以老子当时所处的乱世,从某种意义上讲,混乱时局正是因为周王室变得日益衰弱造成的。老子认为人们是因为没有遵循“道”,所以才需要有“德”,“德”丢失了,才依次出现了“仁”、“义”和“礼”。笔者认为这个顺序是正确的,但很难反过来推断当人们遵循老子之“道”时,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应该认识到,老子所处的是一个生产力发展非常原始落后的小国寡民时代,社会结构也没有这么复杂。实际上,社会现象远比自然现象更丰富,需要更复杂的社会机制,这远不是老子推崇的“道”所能涵盖。

孔子稍晚于老子,据说孔子也曾向老子讨教。他身处东周乱世,成长于当时道德上的圣人周公受封的鲁地。恢复“周公吐脯,天下归心”那样完美的圣贤之道是孔子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孔子和老子都留恋过去的美好,但是两人给出的对策截然不同。孔子认为恢复周礼,才能涤荡人心、国固邦兴。其哲学核心是“仁”。孔子回答弟子“仁”是什么,提到过“克己”和“爱人”,作者指出前者是“忠”,是自律;后者是“恕”,是仁慈,是宽容。这和西方思想家亚当·斯密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斯密提出人应“自爱”,就包括了自我约束的要求,而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会引发人们做出仁慈行为。孔子作为儒门创始人,“忠恕”是其理论基本组成部分,后代儒家的区别只是在这两方面侧重有所不同,比如朱子理学更强调“忠”而“恕”有不足。“亚圣”孟子推进了一大步,将孔子的“仁”发展到“义”。所谓“义”就是“合宜”,即个人行为要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规范,这也是斯密的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当内心欲求和“义”发生矛盾时,要克制自己服从“义”。儒家“忠恕”“义”合在一起,是与当代西方伦理讲究自律,行为合宜(正义之举),推崇仁慈待人是一致的。

在人性本身是善还是恶的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正好持相反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至今无法得到证明或证伪。其实这个论断并不重要,人是群居的,其行为受到所在社群的伦理道德等社会规范约束,这个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过程。一个族群能够生存繁衍,必然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普适标准的社会规范。荀子明确说“礼义”是来自圣贤的文化创造,所以他主张以圣贤的伦理道德标准教化民众,要求人们去除人性中很多自然存在的欲求。荀子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案,而他的学生韩非子和李斯则选择了法治,成为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未来防止人性堕落,要用改造了的“礼”(也就是“法”)对社会进行整合。法家对人性的失望和道家同出一源,老子也对人性没信心,但他只是循循劝导人们要降低欲求,而法家则求助于国家专制体系。孔子虽也抱怨人心不古,但是他主张以教化“求仁得仁”。韩非子、李斯、商鞅等人则认为与其期待人人变成尧舜,不如实行法治,依法治国才能收到成效。作者对《商君书》的深刻理解和解释尤其值得阅读,独具慧眼,带你穿越历史迷雾,走近最真实的先秦伟大思想家们。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是一种融合的哲学理念塑造的东亚社会,和以正面教化为主,辅以法治的国家形态。这是圣哲智慧之根孕育出的东方文明之果。

(作者系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