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由于根深蒂固的儒家纲常伦理和严束的思想道德观念,爱情故事并不如西方那般轰轰烈烈,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多以悲剧收尾,就比如我们熟悉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千古爱情佳句后,是司马相如功成名就后想纳小妾。
《西厢记》的原作《莺莺传》里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并将一切过错归结到莺莺的美丽头上,两人最终各自婚嫁: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终身死,只留下后世关于这对有情人化蝶成双的美好祝愿。
而我们今天就说一个广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它同时还是最早的爱情故事之一,“女子期而不至,尾生抱柱而死”的悲剧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魂断蓝桥”的中国版本。
而且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至今,甚至后世的文人墨客也多作诗赞颂尾生守信的坚定信念和至死不悔的精神,诗仙李白曾道“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那大家知道这个爱情故事背后的事实真相吗?
“尾生抱柱”的故事最早出自《庄子·盗跖》一篇,《庄子》其实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一本道家学说著作,汇总了道家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方面的理论和学说。《庄子·盗拓》是一则寓言故事,其中的原句为“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叫尾生的古代书生与一女子相恋,他们相约于桥梁之下,但到了约定时间,恋人却迟迟不至,尾生苦苦等候却只等来了洪水,面对这可怖的洪水,尾生却仍不愿离去。
他在奔涌的洪水中抱住了桥梁,可在洪水无情冲刷之下,又哪是一介文弱书生环抱住桥梁就抵御得了的呢,尾生最终被洪水淹死了。
这个故事虽然最早记载于书籍之中,但并不仅仅是一个杜撰的故事,而是真实存在的,在古代也是一直被认可和引以传颂,并且还能找到其他历史凭证,就比如《史记》、《战国策》、《淮南子》等著作,其中都有关于这个故事比较详细的记述,尾生也通常以一个正面人物而存在。
这个故事所在的《庄子·盗跖》一篇,其实是在批判儒家提倡的礼教道德规范约束,讽刺追名逐利的时代风气,主张追随自己的自然本性,顺其自然。
在文章中,“盗跖”是劫富济贫的侠盗,孔子规劝这位大盗,盗跖却援引从古至今的大量案例反指孔子提倡的儒家学说的虚伪不可取之处。
全篇实际褒扬了这位反抗阶级统治的侠义斗士,而尾生作为儒家推崇的守信君子的典范,在这个故事里却是一个重视名利的求死之徒。
而在后世的流传中,盗跖成了一个横行天下、犯下累累恶行的残暴之徒,通常以一个十恶不赦的大盗形象出现,而尾生却成了世人口中交相称赞的守信典范,更是一个苦候爱人的悲情才子形象。
除了故事作者的原本意思被扭曲外,再反观这个故事,有人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尾生抱柱并非为了信守与爱人的约定,而是洪水突然而至,丝毫不给人反应和逃跑的余地,尾生只得就近在约定之地抱住了桥梁,怕被滔天洪水冲泡,但显然失败了,他最终被洪水淹死了。这种说法显然更加现实,考虑到了地点和事件因素再加以合理想象。
还有人说,其实是女子想要和尾生一起私奔,但却被父母发现因此被软禁在家而失约于尾生,等到她到达了约定之地时,才得知爱人因为自己的缘故失去了年轻的性命,悲痛和羞惭的复杂情绪最终使女子也跳下了河,决心随恋人一同离去。这种说法可以说是世人喜闻乐见的关于关于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拓展版本了。
但观其男主人公尾生,如果真的是为了恋人而留守桥下,洪水至却不离开的做法真的可取吗?尾生以其信守承诺、虽死无悔,最终得以青史留名。而最终被留下的女子,因为这样流传度极广的事迹,岂不是要因为自己的失约之故受到世人的苛责呢。
如果这名女子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其他原因而正常迟到了,而等到她赶赴约定之地看到的不是满眼爱意的爱人,而是爱人冰冷的尸体,就更是无妄之灾了。尾生没有考虑到爱人,迂腐地抱柱执守,最终得到了流传千古的美誉,而女子却只能在众口铄金之中掉下万丈深渊。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