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中西哲学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参考书
1.《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著,匡宏、邓晓芒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1版。亦可采用该书第7版(中华书局,2005)和第9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等版本。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版。亦可采用该书其他年份的版本。
3.《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友兰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该书其他出版社出的版本也可,但必须是上下册版本。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想了解更多可关注新祥旭陕西考研公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哲学史约40%
西方哲学史约60%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道6分)共30分
简单题(5道题,每道12分)共60分
论述题(3道题,每道20分)共60分
本试题对考生在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上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予以考察。具体分为两个部分表述。
中国哲学史
一、先秦哲学
考试内容
孔子的仁说,孔子的礼论,孟子的仁政王道说,孟子的性善论,老子的道论,老子的自然、无为说,庄子的逍遥观,庄子的道论,墨子的兼爱、非攻说,墨子的尚贤、尚同说,后期墨家的认知理论和逻辑理论,《周易》的卦符体系,“易”之大义,《易传》中的哲学思想,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化性起伪说,礼与法的关系,韩非子的法、术、势结合思想,法家与儒家、道家思想的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儒家学说兴起的哲学史背景。
2.掌握孔子的仁说的内涵。
3.掌握孔子礼论、正名思想的内容。
4.了解孟子的生平与其思想性格,掌握其关于仁政的方案设想,掌握王道与霸道的内涵。
5.掌握孟子的性善论的哲学内涵,了解孟子人性论对后世儒家人性论的影响。
6.掌握老子关于道的诸种描述,掌握无为、道法自然的内涵。
7.了解庄子对老子之学的继承和发展,了解庄子的齐物论,掌握庄子的逍遥观。
8.了解墨家与儒家的不同,掌握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诸说,掌握后期墨家的认知理论和逻辑理论。
9.了解《周易》卦符体系产生过程,掌握“易”概念的诸重义涵,了解《易传》的体系,掌握《易传》中宇宙论、本体论等哲学理论。
10.了解法家与儒家、道家思想的关系,掌握荀子的性恶论、化性起伪说,掌握韩非子的法、术、势结合思想。
二、两汉哲学
考试内容
汉初黄老之学与儒学的关系,董仲舒的大一统论、天人感应论、人性论、认识论,扬雄的人性论和社会政治思想,扬雄的认识论,《白虎通》的宗教神学,王充的自然观、无神论、人性论、命定论。
考试要求
1.了解西汉初年的思想环境,了解黄老之学勃兴的思想背景,了解儒学的复兴与黄老之学的关系。
2.掌握董仲舒的大一统论。
3.掌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的哲学及宗教学内涵。
4.掌握董仲舒的人性论的内容,了解其与孟子、荀子人性论的差别。
5.掌握董仲舒的“名”论。
6.了解扬雄的经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掌握扬雄的认识论,掌握扬雄的人性论与社会政治思想。
7.了解东汉初年谶纬思想兴起的背景及其经典诠释的特点。
8.掌握《白虎通》中的宗教神学思想。
9.了解王充与东汉哲学传统的关系,掌握其自然观、无神论、人性论、命定论的基本内容。
三、魏晋玄学
考试内容
魏晋玄学的发展历程,王弼的以无为本的思想,王弼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的论述,裴頠的崇有论,欧阳建的言尽意论,郭象的独化论,郭象的“因果各自成体”说。
考试要求
1.了解汉末的社会情况之于魏晋玄学兴起影响,了解魏晋玄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人物的生平。
2.掌握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的本体论含义。
3.掌握王弼关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
4.掌握裴頠的崇有论思想,了解玄学家关于言、意关系的讨论,掌握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5.掌握郭象的独化说,掌握其对因果关系的看法,掌握其“冥然自合”的认识论。
四、佛、道教哲学
考试内容
道教的形成与概况,葛洪、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等人的道教哲学思想,佛学基本常识,隋唐佛教的主要宗派及其基本理论。
考试要求
1.了解道教的形成与概况,掌握道教与道家思想的关系。
2.掌握葛洪的“畅玄”说、以无为本论、“守真一”说。
3.掌握成玄英的“重玄之道”。
4.掌握王玄览的“隐显论”。
5.掌握司马承祯的静修之术。
6.了解佛教史的概况,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概况。
7.掌握佛教解脱理论、因果论、轮回说,掌握佛教的缘起性空、真空假有说。
8.掌握慧远的因果报应论、神不灭论。
9.掌握僧肇的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及涅槃无名论。
10.了解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发展概况。
11.掌握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说。
12.掌握唯识宗的“八识”说。
13.掌握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14.了解“禅”的内涵,掌握慧能的心性本净、自性即佛、见性成佛诸说的内涵。
五、宋明理学
考试内容
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理学的基本论题,周敦颐的太极动静说,二程的天理论、人性论,张载的气本论、人性论,朱熹的理本论、理气关系、格物致知说、人性论,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先立大本”说,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说、知行合一论、致良知理论,阳明后学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黄宗羲的“气外无理”“心即是气”,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说、知行理论、人性论、理欲论。
考试要求
1.了解唐末五代的社会概况与儒学复兴的关系,了解理学与隋唐佛教的关系。
2.掌握周敦颐的“太极”说的本体论、宇宙论内涵,掌握周敦颐的“主静”论。
3.掌握二程的“天理”论,掌握二程关于形上与形下关系的看法,掌握二程关于性与气的关系的看法,掌握二程的“主敬”论。
4.掌握张载的气本论,掌握其“一物两体”观,掌握其“心统性情”说的内涵及其对后世心性情理论的影响,掌握其关于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关系的看法,掌握其“民胞物与”、“四为句”的基本内涵。
5.掌握朱熹关于理气关系的观点,掌握其太极理体说、理一分殊说,掌握其关于未发与已发关系的观点,掌握其关于心、性、情三者关系的看法,掌握其格物致知理论。
6.掌握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先立其大”的修养论,了解朱、陆之辨的哲学史意义,掌握朱、陆之学的不同。
7.了解王阳明与朱子学的对反理路,掌握其“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说的哲学内涵,掌握其致良知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该理论在后学中引发的诸种争论,掌握其“四句教”的哲学内涵。
8.了解王畿的“良知见在”“先天正心”之学的内涵,了解其“四无”说与“四有”说的争论的内涵。了解王艮的格物说。了解邹守益的“戒惧”说。了解聂豹的“收摄保聚”说及其与江右王门诸子的争论。
9.了解黄宗羲对明代学术的批判和总结,掌握其“气外无理”“心即是气”诸说的主要内涵。
10.掌握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说、知行理论、人性论、理欲论。
西方哲学史
一、考试内容
“西方哲学史”部分对考生在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上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予以考察。具体内容(依时间顺序)包括:古希腊哲学、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哲学、近代早期哲学、近代晚期和19世纪哲学、20世纪和当代哲学。在主题和流派上,包括以上历史阶段中出现的所有主题和流派,如唯理论与经验论、德国古典哲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等。
二、考试要求
1.掌握西方哲学史中基本的哲学概念和术语,能进行准确定义,并知道提出、使用该概念的主要流派或代表人物。
2.熟悉西方哲学史中有代表性的命题,能对该命题的含义进行准确的解释,并知道提出、使用该命题的主要流派或代表人物。
3.对西方哲学史中重要的哲学命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知道该命题的出处和提出的理论背景,知道该命题在哲学史中的位置、影响和意义,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4.能基于所掌握的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知识,对特定的中西哲学比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