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收藏家、鉴赏学创始人刘文杰先生日前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一次书法讲座中指出,书法是国学的一部分,国学是书法的灵魂。遍览书坛佳作、亲睹名家真迹的刘先生认为,中国近现代掀起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第五个高潮,出现了五个代表人物,他们的书法超过了古人,即吴昌硕的篆书、毛泽东的草书、溥心畬的楷书、刘炳森的隶书和吴巍的简帛书,他们的书法成为古往今来最具审美价值的书体。此外,他还指明了学好书法的正确途径和基本要求。
在2013年12月16日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举办的讲座上,刘文杰先生从中国的国学开始讲起,他认为“中华各学科精华的集合叫国学。中国各种学问的精华全包含在国学之内,中国的国学涵盖了中国所有学科学问的精华。”也就是说,中国的书法学、绘画学、天文学、地理学、易学、佛学、道学、文学、士学、儒学,无不为中国国学所涵盖,全部包含在中国国学之中。对此,刘文杰先生强调说,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把国学各学科精华都掌握,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国学大师,但是在某个领域出现大师则是古已有之,比如,儒学大师孔子、道学大师老子、法制学大师韩非子、人性学大师墨子、兵法学大师孙子,而书法学大师历代都有。
说到“书法”,刘文杰先生讲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公元175年,当时的汉灵帝指示手下的大儒勘校五经,并用古文字体、篆书和隶书三种字体刻在石碑上供后人仰视,“书法”这个词由此得来并且流传沿用至今。刘文杰先生认为,书法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标准化,二是具有审美价值。他给书法下的定义是:“书法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写字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得到社会公认的标准化且有审美价值的书写方法,或简而言之,有审美价值的书写方法叫书法。按照书法的方法写出的字我们简称书法作品,也叫书法。”
刘文杰先生提出,中国书法从起源至今经历了五个发展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春秋战国以前产生了大篆小篆;第二个高峰期是秦篆书;第三个高峰期是东西晋,楷书形成;第四个高峰期就是宋朝,产生了最好的行书;第五个高峰期则是近现代,出现了五个标志性人物。
刘文杰先生进一步解释说,这五位书法大家,一是吴昌硕先生,写出了古往今来最有审美价值的篆书,他的篆书把大篆小篆结合在一起,行笔力度如盘龙螭虎;二是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家,心胸广气魄大,他的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气贯长虹;三是溥心畬先生,写出了古往今来最具审美价值的楷书,现今他那一小条楷书价值已经高达100多万;四是刘炳森先生,他写出了古往今来最大气的隶书,其造诣完全超越了古人的隶书;第五位,则是吴巍先生,写出了古往今来最有价值的简帛书,目前我国出土的简帛书法,书体没有审美价值,只有个别几个字有价值,而吴巍先生埋首卅载春秋,把简帛书规范化,使其具有审美价值,并且归纳编撰出了《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可以说,吴巍先生开宗立派,功垂千古。
刘文杰先生认为,近现代只有在行书上没有超过古人。他说,传统上所谓的古往今来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然而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都不是真迹,为后人临摹之作,所以难以考证。而所谓的第二行书,是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稿就是草稿,满纸败笔,怎么能叫书法呢?而所谓的第三行书《寒食帖》,该帖每一笔的边缘都弯弯曲曲,线条不规整,不流畅,只是因为它的作者苏轼是宋朝大诗人、散文家,当过官,名气大,所以把他列为第三行书。实际上是其随意写的,也不能称之为书法。刘文杰先生认为,现在能看到最好的书法,是米芾写的《蜀素帖》,笔笔精到,是最规范的行书;第二行书是米芾的《洛神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三行书是溥心畬的行书,他的行书铁画银钩,非常大气,远在文征明之上。
刘文杰先生说,书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书法的语言,即写什么怎么写,另一方面是书法基本功,就是用什么方法去写。书法语言又分为六个方面:第一是指导写字的思想是什么,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法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禅定思想”,还是兵家的“出奇制胜”,即写字首先要确立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不对写不出好字;第二是书法要具有诗词的联想,字画同源,书画审美价值中的诗情画意,必然蕴含在书法之中;第三是有无画的意境,字的间架结构是从画来的,是把画抽象化了,所以间架结构的美实际上是从画的美来的,如果书法没有画的审美价值,就不值得收藏;第四是否有音乐的旋律,即笔划之间的安排要有旋律感,有变化,有抑扬顿挫,就像一首交响乐,否则就呆板了;第五是字的势态好不好,什么叫字的势态?大气、小气、厚重、单薄、高雅、低俗,这都属于字的势态问题;第六是对书法基本功的认识是否正确。书法基本功,就是对写字的方法的认识是否正确。认识不正确就写不出好字来,而这都属于书法的语言问题。语言从哪来?多读书,广见博识,多看好的作品。
刘文杰先生说,写字首先要解决语言问题,第二要解决方法问题,就是解决书法基本功问题。他认为,书法基本功第一条,是字的审美价值要从间架结构中来,这是字体本身是否有审美价值的基础;书法基本功的第二条,是章法构图是否有审美价值;书法基本功第三条,是行笔是否有审美价值,行笔审美价值有五个基本标准,第一叫平,平如锥划沙,一定要用力;第二叫留,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起笔回笔,都要有涩的感觉;第三叫圆,即字的笔划要有体积感,因为书画都是道法自然来的,自然界中不存在没有体积感的东西,也就是画画中的骨法用笔,就是写出的字必须要鼓起来,比如齐白石先生的字,还有吴巍先生,用大笔写小字,所以有鼓的感觉;第四叫重,就是力透纸背,即看正面是什么样,背后就什么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腕力不足,功力不行;第五叫变,笔笔变化,自然界万物都是变化的结果,书法也要符合自然规律,在行笔中,除了平稳以外,还需加上抑扬顿挫,这是中国书法行笔的基本法则。
为了让同学们对书法艺术能有更感性的认识,刘文杰先生还特别带来了多年来珍藏的名家真迹,让大家现场观摩,包括有黄宾虹的古籀体对联、吴昌硕的大篆体对联、毛泽东的草书、刘炳森的隶书、齐白石、李可染的书法作品,以及当代书法家吴巍先生的简帛体书法佳作。这些难得一见的书法珍品,配合刘文杰先生精彩的讲解,让同学们对中国书法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标签: 法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