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不仅仅在诗词方面造诣极高,在散文方面也是顶尖水平,“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里都有其身影,而且他还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被后世称为“欧阳文忠公”。
他的散文种类繁多,其中抒情类散文占据很大一部分。他的抒情散文选择的范围广泛:抒发胸中的积怨、感慨身世的遭遇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等等。这些文章中都有很强的自我感,不仅能显现出强烈的抒情主义色彩,还能将散文中的抒情更加真实地表现出来,也为散文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领域。
欧阳修的抒情散文注重情景交融、环环相扣的写作手法,通过这些来描绘山川的美丽景色和表达自己的志趣。欧阳修的抒情散文中蕴含的情怀包括抒情情怀、叙事情怀和议论情怀。
抒情情怀以抒发情感为主,指的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叙事情怀以叙事为主,但又到处充满着感情色彩;议论情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这就跟朝廷的政策有关,议论朝政利弊,宣传朝廷的政策主张,上书谏言。
欧阳修常常通过文章作品中的同一人物放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去表现出来,从而表达出这个人物的不同方面的性格特点。概括性强,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洁精炼,描述绘声绘色。叙述表现出事情和道理兼胜、情感和文章并茂的特点,流露出欧阳修在创作这些散文时,心中就充满了种种情感和志趣。
一、抒情散文的美感表达
1、文雅情境之美
优秀的抒情散文应该具备优美的情境,让人感受其中的文雅之美,使得文章中的情感与景色相互交融,意境与情境相通融合。
欧阳修的抒情散文将文章的意境与情境运用的惟妙惟俏,做到让读者悦目以致赏心,给予读者一种美的感受。《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醉翁亭记》全文依“乐”字而写,代表了全文的中心,醉酒之乐、与民同乐始终贯穿着全文。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流露出了作者的真情,从而写下了秀美的环境。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下笔:山川与泉水相映之美,作者用“环滁皆山也”、“渐闻水声潺潺”,醉翁亭周围被山环绕,紧邻泉水,有山有水,将它们描绘在一起,构成诗画般的情境;四季景色相互变换之美,作者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花朵散发幽香、树木挺直茂盛、风萧瑟寒冷,景色变幻有致,为人展现四季变换之景;朝暮景色的变化之美,作者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醉翁亭清晨和黄昏的景色变化之美,在文笔的运用上、渲染的氛围上都有所差别,清晨用宁静显得清新脱俗、黄昏用昏暗显得浑浊。
欧阳修在景色描写上特别用心,即文雅又不失潇洒飘逸,用不同景象写出不同的情境之美。
2、阴柔多情之美
阴柔多情使散文带有上了浓烈的感情色彩,注重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和语气节奏的转换,令文章含蓄委婉、清韵幽雅、平易自然,这同样也是欧阳修抒情散文中独有的特质。
刘德清在他的《欧阳修论稿》中曾提出过欧阳修散文的特点:第一婉曲有致,第二顿挫抑扬,第三偏于阴柔,第四含蓄蕴藉。我们深入欧阳修的散文作品便可以发现,其字里行间都具备着这种轻快、婉转、自然的特性。
以欧阳修的《丰乐亭记》为例,整篇文章从记载建造丰乐亭的过程和友人共同出玩到描绘滁州由经历战乱最后到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从整体来看,文章前后联系密切、环环相扣。
欧阳修在描绘文章时注重自己对各个段落感情地下笔把握,给人的感觉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非常精妙,这也展现了他精神思想。
《丰乐亭记》用“乐”对文章开头进行描写,结尾处又运用“乐”结束,整个“乐”字反复出现在文章中其景色迷人、情感动人、道理警醒人。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让读者读起来跟着一起乐,既委婉又含蓄的借“乐”反而表述心中的愤慨与郁闷,形成了外界与内在的强大而鲜明的反差和对比,更加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愤慨与郁闷。
二、抒发胸中的积怨
欧阳修的一生仕途坎坷,有过辉煌的官途鼎盛时期,也有过昏暗忧愁的被贬时期。但是朝廷中的政治斗争一直存在着。他慢慢也似乎看透了朝廷的争斗,也不愿再参与到世事的争斗中去,再加上自己年龄变大,疾病缠身,多次被贬的忧愁,只能借用散文抒发自己心中积存深久的痛苦。
他创作的《归田录》、《丰乐亭记》、《秋生赋》等成了抒发胸中苦闷忧愁情感的代表作。其中《秋生赋》也成为了我国文学“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秋声赋》为例,它创作于嘉佑四年,当时对于朝廷的改革步履维艰,导致作者心情伤心苦闷,作者遂借用“秋声”来抒发自己的难过和伤心。
秋天是生命凋落的季节,意味着作者的官途生涯做到尽头了,但其政治抱负还没有完成。作者感叹很难再有所作为,将秋分为有声和无声。
文章开篇从悲伤凄凉的秋声入手,为下文做了充足的铺垫,用乐渲染的手法描绘秋天荒凉的景色,给人一种凄凉的氛围,又运用了许多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完整的融入其中。接着写秋声生成的缘由和从自然的角度去分析秋声,继续以秋声为主旨,将人与植物形成对比,抒发所想:过度地操心肯定会对人的心造成伤害,损害人的精神。容易使人变得越来越老,黑发变成白发。
秋声在文章中是凄凉的象征,归根到底是由于作者自己本身在朝廷中不被重用,想要报答国家却不知道何去何从,胸中苦闷。欧阳修的情感和秋天给人的感觉相统一,因景抒情。
再以《丰乐亭记》为例,欧阳修被贬到滁州第二年到丰山游玩所写,这篇精美的山川景色游记通过描写秀丽的山中景色和对歌颂宋王朝功劳的叙述,描绘出一幅太守与百姓同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解忧闷的繁杂情感。
文章第一段诉说欧阳修到滁州太守位上的第二年,偶然间尝到了丰山甘甜的泉水,于是同友人一起到丰山去与民同乐,体验丰山的美丽景色秀丽神奇;第二段诉说了滁州的历史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交代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宋朝密切相关。同时也歌颂了大宋开国皇帝的文治武功才能让滁州百姓过上安乐富足的生活;第三段描绘了滁州秀丽神奇的自然风光,运用了多种的描写方法,将情感寄托于景色之中,借景抒情。
从而用“掇幽芳而萌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将滁州丰山中四季变幻的景色完美地表达出来。
三、感慨身世的遭遇
欧阳修年轻时意气风发,满怀报国的激情,发誓要改革当时的朝廷弊端,积极参与到新政的实施中去。
在文学上,欧阳修结识和团结优秀的文学大家,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但是他所受到的打击也使得他寸步难行,改革运动受到保守派的阻挠,多次被贬的经历和受不到重用的挫折使得他心灰意冷,后来虽然被重用,但此时他早已年迈,意志力不如从前,再加上老朋友相继去世和昏暗的朝廷生活使得他思想不断改变,从而开始感慨自己一生的遭遇。
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转变成迟暮的老者,这对于欧阳修的心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对他的创作也带来了很多影响。例如他的名篇《醉翁亭记》,自己因为庆历新政的缘故被贬到一座小城滁州去做太守,朝廷中很多积极地改革派被保守派打击被贬。
国家政策当时还有很多弊端,使他感到忧虑和感慨身世沉浮。另一方面,滁州城安逸祥和的生活和美丽的山水,两者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作者创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醉翁亭的亭,第二部分讲述了自己游览滁州山时的情感。巧妙地利用了行人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自己喝醉时所诉说的语言,完整地把情感表达了我出来。
欧阳修赞扬滁州美丽的山水和百姓安定的生活,同时也向往着天下所有的百姓也能过上这种生活,但是当时朝廷的昏暗无能使得自己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寄情山水,在客观上表达了欧阳修感慨自己郁郁不得志之情。
又例如《王彦章画像记》,这是一篇描绘画像、书写人物生平事情的杂记。它创作于庆历年间,庆历年间宋朝与西夏作战,接连战败,朝廷急须将才。
在这篇杂记中,欧阳修对王彦章的骁勇善战和忠贞爱国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评价。文章中的王彦章如同欧阳修自己一样,虽然有能力,但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借文章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遇。
文章先交代了王彦章的生平世故,通过对朝堂中其他大臣的描写,衬托出王彦章的英勇和忠义。接着用《家传》突出王彦章的用兵如神,并用画像一起来赞赏王彦章,并将他的精神传扬下去。全文曲折相扣,擅于变化。有的地方进行概括地叙事书写,有的地方则进行具体地叙事描述,从而使文章前后呼应,过度自然。
四、对人生的思考
欧阳修一生都在官场沉浮,身心劳累,到了晚年非常想摆脱这种生活,回归到家乡安然地度过晚年。于是不断地上书乞求辞官回家,最后获得批准。
归家之后,欧阳修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的情感和目标转移到了寄情山水之中以及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思考当中去了。这一时期的散文都是对以往记忆的追忆和对人生境遇思考的自我情趣,流露出欧阳修老暮将至的姿态。
以《六一居士传》为例。文章是欧阳修的自传,通过与客人的对话,表达出自己要辞官归隐的心态,又总结出了自己领悟的对人生的思考,具体表现了欧阳修此时的情感心态。
文章第一段先交代了自己两个称号的来历,用称号展现欧阳修的思想情感;文章第二段客人提出问题,欧阳修便借着问题说出了自己对生活状态的看法以及六一居士的含义,可以看出欧阳修此时的生活乐趣;接着客人提出疑问,欧阳修又用了泰山在面前看不见、惊雷把屋子劈坏了也不害怕、湖泊上有仙人演奏音乐听不到、战场上有军队战斗也不参与的例子告诉客人,即使那样也不如这里的快乐生活;最后欧阳修总结了辞官归隐的原因。
欧阳修再在这篇文章当中揭示了对人生思考的规律,年轻时考中功名出仕做官,年龄增大退休辞官,但辞官不非得等到七十岁才行,告诉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
以《醉翁亭记》为例,全文作者悠然地欣赏山川美景、赋诗饮酒为乐,本以为他是不问政事的自我消极状态。但与我们想的不同,即使作者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在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欧阳修一生官海沉浮,有过繁盛时期、也有过低谷时期。但时刻不忘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目标,一个繁荣国家的基础就是百姓,百姓生活安稳祥和,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为官应以百姓为主,使百姓生活安稳,为一地方官,当造福一地百姓。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敬仰。
五、总结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改革的领军人物,散文风格轻快灵活多变,这表现出他对待事物的一种豁达的乐观态度。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与其他文学大家的豁达略显得有所不同,给人带来了一种平静和、谐豁然开朗的广阔胸怀,特别是他的抒情散文,这方面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欧阳修传》、《欧阳修散文全集》、《宋史》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