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代表人物:沃尔夫
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无条件的、自发的。它认为在学校中,传递知识(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具有训练官能的价值。例如,难记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官能的最好材料。
2相同要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主要观点: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并不认同形式训练说关于“学习迁移是自动无
条件发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迁移的发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一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因素的原因。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因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因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
相关实验:“形状知觉实验”
3经验类化说
代表人物:贾德
主要观点:贾德认为,桑代克与伍德沃斯所说的两个情境间的共同要素是迁移发生的前提,固然是重要的,但并非迁移发生的关键。迁移的关键在于是否对于学习者能否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了概括化的原理,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由此,贾德的理论被称为“经验类化说”,也成为“概括化理论”。
相关实验:“水下打靶”实验
4关系转化说
代表人物:苛勒(格式塔派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苛勒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自动产生。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学生"顿悟"情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实验:小鸡啄米实验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