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圣贤,他代表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其实,这位学霸与一些文弱的书生不同,他虽为当代最博学的人之一,可他对于骑马射箭等技术也非常娴熟,可以说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关于孔子会武功的事,在《史记》当中就有记载。
如果上面这个算劲爆的话,那么在《荀子》中一则关于孔子的记载就更加劲爆了。这件事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孔子门生众多,可以说是名满天下,简单说他另一个身份就是教育家,可是在孔子开门授课时曾发生了一件令孔子十分不高兴的事。当时,有个名叫卯的人,由于他的官职是少正,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少正卯。这个人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和孔子一样都开办了私学,不知道是学门高深还是什么原因,原本在孔子门下的很多学生都转投到了少正卯的门下,这样的事情用我们现代话讲就是被同行抢了生意,这自然让孔子的面子挂不住了。
后来,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这个官职掌管着全国的刑狱和法律。孔子上任后仅仅几天,就将少正卯诛杀,并且曝尸于闹市之中。对于孔子无故杀掉少正卯的事,孔子的弟子子贡看不下去了,他问孔子为何要杀少正卯时,孔子这样回答: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总的意思是,少正卯乱政该死。
其实,单从《荀子》记载的来看,孔子杀掉少正卯不一定就是少正卯乱政了,更多的让人联想到两人曾经的纠葛。毕竟也只有你一人说少正卯乱政,其他人可不这么觉得。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作为一代圣贤,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气量又不应该会这么小。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