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朝历史,不得不提到的皇帝是康熙皇帝,他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和孝成仁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8岁就登基,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后世给予极高评价的皇帝,有些学者更是将他评价为“千古一帝”,如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如此评价他道:“康熙皇帝统治下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就连那些自命不凡都欧洲来访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康熙是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在《全球通史》中对人物评价这么高可是极罕见的,而《全球通史》权威性又比较强,哪怕有作者夸张的成分在,基本上这样的评价还是可取的。
那么,康熙一生到底做了什么,《全球通史》作者竟然给了他如此高的评价呢?那就来回顾一下康熙皇帝的一生吧!
他是一位少年天子,在他八岁那年,他二十四岁的父亲顺治帝突然病逝,由于他生前没有立下太子,所以临终前接受大臣汤若望的建言,因为玄烨对天花具有免疫力而被立为皇太子。由于玄烨时年尚小,顺治皇帝遗诏同时指定索克、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佐。其中鳌拜居功自傲、盛气凌人,于是康熙在15岁时设计将鳌拜逮捕,此后康熙开始亲政,操纵国家大权。
他平定战乱,削平三藩。当时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纷纷反叛,吴三桂更是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在短短时间内清朝滇(今云南省)、黔(今贵州省)、湘(今湖南省)、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闽(今福建省)、川(今四川省)六省纷纷沦陷,康熙皇帝则实行坚决打击吴三桂、对其他叛军则实行招降的策略,在这样的策略下,于康熙十五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被平定。
他统一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征伐漠北,为中民族的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政治上,他勤奋于政务,如举行御门听政,设立“南书房”,笼络了大量汉族知识分子,其中著名的有高士奇、陈廷敬、李光地等人。
在民生治吏上,他为了了解民情吏治竟六次南巡、三次东巡、一次西巡,对老百姓非常亲切友善。
在经济上,他采取“轻徭薄役,与民生息”的政策,不光如此,还废除了贵族对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于老百姓耕种,这极大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此外,还蠲免钱粮545次,累计免除钱粮多达1.5亿两。
在文化上,注重治统与道统,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这令老百姓大加赞扬;注重西学,使得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得以应用,文化得以自由传播,这极大有益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不可避免地,作为皇帝康熙也做了不少坏事,如为了加强皇权的统治,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控制人民的思想自由,他大兴文字狱达11起,让很多人死于冤屈。然而,我们在看待康熙皇帝这样的历史人物,必须得寄予历史之同情,不能脱离康熙所处的时代背景,而仅仅因为他做了不少坏事就否认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就是康熙,一位最先兴文字狱,但却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清朝皇帝,他当之为愧被称为“千古一帝”,《世界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那样评价的评价更是说明了一切。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