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小说,披着历史的外衣讲述历史故事,多有不实之处,虽然生动精彩,但并不可取,由于作者不能秉笔直书,不能信守笔墨中立,而是直接充当了道德审判的法官,这样就使小说充满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凡是不被当世认可的人物,无一例外得都被贬低,甚至直接抹黑。用易中天的话来说,因为小说的影响,最被低估的是鲁肃,他率先提出三国鼎立的趋势,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了七年。而最被抹黑的是周瑜,周瑜是历史上非常风流倜傥、多才多艺又宽宏大量的风流人物,得到过大文豪苏轼的夸赞,但在演义里,被罗贯中塑造成了一个鼠肚鸡肠的小人,最后被孔明给气死了,你说冤不冤?
对于这样的演义小说,不能结合历史去看,而是相信了作者的鬼话,那么只会距离历史真相越来越远,中国的文化充斥着太多虚幻的假象,所谓“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理性和警惕。
对于三国武将的武评,没有一篇文章是令人信服的,无非就是拿一本毛版的演义当信史,抠字眼,妄自揣摩罢了。实际上,罗贯中生活的年代距离三国已经600多年了,而我们所处的时代距离罗贯中,也有400多年历史了。
罗贯中是明朝人,他以明朝人的思想和道德审美标准去讲述三国历史的人物,是有其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的,尤其罗贯中一介文人,并不是历史学家,以文人的目光审视历史人物,他更看重的是一个历史人物的道德水平,而不是他的丰功伟绩,这与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的着重点和取舍点是不一样的。
演义中出现太多的单挑“不分胜负”的情况,只要稍微懂点历史常识,就知道那是不可能存在的情况。三国时期的战斗,都是以乱战、突击战为主,以攻城拔寨为主,斩将夺旗为辅,目的是为了占领对方的城池,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阵前斗将,浪费大量的时间。
既然这些斗将描写均为虚设,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市井人物都是没有史观和文化程度的,看书就是为了图个乐子,如果严格按照历史一板一眼去写,很难引人入胜,也不利于作品的广泛传播。
这一点很好理解,看看网文小说就能知道,作者这样写,无非就是为了符合市场需求,通常情况下,越是媚俗的作品销售量也就越高,很多作者都发现此商机,遂使作品的下限越来越低。
罗贯中这些写,当然也是媚俗,但人家俗得有水平,不服也不行啊。两武将,尤其是两著名武将之间单挑的结果,作者很少点明结果,而是含糊其辞,动不动就是“不分胜负”,这样就给我们判断两武将的武力高低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不直接点明两武将的单挑结果呢?
历史是死的,而文学是活的,不直接点明两武将的单挑结果,是为了设置悬念,让读者自己去猜,不管怎么猜,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了。
武将单挑,是为了推动情节而设,在以情节为王的小说世界里,武将单挑的输赢抑或平手,是为了情节需要而定的。
以张郃为例,正常交锋下,张郃有二十回合就败给了马超的糟糕战绩,嘉靖版是“不三合”,更为骇然,但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张郃完全可以抵住张飞,毛版是三五十合不分胜负,而嘉庆版是百十回合,让我们看到了张郃的真实水平,也是符合张郃作为一名智将的武力设定的。
上文已经提到,罗贯中是明末之人,他生活的年代距离三国已经600多年过去了,对历史人物的武力到底孰强孰弱,罗贯中也不是很有底气的,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含糊其辞”的描写,只要是著名勇将之间的单挑,基本都是不分胜负,而且还没有旁白,令人更加难以分辨武将之间的强弱问题了。
那么您怎么看呢?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