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
山
水
山、水与乡愁的故事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高二(14)班 侯 义
一
“天福家可发财了呀!”
“是咧,那么大一片山林咧!”
“你们懂什么?人家说了,树不乱砍,要保土保水保自身呢!”
树荫下,坝子上,阿婆们吵着,闹着,笑成一团。
那是1974年,夏。阴云漫天不见日,风雨欲来只听雷。
“你想好了?”村主任问。“是,想好了!”天福答。
“那可是片荒山呐!行,就分给你了。”村主任回道。
“谢谢叔成全,一定不负所望!”天福的回答是他郑重的承诺。
“轰”的一声巨响,伴随电闪雷鸣,云化成了雨,从天上倾泻而来。大自然的宏伟聚光灯下,映出年轻人青涩的脸,上面是坚毅和果决的神情。——这故事是父亲告诉我的。
二
他说后来荒山变成了大片的山林,苍松翠柏,茂林修竹,青绿一直流淌到村舍的后檐,映照出村民们欢喜的脸。
是的,那么大一片山林,我见过,也爱着,甚至一度畏惧过它的茂密与繁盛,而今都保存在我记忆的抽屉里,常常拂拭,常常清澈。就像山上的水,浑浊过,也清澈着,现在正叮叮咚咚地流着;就像山上的树,枯黄过,也青绿着,当下正郁郁葱葱地长着……
“张牙舞爪的怪物”,是那山林给我的最初的印象。这哪里是片山哟,这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是落日后苍茫的黄昏。我看见它光秃的脊背上满是人类的足迹,没有半分空地;我听见它古老的话语,诉说艰辛与苦难的经历……
幸而有你——“固执”的造林人,是您让老人变成了青年,让苦难也一并过去。
我站在山间,体味万物初生的乐趣。一汪清溪映着树影,正是这儿的水,它蜿蜒曲折地流在山间,伴着小径向天涯奔去。水不深,但胜在清。有多清?沈先生说:“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柳先生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我闭上眼睛,听见微风在树的耳边轻轻吹拂,告诉绿叶已是归期。于是落了叶的枝丫上,一个个芽儿探出头来,与风打闹一阵子,舒展了蜷缩一冬的身子……
三
“莉丫头回来啦!”突如其来的人声使我睁眼。
原来是天福叔,他背着一个背篓,里面是点点嫩绿。
“是的呀。”我答,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背篓里的绿枝。
“咋不在城里待啦?”他又问。
“啊!因为……因为这里有山有水,还有人呀!”我又答。
“是……是……这里有山,有水,有人。”开始他还有点愣神,然而只在一瞬间,千沟万壑的脸拼出了灿烂,点点滴滴,沁出笑颜。
话别之后,我看着他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只有那抹嫩绿,晃晃悠悠,仍在眼前。
敬爱的总书记呀,您说“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现在,我的家乡正有着不改青山,长流绿水,而我们——乡亲们都还记得乡愁,那是浓浓郁郁化也化不开的乡情、乡结呀!而这样的故事,也正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重复着,继续讲述着。这样的情景,也很令您欣慰吧?
树荫下,坝子上,阿婆们手拿蒲扇轻声唱着:“青山绿水,多自由,人说乡愁,我自有……”
我想我醉了,醉在十里春风,漫山青葱,醉在樱花满枝,泉水叮咚,和着阿婆们的歌声,不禁轻声吟出:郁郁层峦夹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两山相对鸣……
(指导老师:周代兴)
点评
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都别具“乡村”特 色——“阿婆”“天福叔”“村主任”,看得出来,是作者耳闻目睹之人,因而作者的情感抒发也一定是“浸润式”的真实表达,作者的老练在于:人物或真有其人,但并非照录,选择为文服务的对象是花了一番功夫的。从语言方面来看,作者对散文语言修辞的妙用可谓熟稔。所不足者,文章局部还有斧凿的痕迹,言语对话与乡村情境不太相符。当然,在写作上从斧凿向自然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读者,我们需要尽量多的耐心与包容,来等待一个也许真能在未来用文字疗愈人心的写作者的成长与成熟。
杂志名称 :新作文·高中版
出版周期:月刊
期数:12期
页码:64页
单期定价:8元
半年定价:48元
全年定价:96元
刊号:CN 14—1274/G
ISBN:ISSN 1009—9433
适读人群:高中生
出版单位:新作文杂志社
投稿邮箱: gaozh@xinzuowen.com
刊物简介
《新作文·高中版》持续关注作文本身的基础性、人文性、诗性、个性。它从心出发,抵达心的深处。这里是作文成长的大本营,这里是好老师守护的家园,这里有小编们的滋味酬唱。杂志以高中学生为读者对象,成为了高中学生提升作文写作,创立作文思想,走好作文之路的品质期刊。
《新作文·高中版》为月刊,围绕“思想提升作文,作文成就未来”经典理论设计栏目,打造多维度作文概念,让学生的作文水平节节高升。
最专业的作文杂志
我们坚信:
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
阳光作文 快乐成长
标签: 描写人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