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民族文化创造的一个环节,亦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学创造必定反映文化的特征。在中国文学里,不乏有对娼妓的精心塑造及对她们生活的生动描述,作者怀有一种神圣的道德感去关心娼妓的命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娼妓不幸的生活和心灵轨迹,并将此付诸笔端,呈现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便可由此来透视历史中的青楼文化。
“青楼”一词原是“青漆粉饰之楼”,指的是豪华精致的雅舍、楼宇、富贵人家的居所,与娼妓无关。史籍很早便有对于青楼的记载,如“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句,又如“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直至到了唐代,“青楼”才逐渐开始泛指为娼妓的居所,如李白《楼船观妓》中的“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及李商隐的“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到了宋、元之后,“青楼”一词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它的晚生义,成为与平康、行院、北里、章台同义的词语。时至今日,“青楼”的本意反被湮没,人们普遍将其认同为烟花女子的聚集所。
文人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女性文化更为边缘化,而青楼文化的本质便是女性文化对于文人文化的一种模仿与依附,是由历代文人逐渐营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它是指在风月场所中所发生的与娼妓相关的文化,这些娼妓并非那些以卖淫为生,靠出卖肉体以换取金钱的女子,而是指可以与文人雅士相交往的对象,在交往中,二者的文化涵养受对方所熏染,随之形成一系列的文化现象。青楼文化的焦点在于文人士大夫与娼妓间的往来,因此,“没有传统的官僚士大夫,就不会有传统社会里红牙碧穿、妙舞轻歌的妓女,从而没有诗情画意、旖旎绚丽的青楼文化。”1青楼、娼妓与文人共同营造出一种供人欢赏娱乐的青楼世界,而青楼文化的营造离不开娼妓与士子的结缘、娼妓的美色才艺。
狎妓冶游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楼文化的浸染下,青楼女子逐渐成为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他们通过各种文学形式,描述着青楼女子的生活、歌咏着她们的技艺、传扬着她们的情感爱恋,而娼妓的形象也在这些作品中得以流传。自秦汉之后,咏妓之作便开始出现;到六朝之时,“看妓”、“听妓”的诗作逐渐多了起来;唐代则更为繁盛,文人更加注重其“艺”,而非“色”;宋词之于青楼的关系较之唐诗要更为亲密,它更为丰富地描写了青楼中的笙歌宴饮与闺情花柳;到了元朝,由于汉人文人地位的低下,他们在书写青楼时要么就将青楼描写成一个放荡之所,要么就着重反映青楼的黑暗面,描写娼妓的不幸与反抗,并将其写入到戏剧作品之中;明清两朝,娼妓甚至被写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只是青楼不再是高雅的处所,娼妓也不再是善于诗词歌赋的佳人,嫖客也不再是诗酒怡情的才子,在这里充斥着金钱与肉欲的交易,诗化的青楼文化终止衰亡。
萧国亮在《中国娼妓史》一书中总结了历朝历代文人对于娼妓的描写:“一是文人士子所写的诗词中对妓的描写,自唐而清,这一类作品汗牛充栋。第二种事关于妓的各种传奇,这在历代也屡见不鲜。第三种是文人士子官的笔记小说中对妓的记载和评述。和明清以后士大夫官详细介绍妓家生活的专门著述。”
因此可以说,没有青楼,中国的文学将要逊色不少,同样,没有文学,青楼也只会沦落为简单的交易场所。除此之外,青楼亦可谓是一个艺术世界,嫖客来此狎客冶游的重要目的便是欣赏声乐与器乐的表演,娼妓亦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高艺术水准。她们虽然注重娇美的外貌与一些以性娱人的技巧,更注重文艺素养的修习,在诗词、歌赋、戏曲、舞蹈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孙棨便在其《北里志》中感慨道:其中诸妓,多能谈吐,颇有知书言话者。自公卿以降,皆以表德呼之。其分别品流,衡尺人物,应对排次,良不可及,信可辍叔孙之朝,致杨秉之惑。比蜀妓薛涛之才辨,必谓人过言,及睹北里二三子之徒,薛涛远有惭德矣。
青楼文化自先秦时期萌发后,经由数千年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娼妓,她们已然成为当时的社会写照。青楼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反过来亦对社会产生影响。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