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是商王朝最后一个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形象。
第一,纣王是有魄力的一个君主
纣王是帝乙的儿子,又称为受辛,后来被称之为纣王。在古代谥法里,“纣”意指“残忍捐义”或“残义损善”。与夏桀一样,作为亡国之君,商纣王也因为政治原因被大大丑化,关于商纣的种种传闻,许多是子虚乌有的。
在说纣王的暴行之前,要说说纣王的另一面,他是个有魄力的君主。荀子称商纣“天下之杰也”,他天资聪颖、雄辩滔滔,思维敏捷,行动果断,武艺高强,可以赤手空拳与猛兽格斗。这些优秀的品质出自司马迁《史记》的记载。
在纣王上台前,商王朝气数已衰,特别他父亲帝乙时,史书称“益衰”,就是更加衰败。但纣王登基后,便以雷霆手段重树朝廷的权威,令地方诸侯为之恐惧。
第二,纣王的事业:削地方诸侯之权,重树朝廷权威
纣王上台后,雄心勃勃,他的理想就是重振王室的威权。当时地方诸侯中,以西伯姬昌权势最重,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纣王决定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打击地方诸侯。首先,他提拔周侯、九侯、鄂侯三位地方实力派诸侯为三公,把他们从封国调到京城,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帝辛
后来,纣王找借口杀掉三公中的九侯、鄂侯,把西伯姬昌逮捕下狱,关押达七年之久。要削平这些地方实力派的同时,纣王对外大举用兵,镇压东夷的叛乱,并出兵讨伐不臣的诸侯苏氏。苏氏战败,其首领将女儿献给纣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妲己。
第三,酒池肉林、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
上台后不久的纣王,应该说是比较积极进取的,地方诸侯不敢与朝廷争锋,连西方霸主姬昌都不得夹起尾巴做人。这时,纣王就觉得自高自大,越发不可一世,以为天下之事尽在掌控,便过起酒池肉林、醉生梦死的生活。纣王之恶行,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他发明了酒池肉林的游戏,强迫宫里的男男女女光着身子追逐嬉戏,饮酒寻欢。但是有一个妃子却拒绝这种无聊的游戏,此妃子正是九侯的女儿,纣王一怒之下,竟然把她杀了。同时,纣王还发明炮烙之刑,这种酷刑,史书是这样描写其过程:“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此时的纣王,已经从一代英明之主,沦落为嗜杀的暴君。
第四,纣王究竟有哪些暴行呢?
纣王是一个著名的暴君,这点是无可置疑的。据史书所载,他处死了九侯的女儿、九侯、鄂侯、关押西伯姬昌,热衷于酷刑等,还有一件为后世所诟病的恶行:杀了名臣比干。比干是纣王的叔父,由于时时进谏忠言,每每抵触纣王,纣王大怒,最后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当时比干被认为是圣人,纣王说,我倒看看你的心是不是真的七窍。比干之死,也意味着殷商最后一根支柱倒了,最后纣王被新兴的周武王推翻,商朝的历史亦随之终结。
应劭
不过,有一点我们还是要值得注意。关于桀、纣的许多恶行,实际上后人杜撰的。早在东汉时期,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便指出:“世之毁誉,莫得其实。审形者多,随实者少,或至以有为无。故曰: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就是大家把什么坏事都扣在桀、纣头上。到了宋代时,史学家罗泌又指出:“凡事出于千百年之上,不幸而不知其详,则宜疑以传疑,不得妄为之说。大抵书传所记,桀纣之事,多出仿模。”明确指出,传说中的桀纣故事,很多只是以讹传讹。
近代学者陈登原分析史料中桀、纣的故事,发现有三十四件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后人把各种恶行,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加到桀、纣身上,还添油加醋。我们不否认桀、纣确实是暴君,但是历史人物并不是扁平化的标签式人物,这是读史者所应戒慎的。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