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调差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经常开展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
调查研究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调查研究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況和各种问题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始终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
(摘自习近平《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材料二:
我国古代历来有重视记载河湖水道的传统,从先泰时期成书的《山海经》《尚书》到汉代的《史记》《汉书》等典箱,都保留了大量相关信息。东汉以后则有多部以《水经》为名的著作问世,共中有一部三国时期成书的《水经注》,记述了全国 137条主要河流的情况。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嫌其简咯,乃以其为钢,增广河流水系至2506 条,撰成 《水经注》四十卷,宇数也超过原文 20倍以上,郦道元被后世赞誉为杰出的地理学家。
谭共骧先生说:“古今有许多学者认为,全部《水经注》除一些注明引自前人著作的词句外,便都是郦道元根据他自己的调查、考察、研究所得写下来的,这是极大的误解。他是根据‘前文’即前人作品所载水道源流和两岸经历,一渎一渠地缉级下来的。”
按郦道元一生,因私因公多次游历,行踪涉及北魏境内多地。郦氏祖藉在今河北保定涿州市,《水经注》对这一带的描述极为详细,便可能与他童年的记忆有关。道元少时,跟随父亲郦范长期迁居青州(治今山东青州市),熟悉青州一带地物,如《水经注》 卷二六记述熏冶泉水源头一带景色优美,实为“嬉游之处”。身为京官,郦道元有多次随同皇帝巡行的机遇,不仅详细记载孝文帝巡幸阴山讲武式台一事,还将讲式台周边的地理风貌一并保存下来。郦道元后又外任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郡太守及东荆州刺史等职,得以因公前往北魏多地。仕宦途中,他通过实地踏察发现与典籍记载间的抵牾,进而做出合理辨析,引述他人著作时,也留意该作者是否亲睹该水。
《水经注》是一部公认的地理书(郦氏却不一定认可)。既是地理之书,势必会考量是否充分开展实地考察。不过,依照当时的科技条件以及学术发展的进程来看,这些都不容易实现,《水经注》的成书,只能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整理,查验比勘来完成。在不具备现代交通条件的情况下,古人的游历考察不得不依靠人力及有限的辅助动力来完成,日常起居、后勤保障也是大问题,考察反胃势必受到极大限制。即便拥有现代科技条件支持的今天,要在大半个中国这样巨大的地域空间内进行实地考察,其范围与内容的完成度依然不会太高。从学术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明末清初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潮影响下,方才涌现出一批如徐霞客、王士性及梁份等学者走出书斋,转以野外踏察为重心,以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完成具现代地理学雏形的地理之书。
综上,将郦道元的游历考察与 《水经注》的成书手段单独讨论,是较为稳安合理的做法,能分别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论断。清代学者王先谦研究 《水经注》三十年,生平足迹所至,必随身携带此书,不断通过实地考察来核验书中所记,计划通过绘制地图,参考其他史志及清代政区来为注作疏。清末民初的杨守敬、熊会贞师徒二人历数十年完成《水经注疏》及《水经注图》,赓续了郦道元开创的学术事业。今人研究《水经注》,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必然并重,然则郦道元在他那个时代已经做到了他应该做的,沈德潜以“天地间不可无一,不容有二”评价《水经注》,也是对郦道元学术生涯的肯定。
(摘编自刘新光《郦道元的实地考察与<水经注>的撰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调查研究是我们制定决策的基础,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B. 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能有效区分群众问题的轻重缓急。
C. 对河湖水道的大量零散记载到《水经》成书为《水经注》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D. 《水经注》是通过大量文献查验比勘完成的初具现代地理学维形的地理之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实地考察与研究问题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同。
B. 郦道元的游历考察不是现代地理学意义上的交地考察,其目的是对典籍做合理辨析。
C. 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河湖水道实地考察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从古至今都是巨大挑战。
D. 郦道元的《水经注》及其成书手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王充《论衡·书解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B. 刘勰《文心雕龙》:“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袁隆平说,“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4.“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已经成为扶贫千部工作中调查研究的在为规范)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 新民中学组织“城市水情调查”研学活动,要求学生撰写城市水情调查研究报告。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研究报告要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
小羊圈胡同的委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地对大家说:“预备下一块白布吧!万一非挂旗不可,到时候用胭脂涂个红球就行!”说完话,他蹲在了地上,呆呆的看着一条绿槐虫儿。拉车的小崔,赤着背出来进去的乱晃。今天没法出车,而家里没有一粒米。晃了几次,他凑到李四爷跟前:“四爷爷!您还得行行好哇!”李四爷没有抬头,还看着地上的绿虫儿。剃头匠孙七今天铺子都没开市,他在家中喝了两盅闷酒,脸红扑扑的走出来。借着点酒力,他很想发发牢骚。小文夫妇照例现在该吊嗓子,可是没敢出声。刘师傅在屋里用力地擦自己的一把单刀。头上已没有了飞机,城外已没有了炮声,一切静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博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
今天瑞宣戈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下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他想到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小顺儿吓愣了,忙跑到祖母屋里去。祖母微弱的声音叫着:“老三!老三!”
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老三先打破了沉寂,叫了声:“大哥!”瑞宣没有答应出来,好像有个枣核堵住了他的嗓子。老三把想起来的话又忘了。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睛,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不知又会整出啥汤儿事?”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 他咬住了嘴唇。
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强暴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大哥!”老三叫了声。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对!”瑞宣点了点头,胖脸上起了一层小白疙瘩。“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
“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
“没了华北,还有北平?”
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
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
“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大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瑞全小声地说:“大哥!你要是这样,教我怎好走开呢?”
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
“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
(有删改)
【注】《四世同堂》是老舍于 1941 年开始创作准备的长篇小说,当时正是北平沦陷的第五个年头。直到1944 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老舍从夫人的经历中想到了一个完整的小说框架,才开始共延续了 4年的写作。此处节选自第一部《惶惑》,故事从北平陷落之初讲起,表面本来和睦的胡同变得风云四起。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中多次提到天气晴朗,阳光明亮,不仅强诉了自然环境的美好,还反衬出日寇的仗略暴行和人物内心的灰暗惨淡。
B.老二在屋中收听日本人的广播,老三则扬言要“用石头砸碎了它”,可见二人虽是亲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C.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这句话道出了老三和大哥共同的心声,但在去留问题上两人出现了分歧。
D. 小说语言颇具京味,如“绿槐虫元”“撒了嘴”“啥汤儿事〞等词语,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色,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7.关于北平陷落时小羊圈胡同各类人反应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为一项是(3分)
A. 李四爷早早地就开始谋划悬挂日本国旗,是其对战事不乐观的无奈之举。
B. 与孙七和刘师傅表现出来的情绪不同,车夫小崔更担心自家生计的问题。
C. 飞机、炮声的消失让一切暂回寂静,也让人们沉入片刻的安宁与平和中。
D. 北平陷落,小羊圈胡同的“众生相”,为下文写瑞宣一家的言行做铺垫。
8.小说中第三段集中表现了面对北平陷落瑞宣的复杂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概括。(6分)
9.“在抗战中,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也应当是个最关心战争的国民。舍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獨,魏以死请。”文帝嗔目叱之,通又频首曰:“臣一身如死,望免千余人命。”帝寤,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候车骑将军。
炀帝幸江都,令通镇长安。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军至潼关,为刘文静所過,不得进,相持月余。通又令显和夜袭文静,显和军溃,悉虏其众。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通闻京师平,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趋洛阳。通适进路,而显和降于刘文静。遣副将窦琮等率精骑与显和追之,及于稠桑。通结阵以自固,窦琮纵通子寿令往谕之。通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矣,汝并关西人,欲何所去?”众皆释仗。通知不免,乃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代王。”高祖日:“隋室忠臣也。” 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寻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复从太宗讨王世充。时通有二子并在洛阳,高祖谓通曰:“东征之事,今以相属,其如两子何?”通对曰:“臣以老朽,今此行臣愿先驱,两儿若死,自是其命,终不以私害义。”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洛州都督。明年,卒,年七十二,谥日忠。
(节选自《旧唐书届突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
B. 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
C.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
D. 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群牧,牧本指放牧牲畜,引申为主管。群牧则是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判官。
B. 顿首,即磕头。是路拜礼节之一,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
C. 幸,指封建帝王去某地,也有偏爱、宠爱之意,文中“幸”字的意思指前者。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子的称号,以示褒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突通曾在隋朝为官,在隋文帝下达杀戮命令时冒死进谏,劝其不要因牲畜财产滥杀士人,自此深得隋文帝赏识。
B.隋炀帝南下江都时,屈突通奉命镇守长安,在与义兵的多次交战中,屡战屡败,直到听闻京师被平以后方才投降。
C.屈突通大义凛然,虽然两个儿子都在洛阳,但他仍愿跟随太宗东征王世充,且有自知之明拒绝了刑部尚书的任命。
D.屈突通作为隋朝的将领能在唐朝建立以后名声更为显著,主要是因为他遇到了识才惜才的唐高祖和唐太宗两位明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通结阵以自固,窦琮纵通子寿令往谕之。
(2)东征之事,今以相属,其如两子何?
14.唐高祖对屈突通赏识有加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耒阳溪夜行
张九龄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注】一说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年)的一次外任还家途中。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資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沿途的溪山景色,皆已沾染了诗人的情思。
B. 颌联描写月明风静,岭树溪流,一看一听,动静相宜,景色美不胜收。
C. 船里飘入山林的雾气,衣上附着重重的白霜,诗人内心却无凄凉之感。
D. 本诗写景淡雅清丽,与陶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句向风格相似。
16. 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兰亭集序》中,“ , ”两句抒发了把生死、寿天等同起来是一种虚安的感慨。
(2)船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到船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的“花落”常常会引发人们的感慨,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了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科学家邬竞中学时代酷爱化学,大学时期远赴苏联留学, ① 地学习胶片制造基础理论知识。
20 世纪60年代,邬竞学成归国,她 ② 地选择了生活艰苦的保定。进厂后,邬竞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研制特种红外军工胶片。在没有资料和设备、实验室工作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她带领两名青年工人,在夏似蒸笼,冬似冰窟的漆黑暗室中,开始了高、精、尖特种红外胶片的研制,凭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奋发精神,反复试验,采用了超增感技术和真空包装技术,攻克了红外增感染料增感倍率低、红外胶片保存性差的技术难题。
20 世纪80年代初,中国彩色胶卷才刚刚起步,与国外技术有着 ③ 。邬竞決心研制国产彩卷,为人民添“色”。经过多年的苦苦探索,技术攻关,邬竞掌握了双注法制备高感负性乳剂技术,工艺装备也逐步完成了升级,从大号针筒到道轮泵,再丛齿轮泵到蠕动泵,最后从蠕动泵到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邬竞终于带领国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国产高溫快速加工彩色电影负片和民用彩色胶卷。这是中国感光材料制造技术第一次走出国门。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请将文中西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面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宇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研究表明,晚餐和早餐、午餐一样重要,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有学者研究了关于晚餐进食时间与出血性中风、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晚餐进食不规律者,患此类疾病的风险更大。此外, ① ,体内的胆汁、胃酸同样会分泌,但胃里没有可供分解的食物,长此以往,胆汁、胃酸会出现逆流,伤害胃黏膜;而且人体会根据进食情况进行自动调控,到晚餐时间,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会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使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那么, ② ?第一,晚餐要吃少。若晚餐长期吃的太饱,会分泌胰岛素,加重人体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还会迫使人体消化系统持续工作,让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容易造成失眠多梦。第二, ③ 。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7点。进食较晚的人群,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而且燃烧的脂肪也较少。第三,晚餐要吃全。晚餐可以参照早餐和午餐的膳食种类进行补充搭配,若白天的肉蛋奶摄入足量,晚餐可以绿叶菜为主,主食则以杂粮米饭为主。
21. 下列句子中的“了”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了”,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天空乌云密布,狂风乍起,眼看要下雨了,他赶紧跑进屋。
B. 出门前,他突然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就不想去看画展了。
C. 回家后,他在星期天上午给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美味的晚餐。
D. 他决定从今天起不要再像从前那样胆小怕事、沉默寡言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周老师在国外顶尖名校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回到国内,成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一年来,周老师以最快的速度甩掉了博士生的优越感,努力适应中学的教学环境,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注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知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定期参加数育救学主题讨论,创新学校特色课程。
周老师的经历对青年人择业、立业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选谁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D(文中写到“在明末清初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潮影响下,方才涌现出一批如徐霞客、王士性及梁份等学者走出书斋,转以野外踏察为重心,以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完成具现代地理学雏形的地理之书。”可见“具现代地理学雏形的地理之书”是明末清初才出现的,而《水经注》不是具现代地理学雏形的地理之书。)
2.B(文中写“他通过实地踏察发现与典籍记载间的抵牾,进而做出合理辨析”,可见郦道元游历考察的目的不在于辨析,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去完成的一项工作。)
3.A(体现了文中观点强调调查研究、深入群众;B 强调多练,量变产生质变;C 在于强调实践的重要性;D 强调实践对于研究工作的意义。)
4.(1)扶贫干部工作的这一调查研究行为规范正是工作中要做到精准分类,有的放矢,制定政策,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到实处。(2)这一行为规范有益于扶贫干部转变自身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其发现和解决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积累实践经验。
(每点2分,观点和分析各1分)
5. (1)“城市水情研究”研究报告要点:为找到城市水情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研究前人文献中的城市水情,了解城市水情历史演变;其次实地调查中的城市水情,立足考察实践,深入城市了解具体水情及群众需求。(答对其中任意两点满分,每点2分)
6.C(两人在去留问题上没有分歧。听说老三要走,瑞宣尽管心里支持他,但还是希望他先等等看,别忙着走。)
7.C(“也让人们沉入片刻的安宁与平和中”表述有误。此刻小羊圈胡同的人们内心依然沉重和压抑。)
8.①为北平陷落感到痛心与焦虑。②为北平陷落后家人的生计问题感到忧虑和担心。③国难当头,为国尽力而不得,是去是留,忠孝无法两全的痛苦和两难。(一点2分)
9.①作为创作者,老舍先生客观展现了北平陷落后,普通民众的生活画卷和真实情感变化;②作为国民,老舍先生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以及对国家的真诚热爱;③老舍先生的创作基于人民立场,书写人民的生活,引导人民的价值观。(一点2分)
10.C(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
11.D(“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以示褒奖。”说法有误。谥号为中性词,意思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B(“直到听闻京师被平,方才投降”说法有误。原文中说“通闻京师平,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趋洛阳。”屈突通听闻京师被平,依然布阵抵抗)
13.(1)屈突通列阵抵抗他们,窦琮让他的儿子屈突寿前往劝降。
关键词:“结阵”
(2)现在把东征之事交付你,你的两个儿子怎么办?
关键词: “属”和“如……何”各1分。“属”,“交付”;“如……何”,“怎么办”。句意2分。
14.原因一:屈突通为臣忠诚,坚贞不屈;原因二:屈突通清正奉国。(一点1分,两点3分)
附:参考译文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命他审察陇西牧群记录,查出两万多匹隐藏的马。文帝大怒,将要处斩太仆卿慕容悉迭和监牧官一千五百人。屈突通对文帝说:“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凭一颗最仁慈的心来治理天下,如儿子般对待群臣,又怎会容忍因牲畜一天所生殖的数量来杀死一千五百人呢?我很猖狂,愿意以死来请求(免除众人的死罪)。” 文帝叱责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情愿自身接受杀戮,来免除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从此逐渐被信任。被提拨为右武侯车骑将军。
炀帝临幸江都,命令通镇守长安,高祖(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但大军到潼关时,被刘文静阻止,不能前进,两军相持有一个多月,通又命令显和夜里袭击刘文静,显和兵败,(文静)俘虏了他的兵部兵众。有人劝他投降,他哭着说:“吾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个君主,接受别人的丰厚的俸禄,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只有以死相报罢了!”屈突通听说长安已被攻破,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向东,要去洛阳。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投降了唐军。刘文静派副将窦琮等率精锐骑兵和显和一同追赶,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阵抵抗他们,窦琮让他的儿子屈突寿前往劝降,命令身边人射杀屈突寿。桑显和对他的军兵大声喊道:“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高祖李渊道:“咱们两个怎会相见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尽臣子的节义,力量用尽到了这一地步,成为本朝的羞辱呵。实在是愧对代王。”皇帝说:“你是个隋朝的忠臣呵。”命令释放了他,并授他兵部尚书,封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屈突通后来随军出战平定薛举,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唐高祖闻知此事后,说:“屈突通对朝廷如此清正,从头至尾都是如此,他的名声一定不是虚传的呵。”后来屈突通兼任陵东道行台仆射,随同太宗征讨王世充。当时屈突通有两个儿子在洛阳,高祖说:“现在把东征之事交付你,你的两个儿子怎么办?”屈突通说:“臣已老了,本不能承担重任,但今日之行,愿为先驱,两儿如果遇害,本是其命如此,我不会以私情妨碍公义。”王世充被平定后,通的功劳为第一,不久被授予陕东大行台右仆射,在洛阳镇守,几年后,征拜为刑部尚书,通自认为自己不熟习文法,所以坚持拒绝,转为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予洛州都督,加左光禄大夫,第二年死去,年七十二岁。谥号为忠。
15.D(风格不同。)
16.在归家途中,哀鸣的猿声四起,唤起的不是作者的离愁别绪。(3分)作者在诗中寄寓了一种归家的喜悦之情。(3分)
17.(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归帆去棹残阳里 彩舟云淡
(3)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8.①如饥似渴/分秒必争/废寝忘食②毫不犹豫 ③天壤之别
【解析】补写的成语只要意思相近,合乎语法规则即可。
第一空,“如饥似渴”的意思是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比喻要求很迫切。前文提到科学家邹竞中学时代酷爱化学,大学时期远赴苏联留学,后文提到她学习胶片制造基础理论知识,是与化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她会迫切地投入喜爱的专业学习中。故填“如饥似渴”。
第二空,“毫不犹豫”形容当机立断,一点也不迟疑。前文提到,邹竞学成归国,按理她会有不少条件优越的工作机会,再由后文“就选择了生活艰苦的保定”可以看出,邹竞怀抱着满腔爱国热情选择了条件极差的工作环境,可见她做出选择时的当机立断。故填“毫不犹豫”。
第三空,“天壤之别”指天上和地下的差别。形容差别极大。前文提到, “中国彩色胶卷才刚刚起步”,并与国外技术进行对比,可见中国彩色胶卷技术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故填“天壤之别”。
19.工艺装备也完成了从大号针筒到齿轮泵,再到改用蠕动泵,乃至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升级。
20. “夏似蒸笼,冬似冰窟”将实验室夏天和冬天的环境分别比喻成蒸笼和冰窟,形象生动地写出实验室夏天酷暑冬天严寒的艰苦条件,赞美科学家不畏艰难困苦的科研精神;引用庄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赞美了科学家邹竞年轻有为,急国家之所急,敢作敢为的奋发精神,语言典雅,增强情感表现力。
【解析】首先明确比喻和引用的内容。画横线句子对科学家邹竞的科研环境进行了渲染,对其科研精神进行了赞美。比喻修辞突出了科研条件的落后和科研环境的恶劣,使得语言生动形象,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科研的艰辛和科学家的伟大;引用修辞能使语言典雅,增强情感表现力,突出科学家邹竞年轻有为,敢作敢为的拼搏奋发精神。
21. C (“做了”的“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束,与“研究了”的“了”用法相同。A“眼看要下雨了 ”的“了”表示情况的变化,B“就不想去看电影了”的“了”表示意愿的变化。D“他决定从今天起不要再像从前那样胆小怕事、沉默寡言了”的“了”表示未来状态的改变。)
22.①长期不吃晚餐/不吃晚餐 ②晚餐怎么吃才健康/应该怎么吃晚餐呢 ③晚餐要吃早
【解析】第一空,由前文“晚餐进食不规律者”“此外”可知,本空应填写与“晚餐进食”相关内容,再结合后文“体内的胆汁、胃酸同样会分泌,但胃里没有可供分解的食物”“长此以往”“到晚餐时间,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可知,“不吃晚餐也会分泌胆汁、胃酸”,综合分析,本空可填“长期不吃晚餐”或“不吃晚餐”。
第二空,从本空的位置可知,要填一个总起句,并且由后文“第一,晚餐要吃少”“第三,晚餐要吃全”容易得知,本空要填写的是对吃晚餐的建议。因此本空可填“晚餐怎么吃才健康” 或“应该怎么吃晚餐呢”。
第三空,本空与前文“第一,晚餐要吃少”, 后文“第三,晚餐要吃全”是并列观点,且三者句式一致。再由“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7 点”“进食较晚的人群”可知本空强调的是吃晚餐的时间,因此本空可填“晚餐要吃早”。
23.略。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