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国庆·华师落实新课标特辑(6)||卜庆振: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95 0

“欢度国庆·华师落实新课标特辑”

第六期

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大单元的课时设计,应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该理念强调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素养来发展目标、以“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来确定目标,使老师能够在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并通过情境与信息、任务与活动、展示交流与评价等形式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的评价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大单元、大情景下的教学设计。

欢度国庆·华师落实新课标特辑(6)||卜庆振: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欢度国庆·华师落实新课标特辑(6)||卜庆振: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欢度国庆·华师落实新课标特辑(6)||卜庆振: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案例一

《白杨礼赞》教什么,从课文本身出发,有许多点可以教。就知识方面来讲,有修辞的知识,如拟人、排比、反复等手法;有写作的手法,如象征、联想等手法……就能力方面来讲,有朗诵的技能,有分析品味语句的技能,有细节描写的技能……就情感方面来说,有在平凡中向上,有坚守、正直的品质,有坚强不屈、傲然挺立的斗争精神……

教哪些内容,教到什么程度,就要从大单元的角度来选择。

从本文所在第四单元来看,本单元共五篇文章,都是散文。有《背影》《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背影》教细节描写更合适,《永久的生命》更适合分析品味语句,《我为什么而活着》更适合从比喻入手,《昆明的雨》更适合借助景物描写,用想象和联想复演画面,感受生活情趣。反复和象征是《白杨礼赞》比较独特的手法。

《白杨礼赞》适合教学“象征手法”,不仅是从小单元来看适合,从整个初中段的教材来看,都是最佳选择。七年级学过《爱莲说》,莲与君子已经让学生对象征手法有了初步感知。九年级还要说《海燕》,海燕中丰富的象征手法让人目不暇接。《白杨礼赞》教象征,教到什么程度?之前学生已经有过认知,这是个基础。但在《爱莲说》中不侧重教象征手法的具体逻辑,只是侧重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所以,在《白杨礼赞》中应该侧重具体事物和象征意义之间的逻辑关联,这一点,茅盾在文章中又表现得非常到位,有大量的段落描写白杨树的环境、外形、品质,与后面的象征意义紧密关系。通过梳理这些,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象征手法的来笼去脉。这样的学习,也就为九年级学习《海燕》和新诗做好了准备,也会学生应用象征手法创作诗歌散文提供了可能。

除此之外,《白杨礼赞》还特别适合教朗读。朗读几乎课课教,这节课教什么。教材编者给出了明确的提示,教朗读记号作标记。

一、基于大单元设计教学目标

基于单元整体的分析,可以设计出下面的学习目标:

1.能区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与象征的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

2.掌握文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梳理白杨树特点和象征意义之间的关联。

3.尝试用符号表现朗读的快慢、轻重、抑扬等技巧,并读出感情的变化。

二、基于大情境设计教学活动

目标明确了,活动如何设计呢?围绕“象征”这个关键词,我想到10月份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国庆月。结合这个大情境,用象征手法“礼赞新中国”,就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线。为了实现这个应用的大任务,必然要解决象征手法的基础问题,如象征和比喻的区别、象征意义和事物特点之间的关联、象征意义的传承和创新等。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不能通过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也是我们的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那应该怎么办?借助文学作品让学生形象感知。借助什么文学作品,结合大情境,我想到了《我和我的祖国》《小白杨》两首歌词。

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第二段有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比喻。但当整段都用海和浪花比喻的时候,海和浪花就有了象征意义,这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小白杨》则明显不是比喻,不是简单拟人,是一个通篇的象征手法。而且《小白杨》中的象征意义是直接传承了《白杨礼赞》中的“哨兵”这一联想和意义。

于是,导入就从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开始,从比较《小白杨》开始进入象征手法的深度学习。

这个导入,在现场又有了生成。就是在27日,我到授课学校潍坊三中听讲座的时候,有学校语文组长联系我,帮我协调28日上课的教室和多媒体问题。她在介绍我的姓氏的时候,用“胡萝卜”的“卜”来介绍。这个比较有趣,我开始思考如何向新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在参观这所学校“汉字体验室”的时候,我看到了甲骨文和《百家姓》。于是,我把两个部分拍成图片,做成PPT,请学生从他们熟悉的地方入手,猜猜老师姓什么。

学生很容易猜到了我姓卜,因为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这是我的姓氏的起源。接着我又引出“卜算子”,用卜算子引出词这一文学形式,由这一文学形式说到《我和我的祖国》《小白杨》中隐藏的文学手法。这样的导入就顺理成章,还能正本清源,也更富有语文味了。

象征意义和事物特点之间的关联,最初我是设计成先朗诵再寻找,朗诵6-8段,做朗读记号,至少读3遍。但这样下来,时间明显不够用,于是,听取同事的意见,进行了整合。先找象征意义的具体语句,进行勾画,再做朗读标记,再朗读,教师再指导。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象征意义的传承和创新,我想到了法国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到的“语码”。叶嘉莹教授这样介绍语码,她说:每个语言都是一个符号,而每一个语言的符号如果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里边用了很久的时候,那么这个语言符号就带着这个国家民族的一个传统的信息在里边了,这个时候,这一个符号、这一个语言就不只是一个单独的语言了,它就有文化的背景在里边了,这种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文化语码,就给你很多的联想。

白杨在古诗中出现过,多数出现在坟墓旁,给人孤独凄凉的感受,王洛宾在歌曲《高高的白杨》中传承了这个语码。而茅盾则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无缘无故的,和环境、背景有关,和他描写的白杨树的特点有关。在拓展部分设计这个环节,就可以起到解决象征意义中环境和背景作用这一重难点的效果。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而且,再联系《小白杨》不难发现,茅盾的创新已经形成了一个新语码,影响着后来人。当然,在《高高的白杨》歌词中,白杨还有“起兴”的作用,但这个作用这里先不讲,因为八年级下册的《关雎》中再学习更合适。

理清了象征意义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联,就可以尝试运用了。用“礼赞新中国”这个活动来进行应用,可以先简单写一个词语,也可以引用诗句,或者写一个诗句,甚至结合地方特色,都是帮助学生就近选择,从熟悉的事物入手。这就可以体现语码的传承和创新。

我一开始是想先展示教师的创作,给学生作示范。我之前设计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东平地方特色,接天莲叶的勃勃生机,映日荷花的红红火火,正好可以表现新中国的繁荣发展。但想到提前展示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就放在最后。而27日在潍坊三中听讲座的时候,了解到这所学校以楹联和篆刻为主要特色。尤其是学校有著名的“万印楼”。万印楼是陈介祺于清道光三十年创立的,因为它珍藏过万余件文物珍品,故称万印楼。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海滨病叟、齐东陶父,别署十钟山房、万印楼。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道光二十五年(1845)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间致仕归里。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专心致于金石学收藏和研究,成为一代金石大师。

万印楼位于潍坊三中校园内,是校园的文化坐标,篆刻是校本课程,楹联是随处可见。我在书法教室内休息时,便临时撰写一副对联,替代了原来的诗句。

东原水乡,白杨作笔,芰荷作证,一枝一叶绽放繁荣梦;

北海潍城,楹联为媒,金石为开,一字一句铭记复兴情。

将我的家乡东平县(古称东原)和地方特色(荷)授课内容(白杨)融入上联,将潍坊三中所在地(古称北海郡)潍城区和学校特色(楹联、篆刻)融入下联,且将白杨和荷叶向上的精神与郑板桥(曾任潍县地方官,当地广泛宣传其诗中“一枝一叶总关情”)诗句的“一枝一叶”巧妙结合,成为课堂的结语。

三、基于目标设计学习评价

在每个大任务的设计中,都有与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评价,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有所参照。比如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之间的关联,分了三个层次,分别是外在特点、内在特点、环境背景,学生在展示交流时,就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关照。

再比如“礼赞新中国”的环节中,评价中明确了可以用一个词语或者用诗句等艺术形式,也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学生的成果中也体现出了三个层次。

如有的同学用“柿子”作为具体事物,象征幸福如意,如灯笼般红火的生活。有的同学用“风筝”作为具体事物,结合潍坊特色,象征祖国的腾飞。有的同学用郑板桥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象征新中国风雨73年,坚韧不拔、坚定发展的精神。

朗读标记这个任务没有设计评价表,主要考虑两个,一个是朗诵标记是否必要,一个是时间问题,能否在课堂内实现自评或互评。从学生朗读标记的情况来看,第一次请学生自由标记,只有10%的学生会作标记。会做标记的同学未必通用读出标记的效果,进行了指导。不会做标记的同学读的未尝不能体现朗诵技巧,就借助《我和我的祖国》中简谱记号“渐弱”“渐强”进行了引导。第二次请学生标记,有50%以上的学生有了创造性的发挥。

在过程评价方面,我使用了自己设计的初中古诗词牌,一共55张,学生参与全班展示交流一次赠送一张。重在鼓励学生参与,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参与的人次。

四、整体反思

整节课来看,整合性还不够,朗读的指导没有时间再一次展示和互评。象征手法的尝试运用,没有办法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并进行小组展示和互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到了项目式学习。将之前的四个任务结合大情境,整合为一个大任务。

整个课围绕一个大任务——“礼赞新中国”,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象征手法创作一句可以用来篆刻的短语,或创作一副楹联、一首诗、一篇小散文,进行小组朗读展示。

围绕这个大任务,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象征意义和具体事物特点的关联性梳理,就要围绕《白杨礼赞》整理出这份关联,这是创作的准备阶段。

最后在展示环节中,要使用朗读的技巧,就可以嵌入朗读标记的设计和评价问题。朗读的指导何必非要用《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呢?学生自由创作的何尝不可呢?

这样一来,前面遇到的朗读时间不足,小组合作学习思维碰撞不够,学生成果输出不能保证完整性的问题,就在大任务中统整了。

当然,这样做,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仍然有难度,可能需要有较好的团队合作基础,才更容易实现。但不给学生这样的大任务架构、项目学习、小组充分合作的机会,他们又如何能提升这份能力呢?这将是我接下来要探索的一个方向。

欢度国庆·华师落实新课标特辑(6)||卜庆振: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案例二

在某次公开课活动中,有两位教师执教公开课,一节是《狼牙山五壮士》,一节是《昆明的雨》。尽管两位老师都是展示的单篇课文的教学,但在教学设计中,不难看出基于单元设计的影子,甚至,能够体现出单元大概念的提取和运用。反过来,我们用大单元和大概念的理念来观课议课,也能更清晰地发现其中的许多奥妙。

《狼牙山五壮士》是新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和一次写作“记一次活动”。在教材单元导读中,给出的要素是: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者的壮志豪情;还要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注意体会文章是怎样通过刻画整体和刻画局部写好场面的。

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第一位老师重点关注了人文要素,即“英雄事迹”和“壮志豪情”。同时,设计了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概括人物特点的目标。对照单元目标,可以发现,设计中缺少的目标是场面描写的方法。有趣的是,尽管教师在目标中没有设计这一点,但在教学活动的结尾部分,通过让学生归纳狼牙山五壮士的总体特点,教师点明了“点面结合”的场景描写方法,并进行了强调。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我们的教师无论是有意还无意,在教学设计中都走不出“大单元”。无论是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发现的这个要点,还是教师在教学资料看到的这个要点,都说明,教材编排的整体性很好,教材课文的组织与单元要素的关联性强。

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抓住单元要素,落实到课时教学,与无意识的使用,还是有区别的。就这节课来看,因为教师没有提取单元核心要素的意识,整节课重点关注了局部的描写,侧重的还是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概括个体人物特点的目标。这个要素,在小学五年级上册“家国情怀”中有体现,阅读《古诗三首》《军神》《清贫》《木笛》,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革命理想”主题中,则通过《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训练,进一步提升为: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正是因为缺少对单元要素的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中大量时间用到了个体人物的分析上,在人物群体的表现上用力不足。尤其是课外拓展中,请学生讲英雄故事的时候,也没有侧重这个要素的迁移运用。但教师给出的示范来看,既有英雄群体,也有英雄个体。因此,我们可以明确要求为“点面结合讲英雄故事”,设计表现性任务要素,如:

1.整体概述你了解到某一英雄群体的整体形象。

2.具体描写一个英雄的形象,讲述英雄的主要故事。

3.概括英雄的精神特点,并联系个人实际,说说在当下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英雄精神。

表现性任务不仅明确了突出了单元的大概念,还包括了重要的评价要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可迁移的理解。

《昆明的雨》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包含《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昆明的雨》和一次习作“语言要连贯”,单元要素为: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是单元的总体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预习提示、课后习题,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些选文的特点,如《背影》写人记事,《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散文两篇》阐发哲理,《昆明的雨》写景抒情。

第二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把握昆明雨的特点,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2.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汪曾祺散文的魅力。

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这些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第2条和第4条紧扣了单元要素。尤其是第4条中“形散神聚”这一特点,不仅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更是多数散文的特点,这相当于是欣赏散文一条大概念。设计者能够发现这一点,难能可贵。

当然,在目标叙写的行为动词中,有几点值得商榷之处。如“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理解”过难,可改为“了解”或“感受”;“感受汪曾祺散文的魅力”,结合教学设计中的活动来看,似乎改为“归纳汪曾祺在本文中表现出的语言特点”更为适宜;“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感受”的力量明显不足,“怀念”二字又缩小了学生的感情体验,限制了学生思维,可否改为“梳理作者借昆明的雨表达的感情”?

教师改编课文倒数第二段,使用华丽语言描述景物,请学生对比原文,品味语言,归纳特点。这个环节设计很巧妙,学生的归纳也恰到好处。需要教师点拨的是,在平实质朴之外,那些不露痕迹的历史文化的融入,如“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在此有何妙用?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师要求学生详细品味了课文叙写的雨之外的景、事、物,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还结合写杨梅的部分,详细区分了“类比”与“对比”的写法。教师不可谓不用心,学生生成不可谓不精彩。但是,在归纳这些雨之外的景、事、物是否多余,与昆明的雨有何关系时,却没有请学生寻找关联之处,直接给出结论,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教师最后引用了刘熙载的文论,“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条文论与大概念“形散神聚”有关,也与接下来进行写景的迁移运用直接有关。实现这个关联,只须在赏析雨之外的景、事、物部分加上一笔即可巧妙达成。

如:这些景、事、物真的和昆明的雨没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你能从文中找到哪些依据?

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再追问:这些景、事、物和昆明的雨的特点又有哪些关联?

有了这样的铺垫,教师设计的第3条目标,“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才可以真正彰显出来。同时,请学生写片段练习时,就可以借助有关的景、事、物来写表现某一景物的丰富内涵,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了。如,结合当下情境,如果我们写一个片段“中秋的雨”,除了写雨,你还会借助哪些景、事、物来表现“中秋的雨”的情味呢?

除了大单元和大概念的理念,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明确表现性任务的要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帮助教师明确活动要素,指向核心目标,实现大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运用。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梳理五个主要情节,可以使用“情节绳”或“故事山”,表现情节的起伏,同时使用“五指山”来复述故事,可以使语言简练、条理、连贯。

再如《昆明的雨》一文中梳理线索时,使用表格,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其它景、事、物与昆明雨的关联。

仙人掌

菌子

果子

特点

写法

朗读要点

与雨的关系

综上所述,单元备课是课时设计的先决条件和必备条件,大概念是促进学生理解的必要条件,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工具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支架。

‍‍‍‍‍‍‍‍‍‍‍‍‍《华师教育日历》

助力教师专业提升365 ‍‍‍‍‍‍‍‍‍‍‍‍‍

欢度国庆·华师落实新课标特辑(6)||卜庆振:大单元课时设计典范案例

Tips(可点击链接查看)

【热推】华师项目成果系列

《名师教学智慧——情怀·思想·风格·方法》

《名师育人智慧》

华师教育研究院 课程培训系列

·学校文化建设整体发展课程

· 校长领导力培训课程

· 中层干部成长课程

·研究型教师核心素养专业梳理课程

·班主任成长课程

·家长课程

·“华师三研”课程

·深度学习培训指导课程

· 大单元设计指导课程

·“教学评一体化”课程

· 特色教研组学科建设课程

·集体深度备课发展课程

·小组合作学习课程

· 学程设计课程

·课堂建模培训课程

·教师创新说课课程

·华师听课评课课程

·教师研学交流课程

·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程

· “言语识字”课程

·情境写作课程

·新时代家校合作课程

·“赢得中高考”课程

·专著出版课程

·高端成果研讨推介会课程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点击查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思想政治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