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兰著名画家勃鲁盖尔,曾经创作了一幅名画——《尼德兰箴言》。在画作之中,勃鲁盖尔借助画中的人物,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有趣的道理,至于这些道理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勃鲁盖尔是尼德兰著名画家,他被誉为是16世纪时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勃鲁盖尔一生创作作品无数,其中包括《通天塔》、《创世纪》、《雪中猎人》、《农民的婚礼》等等。与其他写实画家不同的是,勃鲁盖尔并不喜欢描绘上层贵族的奢华,也不喜欢勾勒各种诱人的景色,而是将笔触伸向民间,着力描写农民的生活。正是因为如此,当时人们都戏称他是“农民的勃鲁盖尔”。更有趣的是,勃鲁盖尔在描绘农民时擅长运用夸张滑稽的手法,极大地改变了观赏者对农民刻板印象。
勃鲁盖尔是一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忧国忧民之人,他对尼德兰的命运担忧,也努力地在为尼德兰人民的未来寻找光明。正是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情怀,勃鲁盖尔笔下的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只要仔细品鉴,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道理。这一点在一幅作品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就是《尼德兰箴言》。
《尼德兰箴言》是勃鲁盖尔于155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画中曾描绘了大量的当时在尼德兰地区流行的谚语,甚至其中大多数现今仍在使用。下面我们略举七例,谈谈尼德兰箴言的魅力:
箴言一:丢掉鹅蛋捡鸡蛋
“丢掉鹅蛋捡鸡蛋”描绘的是一位农妇手持鸡蛋,却不理睬身边鹅蛋的场景。从语义上可以判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因小失大”,与我国传统谚语“丢了西瓜拣芝麻”有异曲同工之妙。毫无疑问,人生总是要面对选择,但取舍之时,一定要反复权衡,尽量使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
箴言二:对着烤炉打哈欠
画面中心处有一位打着哈欠的老农民,而在他的面前,正是一个深邃且幽深的火炉。如果从作者表达的意思来看,老农民应该是想借助哈欠吹出的风点燃火炉,但这种做法似乎并不现实,颇有缘木求鱼之嫌。画中的意思很明显,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凡事不可勉强,有些事我们根本做不到,因此要懂得放弃,因为在一条注定堵死的路上倍加努力,最终的结果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箴言三:最好的肩带是从别人身上切下来的
“最好的肩带是从别人身上切下来的”,这句话似乎带有浓重的西方主义色彩,与我们的固有认知距离相当遥远。但从语义上简单分析来看,最好的东西都是从别人那里摄取而来,无疑是盲目崇拜的心理在作祟。箴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自己的缺点,我们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优点而忘记自己的优势,否则的话,自卑感将不期而至。
箴言四:抓住鳗鱼的尾巴
鳗鱼是一种特殊的水生动物,它们灵活机警且身体光滑,一旦遇到危险就会遁去,因此如图中渔人抓住鳗鱼尾巴的场景,其实是极难做到的。然而箴言却告诉我们,凡事皆有可能,难办并不代表着不能办,因此,只要能够勇于向困难发起挑战,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箴言五:不能从一个面包摸到另一个
人生在于有舍有得,舍掉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图中的孩子尽力舒展双臂,却只能摸到一侧的面包,无疑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孟子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贪欲是无止境的,只有看透事物的本质,才能明白舍得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人生也不可能尽善尽美,缺憾也是点缀人生不可或缺的元素。
箴言六:泼翻的稀饭收不回来
图中展现的是一个因打翻稀饭桶而懊恼的人,他似乎非常绝望,因为眼前的稀饭已经难以重新装回到桶中,一顿美餐顿时成为泡影。箴言与我国“覆水难收”的成语有共同之处,都比喻某些事一旦发生就不可能逆转。因为失去才懂得珍惜,因为珍惜才会懊恼,如果不想因自己的所做所为而懊恼,就要在事前三思,懂得未雨绸缪,而不是一味的亡羊补牢。
箴言七:玩转世界于拇指
画中的主角似乎是一位神明,因为他只用一根手指就可以托起地球,不过画外的意思也很明显,画中的“神明”只是能力出众者。勃鲁盖尔就是想通过画作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各方面的优势,则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不得不说,《尼德兰箴言》的确是一幅令人受益颇多的画作,它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值得人们观赏与学习。
参考资料:《解读尼德兰箴言》上海艺术出版社出版赖志光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