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括号文学”成为新的社交语言。万物皆可放括号的方式,被网友们玩出花来。
有人认为,一个小小的括号既守护了敏感的真心,也表达了自我;但也有网友表示“拒绝”,觉得说话拐弯抹角,你怎么看?
网络上各种文学层出不穷,最近流行的“括号文学”是一种把重点放在括号里的说话艺术,被网友玩出花来。
诸如:身材一般般(也就八块腹肌吧);
(此刻)睡不着,希望能有个人说说话(谁都行,聊不来的人除外)……
应用自如的网友将其作为通行的社交语言,认为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加注释的“独白式”网络文学会给人带来焦虑感。
重点在括号里,“括号文学”成热门社交语言
括号文学,网友定义为括号里的内容才是重点的一种文学。
最初是凡尔赛括号文学,即把想炫耀的内容放在正文后面的括号中。表面上装作不在乎,实际上在炫耀关键信息。
当然,括号中的内容也不仅限于是炫耀,可以是描述客观事实,也可以描述当下的心理活动,总之万物皆可以放括号里。
来看看网友的各种例句:
比如“哪有啊(害羞的捂小脸脸跺脚脚)”
“唔……早上好(微微沙哑的嗓音,两只手蜷曲成小粉拳状揉眼睛)”
“抱抱(张开双臂,紧紧扯入怀中)”
“在吗 (28℃的大晴天在图书馆被热晕过去醒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等
熟悉这种表达方式的网友秒懂含义,不明白的感觉莫名其妙。
还有诸如成绩马马虎虎(毕业于TOP5高校);英语还算可以(雅思裸考8.5);身材一般般(也就八块腹肌吧)等等。
其实括号文学把话语重点放在括号里,括号里的内容,可以是对事实的陈述,以及文学化描述,有的萌萌哒,也可以是一种自我夸耀,适合朋友之间交流情感的个性化互动方式。
网友用“括号文学”表达真实想法,缓解尴尬
采访中,玩转此种表达方式的网友告诉记者,“有时候括号一下,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写文章或者日常交流中,为了使他人更容易了解内容以及情况,往往需要对一些词语或一些事情做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比如,失眠的时候发条朋友圈,“(此刻)睡不着,希望能有个人说说话(谁都行,聊不来的人除外)。”这不属于正文的注释部分,但又很重要,多用括号来表示。
有人总结,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与人发生矛盾。而括号文学能舒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合适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彼此之间的想法,缓解尴尬。
还有人调侃说,“括号里用来解释说明的文字,竟然也是一种文学吗?”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为了塑造一个更好的形象,有时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需要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又很想把它告诉别人。
这时,括号可以让我们进行多重对话以及多种感情的表达,展现更加真实的自己。
有穿搭博主在回答如何在脸型不好脖子又短的情况下,挑选合适的项链时,就使用了括号文学:“那你最好注意一下首饰的长度(血泪教训)”,括号里的文字暗示自己也有此类外形上不完美的地方,拉近与网友的心理距离。
在不少网友心目中,括号文学真的具有注释功能。
就像在历史书中常见的情况,有时括号放在某一时代后,标明了这一时代的具体时间段,使读者对这一时代的认识更加清楚;
有时放在某一文献后,标明了这一文献出版的具体时间,避免混淆其它的作品。
在微信或QQ聊天中,部分使用者喜欢用表情包来表现自己此刻的神态,括号文学则通过文字对话语补充动作、神态描写,增强画面感,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美化人物形象,扩大人物优点。
如同说出“弦外之音”,“讨好型人格”别焦虑
喜欢“括号文学”的网友认为,如果当你遇到社交恐惧时,或许一个小小的括号,就能解决棘手的社交问题,括号文学既守护敏感的真心,也表达了自我。
但也有网友对此表示“拒绝”,觉得说话拐弯抹角,希望戒掉“括号文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教师韩宁表示,很多网络文学流行了一阵就会被新的流行取代,“括号文学”也是如此。
但如果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就要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用括号来表达真实想法,有一种不安或者悔恨。
这说明是“讨好型人格”,希望为人处世能够留有余地,但是又觉得在这件事情上面,应该直接表述,因为自身性格特点让自己没能够正确表述,所以内心会有一丝焦躁。
如何避免这样的焦躁呢?其实也很简单。
韩宁认为,“在我们带着情绪给对方发文字信息的时候,编辑好内容后,不要第一时间发出去,不妨稍微等一下,缓和一下自己的情绪。想一下自己这么表达是否符合真实本意,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更改后再发。”
—THE END—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网友评论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