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28 0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9月18日,山东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其中《我的县长父亲》一文获得征文比赛一等奖。引发舆论热议,部分舆论将其与“我的区长父亲”(出自电影《夏洛特烦恼》)这一网络热梗联系,质疑德州作协评定不公。

当晚,德州作协删除了获奖信息和链接。有舆论认为这篇作品和电影情节不同,文学作品质量和宣扬的人物形象都值得肯定,不应被对应嘲讽,也不该被删除。文章中描写的县长父亲于志明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县人,1955年成为当地第一个县长。他的129本工作日志,记录着34年间的日常工作细节。

19日,文章作者于忠东称获奖文章仅为精简版,此前她曾在父亲节写过万字长文,而写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离世多年的父亲。德州作协回应称删帖是不想引起关注,后续的相关问题,应该会有相关部门来回应。德州市文联工作人员回应称,德州作协属于民间组织,是社会团体,其表示该征文活动评选本身“肯定合规”。

20日,中共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县长父亲”于志明的工作日记计划将出版,并称“于志明确实是一个很务实、很实干的县长”。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廉洁文化征文获奖名单” 来自网络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媒体观点

南方都市报

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正好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和“瓜田李下”的印象,令舆论进一步发酵,同时也让这一事件的最好最有效回应质疑、强力回怼无厘头网络质疑的绝佳窗口期白白失去。

新京报

对于一份获奖的文学作品和一些公开发表的文章,公众当然有理由和权利质疑其获奖的合理性,但对于文学作品水平高低的评判,向来不应该以作者身份而预设立场。

人民文娱网评

太多人为了造梗而批判,为了吃瓜而批判,为了流量而批评,甚至仅仅为了批判而批判。他们胡喷一气、见风使舵,只是为了寻找某种存在感,一种自以为是的成就感。

网民评论

向上滑动阅览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22年9月18日0时至9月20日15时,全网共监测到有关“获奖征文名撞梗讽刺电影被删除”事件的舆情信息8974条,其中,来自新浪微博平台的舆情数量最多,信息总数达5861条。

▲该事件舆情传播趋势图。来源: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根据清朗舆情监测系统数据分析显示,9月18日,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其中《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引发舆论关注,随后德州作协删除了获奖信息和链接,引发舆论热议。19日,作者回应写作初衷只是为纪念父亲,德州作协称删帖是不想引起关注,舆论对德州作协删文做法表示不认可,舆论热度持续攀升,#获奖征文名撞梗讽刺电影被删除#等微博话题于登上热搜榜,当日形成本次舆情最高峰。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全网信息情感倾向分布图。来源: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清朗舆情监测系统爬取了9月18日0点至9月20日15点全网情感倾向数据。数据分析显示,全网信息量中,负面信息占比31.52%,中性信息占比41.41%,正面信息27.07%。

负面信息主要是舆论对德州作协因舆论争议就删除获奖信息做法不认可,认为一删了之反而有坐实舆论质疑之嫌,呼吁舆论不要“未看先喷”。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一篇回忆县长父亲廉洁工作、一生为民等事迹的文章,只因名为《我的县长父亲》,在获得一等奖时便引发无数猜想,遭到舆论质疑讽刺,一场由标题引发的舆论大战就此上演。

随着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热映,“我的区长父亲”这一网络热梗也开始广为流传,用来讽刺那些不学无术,却承蒙祖荫,拼爹拼家庭的“二代们”。而前段时间“贾浅浅入选中国作协新会员名单”事件更是让该梗再度活跃在舆论场中。

也许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德州作协当晚便把获奖信息删除。使一些详读了文章的读者不平,认为此举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只看标题一顿“喷”,这是当前部分舆论乱象的体现。人们对“XX二代”存在固有的偏见,往往是“未解先喷”。从文章内容来看,县长于忠东完全是一位值得好好宣传的正面人物,面对舆论质疑,德州作协可以有各种应对方案:坚定立场、大力宣传等等方式,对当地来说也是一次正面宣传的绝佳机会。

遗憾的是,面对此次舆情,德州作协应对方式可谓是失败案例的典型。既然舆论质疑作协评选名单的公正、公平性,作品的水平及作者的功底,为何不大大方方摆出事实,身正不怕影子斜,“删除”只会更加落人口舌,助长一些自以为是的“网络审判者”嚣张的气焰。

舆情“正”“负”并非绝对,在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扭转局面的机会。更别说本就是实至名归,更不惧流言蜚语了。此次事件对一些基层单位来说,何尝不是一个警示:面对网络负面舆情,不要因为质疑就后退,别被舆论牵着走。

舆情 |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引争议 实至名归就该不惧人言可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