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详细阐述能力,提高细节描写质量的策略研究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79 0

  近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常常碰到这样的状况:很多学生的想法很好,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但就是写得太短、太单薄,让我觉得他们遗漏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于是为了让他们的表达内容丰富,言之有物,又进行了作后指导,但是到了修改提高环节,他们仍然选择在老师的桌边排长队,等待我给予他们认可、帮他们修改文章或解决问题,与我当初设想的效果相差甚远,他们缺乏写作自信,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更不能举一反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将原因归结为学生的描写不生动且没有能让描写生动的办法。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说“生动的核心是具体,只有写具体才能写生动。而描写,实际上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把瞬间发生的事展开来;另一件事情是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 笔者认为,就小学生学习写作而言,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描写技能,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细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熟悉客观世界的各个局部,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因此,我决定从详细阐述着手,提高小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详细阐述指的是作者通过介绍具体细节或信息来阐述文章的话题。详细阐述的对象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类:事实、轶事、对话、心理活动、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统计数据、原因、信息以及直接引用的采访对象的话等等。这些有意义的细节能使文章更加生动,还能凸显写作者的意图。相反,如果在描写人物、渲染故事场景、描述内容或提供理由和事实时没有进行详细阐述,文章就会显得平淡无奇和令人疑惑不解。选择详细阐述作为学生的写作目标,意味着老师要帮助他们为已完成的文章框架填充“血肉”,即添加更多的细节描写,从而让读者想象出他们笔下的故事、了解他们讲解的知识。

  不过,堆砌过多的细节也不是什么好事。它会让文章华而不实,语言毫无意义。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添加细节,还能教会他们如何通过精准且谨慎地描写提升细节的质量。除此之外,学生在掌握了一些详细的阐述的策略之后能在文章中添加类型多样的细节。只有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不会显得过于单调。总之,我们不能告诉学生“要加上细节”,而要说“想想你想描述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细节能更好地帮到你?”

  你也许会有疑虑:这个目标适合我的学生吗?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智力发展有两个关键期:五六岁左右和十四岁左右。而小学阶段(七岁至十二三岁)是培养观察力,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的最佳年龄。描写,可以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为描写是对人物、事物、环境等作仔细地刻画、渲染和烘托,从而塑造出像生活本身那样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产生一种音容笑貌如在眼前的感觉。这个要求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序列。

  在有些学生的作文中,细节描写寥寥无几,这样的学生往往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多种多样的关于详细阐述的策略。还有些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才能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具有不同效果的细节,这个目标也非常适合他们。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详细阐述的策略。

  一、观察和分解

  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为例,这次习作是由低段的看图写话步入看图习作的进阶,“写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是习作要求,显然,终点不在观察,而在描写观察的内容。“要学生学会描写,不是教学生仔细观察,而是要交给他分解的方法。”于是,我们将观察的内容分解成:

  1、先描写整体再描写部分。整体有蓝天、风筝、草地和放风筝的人儿,部分便是画面的主角,几个正在放风筝的小孩。

  2、分解人物动作。对部分进行描写时,将图中人物的头、手、足、身体等部位的动作分别描写。从叙述的角度来看,描写就是把很短的时间用很长的篇幅来叙述。

  二、扩充名词

  在初稿中找找带有总结性而非描述性的某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把这个名词扩充成描述性短句。例:统编五年级上册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仰望夜空时,你能看到很多东西”,“很多东西”到底指什么?具体罗列一下,或许可以这样描写:“仰望夜空时,你能看到皎洁的圆月跳出了云雾,满天的繁星点缀着夜幕,幸运的话,你还能看到月宫里的嫦娥”,哪个版本更能让读者想象出我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始于作者的想象,终于读者的想象。

  三、不要告知,而要描述

  写作者有时会犯一个错,就是以为读者会了解自己所想的,事实上,我们所想的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所以,不要告知,用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

  1、描述感受

  在初稿中找一个表达感受的词,问问自己:“要是带着那样的情感,我看起来会是什么样的?”例:统编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我很伤心”——若换成“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心里像塞满了铅块一样沉重”会更丰富。

  2、描述场景

  调动你的感官,慢慢描述。不要告知我结果,用你的眼睛、耳朵、鼻子带我去感受。例: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一进大礼堂,我就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兴奋。灯光照亮了舞台,高音喇叭里正放着“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早到的同学跟着音乐又唱又跳,没有人在意空气中的炎热,演出还没开始,大家就激情满堂了。”

  四、描写内心戏

  解决这个问题有时会比较棘手,因为有时学生会误以为读者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因此,他在写作的时候会忽略一些信息,以为即便如此,读者还是可以凭文字描述想象出他脑海中的画面的。

  例: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心儿怦怦跳》,某个学生想写一次在游乐园坐过山车的经历,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整理出足够多的细节:“我”经历一些事情后会做出什么反应,把我心里的想法写下来;“我”经历一些事情后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这些变化写出来。“……”

  五、扩充动词

  在初稿中找一个平淡无奇的动词。读读上下文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故事的人物具体是怎样做的?”用一个描述性的动词或短语替换那个平淡无奇的动词。例: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你真好》,“他走到我的桌子旁”,这个“走”并不能展示我脑海中情境。我写这个“走”是想表达什么呢?如果我把这句话写成“他拖着步子朝我的桌子走来,像有人拽着他的脚一样”,就可以体现出他不想到我这儿来。但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他从凳子上一跃而起,连蹦带跳地跑到我的桌边来”,则明显体现出他的激动。所以,我要好好想想我要表达的意思再写,因为只用“走”是很不明确的。

  六、通过移情体会人物心理

  不论所写人物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也不论其经历与你的经历类似还是相距甚远,你都要站在他的角度去写。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如果遇到故事中的情况,我会有什么感受?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我会说些什么?”加上这些细节描写,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感受。例如:……

  七、故事人物怎样说话

  你笔下的人物,无论他是真实的还是创造的,想象他们说话是应该有的细节(包括嗓音、语调、口音、以及使用的方言等),这些对话细节都能帮你刻画出与众不同的人物。例如:“我家是个动物园”……

  八、 “万事皆三”法则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数量上代表“多”,在表达效果上能起到反复、强调、增加感染力的作用,例如:“音乐声、呐喊声、口哨声在田径场上空回荡”,“委屈、伤心、不服,全都化作泪水涌了出来”,三个内容相关的词语能帮你增添表达效果。另外,你都举了两个例子了,再举一个,文章内容就更丰富了。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是思维和言语的动力。通过上述策略恰当合理的运用,老师便能点燃儿童形象思维的火焰,使儿童“浮想联翩”,一篇生动形象的习作不就摆在您面前了吗?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详细阐述能力,提高细节描写质量的方法很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描写。当儿童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时,就能达到内容丰富,言之有物了。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邓彤.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2]珍妮弗.塞拉瓦洛.美国学生写作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6

  [3]吴立刚.作文教学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

  [4]何捷.何捷老师教材作文设计[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6

标签: 描写人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