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建区近20年来,翔安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跨岛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全力推进大开发大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GDP从建区时的22.4亿元增长到781.79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17亿元增长到93.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4.36亿元增长到777.65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建区时的25.73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700亿元,工业强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翔安的鲜明特点。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同时,我们着力加大民生补短板力度,居民可支配收入从建区时的4221元增长到40062元。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创新发展,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
(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相继引进天马、中创新航等重大产业项目,电气硝子、ABB、联芯等投产扩产,形成了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重点产业链群,其中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的产值均占据厦门市的“半壁江山”。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健康医疗、海洋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等现代高端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二)创新驱动发展更加凸显。积极融入厦门科学城、厦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砖国家创新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厦大嘉庚创新实验室、省级生物制品创新实验室等一大批创新平台落户,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全区共有“三高”企业4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9家,“专精特新”企业66家,重点实验室2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每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均位列全市第二,全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创新动能强劲。
(三)产业园区不断做大做强。大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谋划布局重大发展平台和载体,先后建成火炬(翔安)产业区、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区)、翔安工业集中区(巷北、银鹭、市头等工业片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海洋高新产业园等新一批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全区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18.7平方公里,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6家,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区”。同时,依托国贸乾翔大管家,开展园区精细化管理,园区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园区集聚功能不断增强。
二、加快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建设高品质
(一)新城建设全速推进。坚持以高于岛内的标准,以精准的规划绘制新城发展空间,按照“集约高效、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理念,科学推进重大片区建设,翔安南部新城、东部体育会展新城、航空新城、同翔高新城等一座座新城加速崛起,城市发展形成新骨架,城镇化率达70.5%,常住人口达61万人,入围全国“百强新城区”。加强新城风貌管控,塑造统合闽南风貌与现代建筑的翔安城乡特色风貌,实施主要通道沿线立面改造,打造翔安大道沿线、扬帆公园等夜景工程,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美丽新城景观。
(二)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对外交通上,积极推动同厦门本岛及周边区域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翔安隧道、翔安大道、翔安南路、翔安东路、海翔大道、滨海东大道等一批省市重点道路先后建成通车,翔安大桥、机场快速路、同翔大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基本形成“三纵六横”骨干路网。轨道3号线实现通车,4号线正抓紧建设,翔安进入“地铁时代”。对内交通上,洞庭路、翔安西路、万家春路等一批辖区主干路网先后建成,通村公路硬化率和通客车率均达100%,区域道路网逐步完善。全区建成19个公交场站,拥有59条公交线路,形成“两心三线四片”的公交线网结构。
(三)市政配套日臻完善。汇景购物广场、闽篮城市广场等商圈全面建成营业,悦华等酒店建成运营,首创奥特莱斯等高端商业综合体顺利竣工,新店、马巷传统商业街区完成升级改造,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完成翔安水厂、舫山水厂扩建及管网互联互通,供水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建成4座大中型集中式污水处理厂、1座小型污水处理站,市政污水管道总长约1000公里,污水纳管、收集和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国内最长跨海地下管廊—机场快速路综合管廊,通过全国首批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双试点”城区验收。
三、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
(一)环境顽疾整治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畜禽退养和流域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首创小微水体“星级”考评机制,全面清退机砖厂、沿海砂场、马赛克石材厂、废旧塑料回收等污染严重行业,全面完成15.3万亩海域退养,有效治理小光山矿山、朱坑垃圾填埋场、黑臭水体等“环境顽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主要流域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成功磋商厦门市首例涉刑且赔偿数额巨大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成为省市典型案例,顺利通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等“国检大考”。
(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深入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完成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153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95%,农村雨污分流工作成为全市“样板”;完成“平改坡”2515栋、裸房整治1962栋,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提升,金柄、马塘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美化环境·提升治理”行动,桐梓村由厦门市有名的“垃圾村”转变为“示范村”。
(三)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区建成道路绿地235条、街头绿地19个、区级公园10个,绿化面积达到460公顷,做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下潭尾湿地公园成为“金砖厦门会晤”碳排放中和示范基地,并入选全国海岸带生态和防灾协同增效典型案例与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先后通过国家森林城市考评、国家生态区考评验收。
四、着力开放发展,实现发展活力高动能
(一)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不断探索和改进服务企业的方式方法,建立区领导挂钩企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圆满完成全省唯一区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成功推动 283个事项实现集中审批。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不见面审批”新模式,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超96%。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清单数据和办事指南的同源管理、实时调整和动态公布。近两年营商环境考评均位列厦门市第一。
(二)优质项目加快聚集。充分挖掘对台前沿、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等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双循环”的枢纽节点和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首选门户”。认真落实“大招商、招大商、大员招商”,组建区招商集团,完善“一站式”招商机制,从“项目、平台、政策、人才、服务”五个维度增强与企业的“黏性”,不断提高招商质效。拓展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依托重大产业平台,瞄准产业链短板缺环和配套项目,加力引进一大批优质企业。组建区级产业引导基金,与福建大数据集团和华兴、中船、春华等基金开展深度合作,参投8支产业基金,撬动120亿元社会资金。目前,全区有百亿级以上企业7家,十亿级以上企业80家,税收达500万以上企业365家。
(三)改革创新亮点纷呈。聚焦发展瓶颈和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创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翔安经验”,“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模式入围第六届“法治政府奖”,“数助决策”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批示肯定并摘报中共中央办公厅,矛盾纠纷“三合一”诉前导分机制入选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率先全省实践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升园区环境管理水平。区图书馆6个工作案例获全国创新奖,并入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国家级试点单位。
五、深化共享发展,实现民生福祉高水平
(一)公共服务扩容提质。主动对接“名校跨岛”“名师出岛”战略,先后引入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厦门实验小学等市属名校在翔办学,与北京十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全省首个区属普惠性教育集团,有效破解学校机构设置和师资编制与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难题,普惠性幼儿园达98.9%。市第五医院在三级公立医院“国检”中排名全市第四、岛外第一,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建成运营,“健康翔安”医疗大数据平台和“云卫监”综合监管大数据平台加快建设,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翔安拍胸舞、闽台宋江阵、翔安农民画被列入省“非遗”名录,吕塘戏校、南音等闽南传统特色文化民间团体多次前往台湾、东南亚等地交流巡演,民俗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出台转产就业创业系列政策,促进农渔民转产增收,帮助被征地退养农渔民转移就业超2.5万人。首创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国企担保+财政贴息”新型参保扶持模式,实现农民群众“零负担”参保。设立全市首家老年康养医学中心和首个福利性托育园,“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拓展黄厝、欧厝“文化振兴”模式、马塘、大宅“产业振兴”模式,马塘村入选新中国70周年“富强之路”十大典型村庄。大力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带动全区106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其中13个村居超100万元,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48%,高于GDP增速。推动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援疆援藏等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对口帮扶的甘肃永靖、漳州云霄提前一年脱贫摘帽。
(三)社会治理效能升级。稳妥完成全区党政机构改革和新店、马巷行政区划析置工作,区域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针对“城中村”治理难题,按照“五个再造”思路,全面启动首批9个村庄试点治理工作。坚持文明创建和社会治理相结合,2021年省级文明城区考评全省第五,创历史最好成绩。深化平安建设,有效处置突出信访问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任务较重区”转变为“经验亮点区”,获评省级“平安区”,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内厝莲塘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六、从严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推行农村基层组织“1152”工作机制,村居书记主任实现100%“一肩挑”,有力提升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招聘130名大学生村居党建组织员,为村居注入年纪轻、学历高、活力强的新鲜血液。率先全省完成村(社区)各类专兼职人员规范整合,专兼职岗位由38个调整为12个。积极打造各领域基层党建典型,23个党群阵地被列为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实训基地。创新推行“项目指挥部+联合党组织”党建模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持续开展“百联千户”结对共建、党员“三项活动”等,在乡村振兴、征地拆迁、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双一线”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注重在疫情防控、项目征拆、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促进干部历练成长。近年来,结合有序推进职务职级并行,每年提拔晋升一线处科级干部占提拔总量的65%以上,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全链条梯次培养”机制,分层分级建立由140名干部组成的年轻干部库,实施“四注重、四提升”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
(三)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修订完善主体责任清单,实现新一届党委巡察全覆盖。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提效奋进年”“作风建设年”活动,推动工作“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常态化开展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专项巡察,有力推动重大片区、重点项目建设提速。
标签: 动漫人物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