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就有全国翻译考试了?带你了解科举中的翻译考试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25 0

翻译科举的创始及其渊源

雍正元年 ( 1723) 正月十六日,世宗传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命会同礼部酌议考取八旗满洲翻译生员、举人、进士之例。

若从制度史的脉络来看,翻译科举可以找到若干渊源。

近者为清初的八旗科举与铨选翻译考试,远而言之,可以追溯到金、元等王朝的政治传统。

以翻译科作为一种科试的专名,无疑当始于雍正元年; 而以翻译为考试内容的八旗科举则在顺治年间即已设立。

顺治八年 ( 1651) 六月,首开八旗科举,满洲、蒙古、汉军皆可应试,满洲蒙古生员归礼部与内院考取; 汉军生员归顺天学政考试。乡试则满洲、蒙古 “识汉字者翻汉字文一篇,不识汉字者作清字文一篇”,汉军试艺与民籍例同; 部院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等亦许应试。会试则满洲、蒙古 “识汉字者翻汉字文一篇、作文章一篇,不识汉字者作清字文二篇”,汉军亦与民籍例同。

此后八旗科举时开时停。

除八旗科举外,翻译科举的另一制度渊源是铨选翻译考试。由于清朝的多元民族特性以及因之而来的多语种复合政治的特色,在内外各衙门往往设有专官职司行政文书的翻译、撰拟,除最为普遍的笔帖式之外,内阁侍读、中书、各部院主事等职官中亦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有此职责; 而汉籍的翻译、满蒙文字史籍的撰述,需大量长于翻译的现职官或监贡等参与其事。上述职、差之铨选、派充,皆须经考试翻译,惟其翻译优良,方有资格授官或派差。

现职官有时亦需要不定期考试翻译,作为陟黜的标准。此类考试在清朝政书中并无一个特定分类或名称,本文暂称之铨选翻译考试。其并不具备科举考试的性质,取中者仅获得任官或升转的资 格,并无科名。

清朝就有全国翻译考试了?带你了解科举中的翻译考试

翻译科举的制度化历程

(一) 翻译乡、会试的常规化

雍正元年四月王大臣等奏定于三年二月举行翻译会试,三月举行殿试。但由于应试人数较少,首场会试迟至乾隆四年方得举行,而翻译殿试则始终未能落实。

乾隆十九年 ( 1754) 三月初七日,军机大臣等遵旨议奏,停止翻译乡会试,并停翻译进士升转翰、詹官员。

乾隆四十一年 ( 1776) 十二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翻译乡会试停止以来,已二十余年。今日满洲学习清文、善翻译者益少,著加恩以乾隆戊戌年八月考试翻译举人,己亥年三月考试翻译进士。” 四十三年如期举行翻译乡试,四十四年举行会试。

至此,翻译乡会试基本已实现常规化,但首要的限制因素是人数不足。

(二) 宗室翻译与驻防翻译的开设

在乡会试常态化之后,仁宗、宣宗先后开设宗室翻译与驻防八旗翻译。此中原因,除涉及八旗生计问题外,或亦有增广应试人数的考量。

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宣宗谕将驻防文试一律改为翻译考试。次月,军机大臣等议覆驻防考试翻译章程。此外,驻防翻译考试的设置应亦有增广应试人数的考量,因至道光时翻译会试应考者日减,而八旗驻防士子人数颇多,在维持满洲旧俗的同时,亦避免翻译会试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 三) 翻译科举的 “文场化”

翻译科举经历了一个向文场考试靠拢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制度设计都以文场为蓝本而逐步完善。翻译乡会试常态化与宗室、驻防翻译考试的设立都是此“文场化” 趋势的表现。

事实上,翻译科发展历程中向文场靠拢最为明显的表现是翻译会试两度与文场会试合场。

“文场化” 始于翻译科举初设之时,经历世宗、高宗、仁宗三帝的努力,至道光朝已形成了与文场科举相埒的翻译科举体系,道光朝纂修本 《钦定科场条例》内所著录的翻译童、乡、会试的 《现行条例》即是文场化的最终成果。一方面,“文场化” 是翻译科举制度化的历程; 另一方面,翻译科举的性质在此过程中亦得到改变。

翻译科举自雍正时即归属礼部,乾隆朝 《会典》列翻译科于八旗教养卷下,无非是突出其作为八旗内部考选方式的一面, 亦即说,其事虽归礼部,但性质上与国家考试体系并不一致。“文场化” 不仅是使翻译科举制度得到完善,更是令其进入到国家考试体系的结构之中,嘉庆朝 《会典》的归类方式即是对此转换的承认,易言之,翻译科举已渐渐褪去其初设时的八旗属性,而成为国家政治运作的一个环节。

清朝就有全国翻译考试了?带你了解科举中的翻译考试

翻译科举的创始及其渊源

雍正元年 ( 1723) 正月十六日,世宗传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命会同礼部酌议考取八旗满洲翻译生员、举人、进士之例。

若从制度史的脉络来看,翻译科举可以找到若干渊源。

近者为清初的八旗科举与铨选翻译考试,远而言之,可以追溯到金、元等王朝的政治传统。

以翻译科作为一种科试的专名,无疑当始于雍正元年; 而以翻译为考试内容的八旗科举则在顺治年间即已设立。

顺治八年 ( 1651) 六月,首开八旗科举,满洲、蒙古、汉军皆可应试,满洲蒙古生员归礼部与内院考取; 汉军生员归顺天学政考试。乡试则满洲、蒙古 “识汉字者翻汉字文一篇,不识汉字者作清字文一篇”,汉军试艺与民籍例同; 部院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等亦许应试。会试则满洲、蒙古 “识汉字者翻汉字文一篇、作文章一篇,不识汉字者作清字文二篇”,汉军亦与民籍例同。

此后八旗科举时开时停。

除八旗科举外,翻译科举的另一制度渊源是铨选翻译考试。由于清朝的多元民族特性以及因之而来的多语种复合政治的特色,在内外各衙门往往设有专官职司行政文书的翻译、撰拟,除最为普遍的笔帖式之外,内阁侍读、中书、各部院主事等职官中亦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有此职责; 而汉籍的翻译、满蒙文字史籍的撰述,需大量长于翻译的现职官或监贡等参与其事。上述职、差之铨选、派充,皆须经考试翻译,惟其翻译优良,方有资格授官或派差。

现职官有时亦需要不定期考试翻译,作为陟黜的标准。此类考试在清朝政书中并无一个特定分类或名称,本文暂称之铨选翻译考试。其并不具备科举考试的性质,取中者仅获得任官或升转的资格,并无科名。

来源:明清史研究

标签: 三国演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