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关注我很久的粉丝朋友给我私信说:
不知道我的孩子怎么了。去年因为工作调动,我把正在
上二年级的孩子送进了
寄宿学校。
可最近我发现,孩子的
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十分喜欢粘着我撒娇,跟我有说不完的话。
现在放假在家,孩子
更多的时候是沉默,甚至只会淡淡地说一句“谢谢”。我感觉孩子
就像变了个人,十分陌生。我该怎么办?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从小学开始就送去寄宿学校,认为“既解放家长,又可以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家长“拒绝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对孩子身心成长来看,是弊大于利的。
小学生寄宿影响内心安全感
曾经有一篇关于“小小寄宿生”的报道,其中一位6岁的单亲女孩小洁,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很乖,听老师的话。”
“我没有哭过,因为爷爷说,哭就不喜欢我了。”
尽管文字很简单,我们依旧能看出孩子的懂事,以及内心的不安全感。
她没有哭过,不是因为她在学校中感受到安心和快乐,而是因为“哭的话爷爷就不喜欢她了。”
还有很多孩子在排队给家里打电话时,会痛哭着大声说“妈妈,快来接我回家!”
(图文无关,源自网络,侵删)
送孩子寄宿,表面上看一举多得,但本质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无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头上的行为。
6岁的孩子需要自主能力吗?当然需要。
但与严格的、命令式的集体生活相比,孩子的心理发展更需要温馨的、引导式的亲子互动。
小学寄宿制相当于“半个孤儿院”
脑神经科学已证实:如果孩子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罗马尼亚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为了走出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罗马尼亚规定每个育龄女人至少要生4个孩子。
如果无力抚养,那就送到
教养院,由工作人员
集体抚养。当时人口数字是上来了,但20年后,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却几乎都
智力低下、不会与人沟通交流。
后来有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他们的
大脑发育都不正常。
出现这样的结果,并
不是工作人员故意使坏,没有好好对待他们。而是这些孩子
早期情感发育不良,出现了“孤儿院现象”。
当然上述情况比较极端,但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的孩子,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可能会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小学阶段是孩子建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7-10岁孩子,有非常强的正义感,他们明白规则的必要性,并希望参与制定规则,这是引导孩子建立价值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
这个阶段孩子也会开始真正内化和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会自动遵守有意义的行为准则和摒弃不认可的行为。
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家庭的重点引导,而是任由孩子在不确定的集体环境中生活。
孩子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成为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的受害者。通俗地说,就是很容易被别人唆使,被“带坏”。
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去寄宿
其实要我说,最好在大学之前都不要让孩子寄宿,但如果现实条件确实需要孩子寄宿,那一定要考虑下面这几点。
孩子的自理能力够不够好?
自理能力不单单指孩子穿衣吃饭的能力,还要有对事情的整体把握和计划的能力。
在集体生活下,孩子每天的时间都是被动安排好的,到了时间就有专门的人提醒他去做什么事。这对孩子自我主动性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在让孩子去寄宿之前,你最好已经让孩子懂得了“我的时间我自己掌控”这件事,这样孩子也能更好地应对寄宿生下严格的时间规划。
孩子指令服从能力是否完善?
集体生活下,老师必定会为了整体的秩序而做出一些指示和要求,这就要求孩子必须能做到“听懂指令并服从”。
而很多孩子由于前庭功能不完善,导致环境中过多的无关信息传入大脑,于是孩子就必须对每个信息做出反应。
在外就会表现出“左顾右盼、小动作多”等,如果老师不了解相关原因,很容易误会孩子是“故意破坏秩序”,给孩子贴上“调皮捣蛋”的标签,影响孩子自信和人际交往。
孩子有没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像上文提到的“小洁”,内心就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会做出符合大人要求的行为,来获得家长或老师的喜欢。
如果长期下去,孩子很容易变得胆小多疑、敏感脆弱,甚至发展为“讨好型人格”。
所以想要孩子能良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平等地与他人相处,家长首先就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家庭。
所以小学阶段,除非不得已,还是不寄宿为好。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
毕竟,家长真正能够与孩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多,不到万不得已,再苦也还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吧。
标签: 动漫人物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