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汉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它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之所以称自己为汉族,那都是因为汉朝打出了名声。不仅如此,汉朝给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赶跑了在当时割据一方的匈奴,维护了民族自身的安全,也因此名震四方。
但是后来汉朝和匈奴的决战的过程中,汉军却败得一塌糊涂,甚至全军覆没。可是历史却并没有扭转起来,匈奴没有趁机发扬光大,反倒逐渐走上了末路,甚至活不下去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听慢慢讲解。
软弱和亲,强盛打仗
那了解故事前先讲讲汉朝对于匈奴的政策和态度。用4个字概括就是忍辱负重。匈奴是一个非常强大凶狠的民族,他们从小就生长在草原之上,为此十分彪悍。但是草原上的生活一定是颠沛流离的,于是非常觊觎中原上肥沃的土地。
在匈奴人眼里,汉族就是待宰的羔羊,每当养肥了的时候就要“宰一宰”,“流流血”,从中抢夺丰厚的物资,用来延续匈奴的生存。而我们汉族却感到头疼,想想看,在家的北边有彪形大汉时刻觊觎着家里的几亩良田,那小日子必将寝食难安。
可是没办法,此时的汉朝根本没有能力反击。于是汉朝采用的是忍辱负重的和谈和亲的方式,来祈求对方给自己一条活路。汉朝的皇帝只好忍痛割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这是一个帝国的耻辱,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维系竟需要女人来维持,这也是汉朝示弱的体现。
但即便如此,这并不代表着汉朝就是个窝囊废。梁子已经结下,一切蓄势待发。而后汉朝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国力大幅提升给反攻了基础。等到国家有钱了,便有能力去进行打仗,于是汉武帝要求卫青,霍去病率领大军前去讨伐匈奴。起初他们确实战无不胜,打的匈奴落花流水,从此大汉的威名远扬。
但是有盛就有衰。汉朝赢了几次胜仗后可依然不可避免走向衰落。在最后的汉匈决战中,汉军竟然全军覆没!
当时,将军李广利在作战的过程中,家人们被敌人抓走了,此时他虽然选择了继续战斗,可是依然落入了敌人的陷阱,最后只好选择投降。从此汉朝的气势就衰落下来,接连失利。对手已经出差错了,正常情况下匈奴应该趁虚而上,可是匈奴依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这难道是天意吗?究竟是为何呢?
天气原因导致匈奴衰落
巧了,还真就是天意。要知道人也是靠天吃饭的动物,一点天气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当时的经济水平和民族未来生存的方向。此时寒冷席卷了整个蒙古地区,当地的植物生长受到了打击,那么紧随而来的便是畜牧行业的衰落。牛羊都吃不上饭了纷纷饿死。人也就吃不上肉了,饿殍遍野。这样寒冷的天气,如同化学的催化剂,加速了匈奴的灭亡。
原本情况,匈奴占领着较为温暖的漠南地区。可是在数次的征战中,他们失去了这片土地,于是核心成员不得不向北迁徙,而北边却冷的让人无法忍受。这样,天时地利都不站在匈奴这边,他加速灭亡也是有所原因的。
更何况游牧民族靠天吃饭,生产模式过于单一。农耕民族虽然也是靠天吃饭,但是完全可以将生产出来的粮食储存下来,制作成商品二次销售。而游牧民族则不一样,驯养牛羊都是些生物。温度的降低,疫情的来临,往往会导致灭顶之灾。所以说,匈奴的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差的,为了生存下去他必须去抢。这也导致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战乱不断。
战争纷扰破坏生产
除了气温下降外,第2个原因是战争的纷扰。众所周知,匈奴民族英勇好战,但并不代表他能忍受长时期的战争。而在汉武帝去世后,汉匈之间爆发了无数次战争。虽然都汉军输得一塌糊涂,但汉朝摆出把匈奴拖下水的气势,越挫越勇,给匈奴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虽然匈奴看似胜券在握,可是依然被烦扰的十分难受,不得不进行转移。可即便如此,汉军依然选择了战斗,哪怕匈奴躲的距离非常远,汉朝也愿意消耗国力来拉长作战距离。这样积极的军事进攻,让匈奴人无法过上安定的日子。矛盾无法调和,过多的战争导致他们无法进行社会生产。
战争破坏了匈奴人的生产链条,牲畜在春季正值发情时期,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受孕,那么会影响整个畜牧行业的生产量。更何况牛羊们吃草,是吃一片迁徙一片。而战争的纷扰导致他们的草场不堪重负,牲畜们根本无法安心生存。
直到最后,匈奴人的生产模式彻底的被打乱,没有后备力量的足够支撑,即使再拥有善战也就将是穷途末路。更何况,匈奴人为了打赢战争,选择让一大批平民参战,也导致了人口的减少,劳动力断崖式下跌,最后从内部崩溃。
而且汉朝对于匈奴的部落来说,采取的是分离的策略,在汉宣帝时期,让匈奴部落其心各异,瓦解力量,之后成了一片散沙,最后不得不沦为了汉朝的附属。天道轮回转,匈奴们为了生存开始向汉朝进献美女,选择和亲。
再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匈奴这样强悍的民族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汉族和匈奴之间的争斗是一次民族之间的融合,更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较量,但是结果是非常惨烈的。从现在人的角度来说,我们生活在和平的世界已经相当不易,56个民族紧紧的团结在一起,而不是为了生存你争我斗。这样的社会我们要倍加珍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动漫人物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