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立秋至。
暑气尚在,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如约而至。
不过立秋也并不代表酷热的天气就此结束,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天还有一段时间还在立秋与处暑之间。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也并非立秋节气,此时我国大多数地区还在暑热阶段,北方真正有凉意还得咬到白露节气之后,而南方秋季可能得在寒露之后。
立秋将至,咱们又该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规则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立秋开始便是人体开始进补,应该进行饮食调整,摄入养分,以补充之前身体营养的消耗。
立秋节气养生是为之后的中秋、晚秋以及冬季的健康打下基础,同时又不能盲目进补,不然容易出现中医常说的“虚不受补”。
第一,注意防暑
正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
立秋过后,大多数地区还在暑热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还在汗流浃背地与酷暑鏖战,面对秋老虎肆虐,因此还需要做好一定防暑降温工作。
比如尽量避免炎热高温时段出门,及时补充水分以及盐分,若出门必要时做好防晒防热工作。
第二,作息规律、适度运动
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至少要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
若夜间睡眠不足,可通过午休方式补充,但注意睡眠时间不宜过多,以免出现精神倦怠等反作用。
睡觉时还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寒气侵袭出现身体不适。
立秋节气后人体内阴阳之气偏内敛,运动时要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锻炼的程度以身体出现发热,稍有汗出即可,锻炼后不应感到疲惫感,保持舒适轻松的状态为准。
第三,正确保养皮肤
立秋后皮肤容易变得干燥,多注意皮肤水分的补充,保持皮肤水润度。
洗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做到“四不宜”,即次数不宜过多,水温不宜太热,搓澡不宜过度,不宜使用强碱性的沐浴露,不然会加重皮肤的干燥程度,严重者还会出现皮痒和皲裂的症状。
洗完澡之后应该及时涂抹润肤油或者润肤乳,这样可使皮肤保持湿润度,防止皮肤发生脱屑和干燥。
第四,做好饮食调养
《饮膳正要》中言明:“秋气燥, 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立秋虽说尚未有凉意,但空气湿度会逐渐减少,尤其是北方地区。应该多养肺,秋燥易伤阴,尤以肺为主,容易出现口干、干咳少痰等症状。
平时可选择多食一些养肺阴、生津的食物,如生地熬粥喝、百合莲子熬粥、雪梨银耳汤等,秋季多喝此类食物可滋润肺脾,减少肺燥。
养肺阴的同时还要注意顾护脾胃,可多食用蜂蜜、芝麻、枇杷等食物,同样可起到润肺化痰、健脾之效。
饮食忌口方面,则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样可促进五脏六腑功能的改善,增强免疫力。此外,人体也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每天至少保证2500毫升左右的水分。
风从远方吹过,带来丰收的气息
虽说立秋的到来,并不代表秋季已经到来,但也暗示着夏天也即将进入尾声。
人们常常也会有这样感触,春暖之后没多久,炎热的天气就尾随而至,但经历长夏之后,秋凉却是缓缓地降临。
可谓是轰然入夏,悠然入秋。
而立秋便是一个分界点,若说立秋之前的美,在于轰轰烈烈、繁华盛景;那么立秋后的美,则胜在山空水静、清远悠长。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告别夏天,迎来秋天,四季轮回,终有重逢。
标签: 三国演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