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近些年被多数人熟悉,其价格也比其他工艺的高出许多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难以烧成理想发色。
釉里红是指用还原铜呈色,并且在釉下绘画花纹,在高温下烧成的瓷器。由于铜对窑室的温度要求十分严格,且要在还原气氛下才能呈现红色。
釉里红的历史与创新
据《宋史》记载,我国在宋代已有“紫花坐墩(即釉里红)的生产,但未见有宋代釉里红产品出土或传世,就连元代的釉里红也十分罕见。
此后明代也曾短时期内烧制出青花釉里红,但流传下来的实物也很少;釉里红的整个制作工艺直到明永乐、宣德时期才开始得到改善,但后来可能由于釉上红彩的使用,到明中期和后期釉里红在明代的制作都处于衰落境地,直到清代康熙釉里红才得到恢复和发展。
釉里红瓷价格高飙的原因:
一:是因其烧制工艺复杂,用料考究,成功之品非常罕见,流传下来的数目极少;加之元代及清代,烧制此类瓷器的时间都很短暂,也造成此类瓷品存世稀少;
二:无论釉里红瓷还是青花釉里红瓷,每件成功之作,都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具有其他瓷品难以企及的美艳色彩,成为后世收藏者追逐的对象。
这些,都是造成青花釉里红瓷至今在国际拍卖市场上身价显赫的原因。
釉里红瓷器的拍卖巅峰
2017年12月12日,远在比利时的一个小拍卖行的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元青花残器(从未露面过),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空牡丹纹盖罐”,这件虽然被“砍头”,又没盖,又是碎拼,但依旧拍出23,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80万!
比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瓷器有大约35万件,而其中釉里红只有100多件,还主要以清三代时期的制品为主。
足以可见,釉里红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非常稀少和珍贵的!
工艺的难点
釉里红是我国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
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称为“青花釉里红”。
其特点既有青花“幽靓雅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
青花釉里红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花釉里红艺术瓷是素雅与艳丽的和谐统一。它犹如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它的色调比重具有广泛的可变性,或浓汝淡抹,或写实写意,都意境深远,巧夺天工。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
工艺的难点
“青花釉里红”是指在瓷胎上以青花和釉里红两种彩料分别绘画纹饰的不同部分,再罩上透明釉后入窑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这一品种的工艺基础是建立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工艺特点之上的;瓷器中的釉里红,是釉下的珍贵颜色。
“青花”是指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20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青花釉下彩的工艺优点在于钴料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呈色稳定。
釉里红瓷器为何这么少?
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傅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
这种颜色亮堂润泽,看上去就像宝石镶嵌在瓷器里一样。釉里红的出现结束了靠刻花来装饰瓷器的历史,它与青花釉料相互衬托、相互媲美,难怪当时人们称赞说:“青花瓷能入瓷骨,釉里红更入釉骨。”
标签: 动漫人物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