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某些希望不能变成硬性要求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48 0

今年的高考、中考结束已经一月有余,录取工作也接近尾声,几多得意、几多失意!特别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千万家长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今年三月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中披露了这样几个数据:91.2%的受访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希望硕士、博士的比例分别为25.0%、22.5%。50%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家长期望太高是学习压力的最大来源。

看看吧!一方面90%以上的受访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至少取得本科学历,另一方面50%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他们学习压力的最大来源是家长期望太高。这样的针尖对麦芒,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父母教育孩子,某些希望不能变成硬性要求

望子成龙只能是希望

对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成语“望子成龙”只有区区一二百年历史。在清朝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之间,笔名文康的小说家写了一本《儿女英雄传》,其中第三十六回有这么一句话:“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再后来,以龙为图腾的国人便把“望子成名”演变成了“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业、事业上能够有所成就。人们常常把望子成龙称为是人之常情,这句话既对也不对。我说这句话对,理由是在我们身边望子成龙的父母比比皆是。那么,我为什么又说这句话不对呢?人之常情的“人”包括地球上所有的人吗?如果包括,父母都望子成龙这句话可能就以偏概全了。东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真有天壤之别,望子成龙也许就算一个。在欧美发达国家主流文化中,多数父母认为孩子的未来孩子自己才有权决定,父母很少希望孩子将来一定要成为什么什么。

父母教育孩子,某些希望不能变成硬性要求

三十多年前,我在北京第一次深度交往的西方人是一对澳大利亚夫妇,中文名字叫博赐能。1988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是一个女儿。当我去中关园探望他们的时候,我用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张口就是他们女儿什么地方长得像妈妈、什么地方长得像爸爸。博赐能先生立马叫停我,他说孩子长得就像她自己。这给我的人生上了深刻的一课。我理解其中要旨,为人父亲后从不期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孩子将来的路留给他们自己去选择,我才不操那份闲心呢!

父母作为孩子的抚养人、监护人,自然有权利和义务教育孩子,对孩子提出种种希望、要求,理所当然。但是,某些希望只能是希望,比如望子成龙就只能停留在希望上。倘若一些父母把望子成龙当了真,父母跟孩子的冲突就可能由此产生。

父母教育孩子,某些希望不能变成硬性要求

千万别把某些希望变成硬性要求

父母希望子女好,将来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希望”在今天看来实属天经地义。难怪一位家长看到《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把“91.2%的受访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评价为“家长教育期望值较高”,十分不以为然。他认为“100%的家长希望孩子取得本科文凭也不过分”!

如果家长对孩子未来受教育程度的希望只是停留在希望以内,200%、300%都不过分。如果家长把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希望变成了对孩子的实际要求,甚至是“严格要求”,这件事情就变味了,就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嫌疑了,因为任何孩子都没有义务一定帮父母实现某个愿望。

那位考上了北大却自杀身亡的18岁女孩留给父母的遗书应该让我们警醒:我帮你们完成梦想了,我已经替你们考上北大了,求求你们不要来烦我了,也不要把我的尸体送回那里,因为我讨厌那里。

父母教育孩子,某些希望不能变成硬性要求

希望与要求并不一样

只要我们理智地思考,其实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某些希望不能变成要求。孩子将来能读什么样的大学,取得什么样的文凭,这件事情并不由家长、孩子自己单方面说了算。第一,父母、孩子的升学需求,要看社会能否满足。比如现在全国平均50%的初中生读不了普通高中,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仅有40%左右可以被一本院校录取。这说明90%以上家长希望孩子取得本科学历在现阶段还没有可能兑现。第二,中考、高考是考试,也是博弈,哪些学生胜出,哪些学生落败,除了自己的实力,还要看别人的实力,家长们不要忘记了“既生亮,何生瑜”的典故。

希望与要求这两个中文词语,有部分重叠的词义,但在根本上并不一样。希望的意思是一个人心里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要求的意思是一个人对自己或别人提出具体事项或愿望,希望能够实现。希望更多偏向于心里想,不一定要现实,而要求更多偏向于付诸行动、实现愿望。

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但是不能要求孩子通过努力学习一定要达成某个具体目标。因为前者是孩子可以做到的,而后者不完全在孩子的掌控之中,即使孩子努力学习了,某个具体目标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在体育竞赛领域,这样的现象尤其常见。

父母教育孩子,某些希望不能变成硬性要求

有些愿望可以悄悄藏在心底

我们东方人其实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民族,喜欢把一些美好的愿望悄悄地藏在心底。但是,为什么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终生期待就那么喜欢成天挂在嘴边呢?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考上某某著名大学。

回想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我的父母对我也是有期望的,但是他们很少明确说出来,偶尔说一说,表达得也较为含蓄。无论是童年时代,还是少年时代,不时有亲朋好友问我父母,你家戴钢长大了做什么?我父亲怎么回答的我没有印象了,我母亲的口头禅至今记忆犹新。她说:“成龙就上天,成蛇就钻草。”我正好出生在龙与蛇交替的日子,一直觉得母亲的回答既很形象又很智慧。父母对我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但我自己心中有努力的方向。

今天年轻一代的父母们,对于孩子未来的远大目标,实在不必过于焦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是不会被尿憋死的。

父母教育孩子,某些希望不能变成硬性要求

守住底线比攀登高峰更重要

最后,我还是要老调重弹,父母教育孩子,守住底线比攀登高峰更重要。为人父母的基本义务一是把孩子抚养成人,二是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至于孩子将来做什么事业,能有多大成就,并不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客观上也是父母不能掌控的。这个道理,说出来多数人都懂,而且也认同,就是做起来常常会糊涂。

父母教育孩子都有哪些底线呢?这里抄录一份《家规八条》供参考:

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坚持: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礼貌:见到人主动打招呼。

诚实:任何时候不能撒谎。

节俭:不要浪费任何粮食。

助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分享:好的东西相互分享。

认错:做错事情主动道歉。

标签: 动漫人物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