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梅:让山特产“下山”走进寻常百姓家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36 0

曾经的伊春漫山遍野生长着各种野菜野果,人们靠山吃山富足安逸。随着山特产品越来越少,出现大面积退化消亡的危险。通过改培,让山特产“下山”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了山里人的心愿。

第十三届省劳模、伊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春梅,历时7年攻克蓝莓、蓝靛果寒地栽培关键技术,致力于蕨类野菜规模化孢子育苗、寒葱种子繁育,用科技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乡亲们的“贴心人”。

杨春梅:让山特产“下山”走进寻常百姓家

试验研发

小桨果累计增收2亿多元

蓝莓、蓝靛果,口感独特、营养丰富,经济效益佳,如今在伊春各地被广泛种植。但是十年前,在小兴安岭的寒地种植还是个难题。

2011年,杨春梅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7年的试验和研发。

从地块选择规划、土壤改良、整地施肥、品种排列栽植,到灌溉浇水、中耕除草……她都亲力亲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先后引进驯化的北陆、美登等21个蓝莓品种,蓓蕾、蓝精灵等14个蓝靛果品种,在伊春林区不同生态区域进行适应性栽培。

期间,既要布置实施不同肥料、不同树龄的施肥量和方法,进行整形修剪方法及蓝莓越冬防寒方式等单因素试验,又要观察记载不同年份间物候、区域适应性表现、生长发育性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经过上千次反复试验,终于攻克蓝莓、蓝靛果寒地栽培关键技术,探索出优质高产种植的成功之路。团队完成搜集、保存蓝莓品种51份,筛选出适栽品种13个、登记品种2个,集成创新蓝莓优质化、轻简化、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在全省示范推广6.26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03亿元;蓝靛果优良品种与配套技术示范推广6500亩,实现亩产535.4公斤,累计增收1005万元。

杨春梅:让山特产“下山”走进寻常百姓家

示范推广

实现生态效益可持续释放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如何实现生态效益的可持续释放,更好地造福百姓?杨春梅带领团队投入到寒葱种子繁育和蕨类野菜规模化孢子育苗技术的研究之中。

寒葱是林区小有名气的山野菜,市场需求量大,因而导致野生资源被掠夺性采收,资源量逐年下滑。应用种子繁育种苗、人工种植,是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8年通过立项,杨春梅首次开展寒葱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为了破解种子发芽、出苗难题,她做了不计其数的试验和验证。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 2020年终于摸索并明确了寒葱最佳播期,实现当年秋季播种、翌年春季出苗,且种子发芽率达92%,建立了寒葱种子露地育苗技术体系。这项创新性成果使得寒葱人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产业发展和野生资源保护。

蕨类野菜规模化孢子育苗技术则是一个微观的、崭新的课题。搜集育苗基质,取得第一手资料,并精心组织,优化施工,按期完成苗床制作任务。规模化孢子育苗经验短缺,杨春梅就查阅文献资料,到有经验的单位参观学习,成功破解了规模化育苗过程中的播孢方法、播孢量、播孢基质等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蕨类野菜孢子直接育苗方式和林下高密度栽培方式的创新,结束了山野菜无规模化育苗和林下栽培的历史。

杨春梅:让山特产“下山”走进寻常百姓家

科技培训

用科技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实现社会价值。为农民服务,帮助农民创造更多财富,是杨春梅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找出制约嘉荫县乌云镇马铃薯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她一头扎进村里,建立马铃薯示范田,引进10个新品种,平均亩产突破2800公斤大关,较常规品种增产12%,产值达3300元。此举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她还带领团队奔赴伊春各地,将经济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挨个乡村镇、挨个林场所进行示范推广,不厌其烦地为农民讲解,助推科研成果尽快转化。目前,已累计为农民及务农职工增收2.17亿元。

2020年春耕,因疫情影响无法下乡培训,杨春梅便精心设计网络教学,创办线上“伊春农技课堂”,利用快手直播授课培训,为农户解答蓝靛果的栽培条件、寒葱的市场前景、棚室蔬菜生产连阴雨天气应对等技术难题。

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无悔付出,杨春梅为当地农民和务农职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近5年来,她主持参与省市重点科技项目13项,获得省科技三等奖1项,市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编制地方标准2项,出版编著2部,技术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记者 王彦

标签: 动漫人物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