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一开始,不写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却先写了两位高官,一是洪信,二是高俅。
洪信不大出名,不过是为在龙虎山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出场,之后便消失了,远不如和一百零八好汉同时代的高俅有名气,起的作用大,所以先来说说高俅,之后再来议议洪信。
高俅作为《水浒传》第一大反派,被人深恶痛绝,可作者偏偏郑而重之地在开篇给他立传,详尽地说此人的个性以及生平的劣迹。
作者是这样介绍高俅的,说他“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肯定他是有些才能的,但似乎不是正才,更不是政治才能,又说他“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充分说明他没有德行。
蠢人作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才能的的人去作恶,那坏事就不会小了。高俅出场第一件事是帮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把人往沟里带,结果被王员外告到官府去,府尹判他四十脊杖,迭配出界。
这件事在《水浒传》很小,几乎没有人人注意,但古人往往以小喻大,它的寓意很明显,高俅在发迹后,也是把皇帝往沟里带的。事实在书中,后来若隐若现地反复提到过。
高俅被判刑后,满东京城人不许他容身,刑满释放后,回东京城投奔人,董将士和小苏学士都嫌他品德太坏,不肯收留,反倒是高层人物小王都太尉和端王一见便喜,留在身边做亲随使用。
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只有高俅这样的人才受高层的欢迎,也给《水浒传》定下了一个基调,朝廷中大多是像高俅一般有才无德的人。
再来说说洪信。洪信出身和高俅不同,但个性相像。他在游龙虎山时,对顺欲逢迎之人,笑颜相向,稍不顺心,就要捏个罪名,刺配险恶军州。高俅是像他这样,给林冲捏个罪名,送进大牢。一百零八好汉中,很有些人是被捏个罪名,被逼造反。从文笔方面讲,洪信是高俅的影子。
古人往往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底层有才有德的人想要出头,却被“众高俅”们把持了朝纲,难以讨个出身。这些人不想让自己的才能被埋没,正途没有希望,就在草莽之中翻云覆雨,于是就有驱之入水浒一说,就有乱自上作这一个评论。
《水浒传》先写高俅,就是通过高俅这个小人的发迹,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种种不平之事,让人郁志难伸,各种反抗层出不穷,那些有领导才能的人(如宋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于是有了梁山泊。于是有了四大寇。
标签: 水浒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