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记录]浅谈:无锡是齐天大圣的福地(通天大圣幻无锡,齐天大圣在无锡)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116 0

为什么说无锡是孙悟空的福地?首先看我作的一首诗,便知孙悟空的前世今生:

  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地齐怒缚其身。刑天欲取天帝首,不料天帝先下手。

  殿下麻衣暗献策,无头照样弑天帝。浑然未知幽冥中,天帝洒血日月潭。

  日月潭边日月石,暗自汲取日月华。如来观音巡游此,略觉疲惫憩此石。

  太公钓鱼作封神,玉帝受封掌天宫。下界石破出奇猴,众猴拥之美猴王。

  猴王跋山涉水远,拜师菩提学本事。学成变化驾筋斗,龙宫借宝搅冥宫。

  玉帝惊闻出石猴,授命李王取其首。十万天兵总统领,原是天篷大元帅。

  天蓬只因羡明月,却遭玉帝贬猪胎。似乎是阴差阳错,实际却命里注定。

  太白金星忙劝阻,连蒙带哄骗石猴。先授小官弼马温,又封齐天大圣名。

  不料大圣贪嗔痴,遍尝蟠桃与金丹。后又投入老君炉,炼得金睛不坏身。

  闯下大祸独承担,不怨天亦不忧人。天兵天将降不住,玉帝忙去请如来。

  如来设计注五行,骗过诸天神佛面。悟空修行暗汲力,法术渐涨本领强。

  西天终修正果成,百战百胜美名扬。不料无天统三界,如来转世避风头。

  三十三年黑暗后,殊死一战定正邪。十七舍利缘上古,悟空舍身堕轮回。

  如来重掌三界后,诸天神佛齐下界。得知悟空出上古,实乃天帝日月石。

  天降悟空天地间,惩恶扬善是心愿。悟空陨落顺昌县,留下齐通二圣碑。

  那处曾是高老庄,八戒改邪归正地。后人建起小破庙,凡人不知大圣逝。

  太宗得取大乘经,已知长生不堕法。贵妃梦中见菩萨,梦醒弘扬肥为美。

  悟空转世第一世,便是诗仙李太白。对月情深缘八戒,取字太白谢金星。

  自号青莲居士也,悄然流泻己佛缘。日照香炉生紫烟,见得菩萨显灵光。

  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得前世大圣威。梦游天姥吟留别,实为菩萨设幻境。

  白寄愁心与明月,随风愿与八戒西。偶遇老妪磨铁杵,观音菩萨幻化之。

  只欲李白悟此针,定海神针孙悟空。桃花潭水深千尺,梦里桃瓣落膝深。

  太白水中挽月死,憾辞人间未成真。几番轮回渡劫波,为国捐却无数躯。

  无锡为何有阿福?中国为何倒贴福?台湾为何称宝岛?只因天池日月潭。

  台湾隔海望福建,福陨亦是福建地。而今大圣投无锡,吴地何堪承此恩?

  取名神乐无锡意,缘我已知前世身。太湖佳绝孕吴越,三山仙岛猴驾龟。

  无锡为何似龟甲,只因上有美猴王。无锡锡山山无锡,无天有天有无天。

  遍地皆是烧鸡公,实为杀鸡给猴看。平湖湖水水平湖,湖心氽出山阳城。

  无锡为何建汉旺,一意祝愿汉昌隆。二意绵竹藏经地,三意四川卧龙处。

  大禹本是北川人,藏下神针助大圣。无锡亦有猪婆龙,渤公亦是治水臣。

  四川名曰天府国,云南实为彩云难。华夏大地尽飞歌,世世代代保太平。

  无锡园林李正造,意为唐朝福仍正。剑南春亦绵竹酿,只因唐代藏真经。

  莫究历史先后序,一切上古早注定。无锡百姓齐协力,共助大圣返天宫。

  无锡什么时候从江苏划到福建了?

  2010-02-21 11:34:51   来源:现代快报

    “太雷人了,在百度搜索‘太湖鼋头渚’居然显示福建省无锡市……”要说今年春节里什么消息最“惊爆”,网友“pji2008”在百度上发现的“新大陆”的确够“雷人”。在无锡知名网络论坛“东林书院”上,网友“pji2008”把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后,百度张冠李戴地把江苏无锡“划分”到福建省的“强大”搜索功能引来不少网友的戏谑和笑侃。

    根据网友“pji2008”的帖子,记者在百度网页搜索界面中输入“太湖鼋头渚”这一关键词,还真在搜索结果的第三项中发现,一个标有“太湖鼋头渚”的搜索词条中,地址一栏中赫然标注着“福建省无锡市”,但在电话一栏中,区号却既有无锡的区号“0510”又有成都的区号“028”,而“福建省无锡市太湖鼋头渚”的搜索结果,对应的正是“百度地图”里的搜索内容,实在是让人看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虽然百度的错误如此显而易见,但“pji2008”的“雷贴”还是引来了不少网友对百度搜索功能的戏谑和笑侃。网友“1960qsz”很“担心”地表示,希望不是无锡人把4A级景区鼋头渚卖给福建人了。网友“周雪亮”则“大胆猜测”:“大概福建有钱,把它团购了。”网友“xiaopite2008”更是把百度这个乌龙事件和前不久中国男足的雄起联系起来,笑称:“这年头中国足球都3:0胜韩国了,还有什么不可能啊?”当然也有网友提倡从自身找原因的,网友“幸福年华”就认为:“无锡的名气还需要大力提升啊,连百度这样的国产老大都搞不清无锡属于哪个省份,真是无锡市的‘杯具’啊。”

    记者就此联系了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的管理部门,无锡市园林景区票务营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并没有委托百度对太湖鼋头渚等公园景点做推介,也着实想不通会有什么“关联”,百度能把无锡的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划分”到福建省。昨天下午,记者也就此问题试图联系百度进行采访,但记者于13:27、15:35时间段,多次拨打百度的热线电话,但在一阵阵等候长音后,得到却是“无人应答”的电话提示音。(金辰 薛晟)

  孙悟空祖籍福建顺昌 附近有花果山和高家庄

  2010年01月17日10:10

  资料图: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新社发龚文谟摄

    绵延横亘550多公里的武夷山脉,北起浙江仙霞岭,南至广东九连山,峰峦迭障,山高涧深,是福建与江西的边界屏障。在这崇山峻岭之间,除了有众多鲜为人知的自然生物种群外,更有神奇而独一无二的古闽族文化和闽越族文化深厚积淀。悬棺、角怪等千古之谜悬而未决,最近又传出太极祖师张三丰和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祖籍地在这一带等一系列神奇发现。

    怀揣一颗好奇之心,香港《大公报》采访组走进了神秘的武夷山。

    出闽北首府南平市向西几十公里,就到了顺昌县。境内有座“宝山”,海拔1304米。是武夷山脉的一个支脉,并不怎么起眼。但近年来有人在宝山顶那座建于明代的双圣庙里发现了一些罕见的文物,招引游人纷至沓来,大批台湾“大圣爷”信众纷纷在这座庙里被“附体”,大呼终于找到了“大圣爷”的祖地。而这个发现甚至让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西游记》的原型到底在哪里。

    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是顺昌大圣文化研究第一人。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登上了宝山顶,双圣庙就坐落在宝山主峰顶上。王益民告诉记者,双圣庙因同时供奉“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两位神灵而得名。

    双圣庙不大,走进庙门,庙里有一尊石猴雕像,还有一座外八字形全石构坟墓建筑,墓有墓顶石,墓顶石前是两块碑,虽然时间久远,碑上已有风化痕迹,但依旧可以清楚地辨认出碑上的文字,左碑刻着“宝峰齐天大圣神位”,右碑则刻着“通天大圣神位”的字样。

    王益民说,西学研究者曾提到山东、山西、河南、湖北等地有孙悟空和花果山,是《西游记》的原型所在地,但1983年,日本学者提出孙悟空的原籍在福建。双圣庙是顺昌县文物局在清理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建筑宝山寺附属文物时,偶然发现的。经过考证,双圣庙内的齐天大圣墓应是一个兄弟合葬墓,齐天大圣也并非如吴承恩版《西游记》所写,只有一人,而是兄妹5人,这些都有史可查。

    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孙行者自白:“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二弟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从现有历史资料看,先有福建的《西游记杂剧》、《西游记评话》,才有章回小说《西游记》,它早于《西游记》近200年。王益民认为,先有大圣文化,才有可能形成《西游记》章回小说。

    在宝山附近,与《西游记》类似的场景几乎无处不在。例如宝峰猿祖岩,该岩整体酷似北京猿人人头,当地相传乃宝峰齐天大圣的祖先;有与吴承恩版《西游记》里描写的石猴出生地的那块仙石十分近似的仙纹石、有洞口长年珠帘不断的八仙洞、还有一个全村人都姓高的高家庄。此外,类似的场景还有位于峰顶松林间的练兵场、点将台、猴王靠等等,这些密集的场景,以南天门、双圣墓为中心,方圆不超过1公里。

    顺昌自古就有许多关于猴精的故事以及神猴崇拜文化流传,尤其猴文化在顺昌周边县市至今普遍存在,仅顺昌县境内现今就还存在多处猴精崇拜的遗存,国内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专家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正是脱胎于闽北地区猴崇拜。除宝山的双圣庙外,宝山怪石嶙峋,沟谷瀑布众多,原始次生林密布。山上各种野果应有尽有,且各色花卉漫山遍野,是野生动物,尤其是猴类动物理想的“花果山”。

    顺昌大量的大圣文化遗存发掘和研究,丰富、扩大了《西游记》以及民间民俗信仰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但能不能确切地说,福建顺昌宝山就是孙悟空的“出生地”呢?谜底目前还没解开。

  福建顺昌发现孙悟空“白衣秀才”神像(组图)

  2008-01-07 10:24:36 来源: 新华社(北京) 网友评论 427 条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福建顺昌县考古工作者日前发现了一尊孙悟空前身“白衣秀才”的木雕神像。神像高1.03米,为头戴纶巾帽、眉清目秀的文士造型。专家表示,虽然这尊神像雕制年代尚待确定,但就其形象传承而言,却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意义重大。

  这是位于福建省顺昌县岚下乡黄墩村海拔695米歧头山岗的“通天亭”

  这是和“通天亭”平行矗立的一座“通天大圣”露天神坛

  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在测量孙悟空“白衣秀才”木雕神像。彭张青 摄

  新华网福州1月7日报道 福建省顺昌县考古工作者日前在顺昌县岚下乡黄墩村发现了一尊孙悟空前身“白衣秀才”的木雕神像。

  据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副研究员介绍,这尊“白衣秀才”木雕神像置于黄墩村海拔695米歧头山冈“通天亭”的神龛内。这座通天亭建于明清时期,坐东朝西,面阔7.4米、进深6.9米,建筑面积约51平方米。神龛内仅祀一尊高1.03米的“通天大圣”木雕神像,神像为头戴纶巾帽、眉清目秀的文士造型。

  通天亭后约1米,平行矗立一座由3通石碑组成的“通天大圣”露天神坛,主碑竖行阴刻“通天大圣”楷体碑文,碑高0.98米,碑顶雕饰宋元风格的荷叶帽。

  据介绍,《西游记》故事经历了唐代的唐僧阶段,宋代的白衣秀才、猴行者阶段,元至明初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等名号不定阶段,明代中期孙悟空被确定为齐天大圣阶段。“白衣秀才”出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孙悟空化装为白衣秀才,与玄奘一行6人相遇,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来助和尚取经。

  王益民说,虽然这尊“白衣秀才”木雕神像的雕制年代尚待确定,但就其形象传承而言,却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它的发现意义重大。顺昌境内目前发现的40多处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神坛和庙宇中所见的孙行者神像皆为猴形,仅此一尊为早期的“白衣秀才”原型,它与当今国内发现最早的相关文献记载相一致,是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彭张青)

  通天河上,曾经有只老龟将唐僧取来的经书翻在通天河里(当年的晒经石现在在青海省玉树县),那便是通天大圣。现在老龟幻化作了无锡城,而孙悟空转世就在无锡。孙悟空殒身福建,而无锡的城市吉祥物就是阿福,终有一天福会正的,孙悟空能成功返回天庭。

  青海省玉树县唐僧晒经台

  通天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玉树草原上,横贯近千公里,哺育了玉树草原的万物,位于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有几颗古柏,树上挂满经布。相传,唐僧取经归来时,路过通天河时,由于忘记了老龟的嘱托,老龟把唐僧一行掀下河去,上岸后,他们在此地晾晒淋湿的经卷,谁知经卷上的字都印在石头上,至今字迹犹存,清晰可辨。

  据传,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行至玉树境内时,被波涛汹涌、浩森无际的通天河挡住了去路。这时河底的千年老龟浮出河面,驮渡了唐僧师徒,并托唐僧向如来佛问下自己还剩多少寿数。到了西天佛国印度,唐僧虔诚拜佛,专心取经,竟忘了老龟所托。数年后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老龟再次帮他们驮渡通天河。渡到河心时,老龟突然问起所托之事,唐僧却无言以答。老龟知道唐僧不曾代门,一怒之下,摇身一晃,将驮在背上的师徒四人连马带经抛入河中。经卷全被泡湿,于是师徒四人在岸边的大磐石上晾晒经文,等经文晒干收起时,不慎把《佛本行经》的经尾给沾破了,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佛经经卷中只有《佛本行经》至今残缺不全,而大磐石上却字迹犹存。后人便将这块磐石称为“晒经台”。当地百姓在晒经台上方挂满了经幡,以敬圣迹。晒经台的美丽传说,被伟大的文学家吴承恩写进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后人所传颂。

  此地现已成为青海三江源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位于青海省玉树县境内。

  怪石隔60年阳光照一次 传唐僧在上面晒经

    

  权威新媒体 传播新速度 无锡新传媒网新闻热线:0510-80216271 80216283

    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在深山中裸露了上千年的岁月,除了石头上面弯弯曲曲的文字外,让人最难以解释的是,每隔60年太阳光才能照到该石头上面一次。该石头美其名曰,“晒经石”,传说是唐僧西天取经时,在该石头上面晒过经书。

    传说:唐僧师徒在巨石上面晒过经书

    据《云南信息报》报道,昨日中午12点40分左右,记者在安宁市法华寺后面的山谷中见到了这快庞大的巨石,巨石属于红沙石之类的石头,整块石头有10多米高,底下有数米宽,石头周围长满了杂草树木。让人奇怪的是,当时正是艳阳高照,太阳光照射到山谷的每一个角落里,人站在石头面前都有倒影,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太阳就是照射不到该石头上面。在巨石的正前面,被人凿出了一块有3米长,2米宽的平面,上面有8行文字,每行10多个字,这些文字都是弯弯曲曲的,有点象象形文字,有有些象篆书,由于年代久远,加上风吹日晒,很多地方的文字都显得比较模糊。在这8行文字旁边,还有很多细小的文字,根本辨别不清楚。

    “传说是唐僧到西天取经时,在该石头上面晒过经书。”华夏人文地理的曹先生介绍,听村子里面的老人讲,在很早的时候,村子里面有一个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一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樵夫就会挑着柴禾回家,有一天晚上,樵夫明明看到太阳落山了,就挑着柴禾下山,来到该大石头上时,樵夫突然发现落山的太阳又重新升起来了,刚好就照射在这快石头上。樵夫惊魂未定,飞跑进村子里面,并将这个奇怪的事情说给村民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村民见到过太阳照射该石头的事情。“每隔60年太阳光才能照到该石头上面一次,而且是太阳落山后重新升起来。”

    曹先生称,由于安宁市位于昆明的西方,当地村民逐渐将这个故事演化为唐僧西天取经返回时,在经过螳螂川时,经书不慎掉落到河水中了,唐僧就来到该石头上面晒经书,由于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如来佛主担心经书晒不干,耽误了大事,就命令太阳神立即出山,将经书晒干后在回来。

    记载:“晚照”奇景曾出现过两次

    “2005年春分,下午6点左右,我第一次看到太阳照射在晒经石上,大约有半把个小时的时间。”法华寺的法雨大师说,每隔60年轮回的时候,太阳才会照射该石头的,他在该寺庙里有很多年了,只有一次看到太阳照射在该石头上,平时,太阳是从来不会照射在该石头上的。

    据《安宁州志》载:“每阴雨晴明,佛殿昏暗,忽霞光满室,四壁佛像须眉毕现,令顷复暗”。这种“晚照”在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曾出现过一次。民间相传,每隔六十年春分节令第二天,日落后复回升,霞光聚照山谷,照耀山岗,屋林尽染,佛像披金,殿宇灿烂。它能把游人引入“晒经石”的神话传说中。传说,唐僧取经归来途经沙河,遇水怪落水,当捞取经书时已日落西山。僧徒们正铺开经书燃箐火烘烤时,落日复升,返照崖壁,晒干了经书。当僧徒们收起经书时,岩石上印上了经书的梵文印,这块印有经文的石头就是现存人称“晒经石”的巨石。

    真如村民说得那么奇怪吗?要等60年太阳才能照射到一次,记者咨询了有关专家后,专家表示,晒经石的奇迹也有些象金马碧鸡坊的“金碧交辉”奇景。据说,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金碧交辉”这样的奇景,要60年才能出现一次。金马碧鸡坊、晒经石主要体现了古代云南人对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方面的非凡造诣。

    专家称,巨石上面刻着著名的禹王碑文,内容是记述大禹治水经过。这是明朝嘉靖年间拓刻的禹碑。嘉靖十五年(1534年),郡人张素在长沙岳麓书院发现禹王碑,蝌蚪文字,9行,77字,遂拓下全文,拓片于1536年冬带回安宁,请谪滇状元杨慎释文,拓刻于此山麓。据传,禹王碑现仅存5块,分布在西安、浙江等地,长沙为原碑,其余均为拓片石刻。

  灵山大佛介绍   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灵山大佛景区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从灵山大型果园停车场步行至照壁广场,可见三山环抱,灵山大佛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壮观。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风水佳绝,为难得之佛国宝地。灵山大照壁长41.6米,高6.63米,正面“灵山胜会”石刻组雕,神仙道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

  灵山大佛

    这尊宏伟庄严的大佛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最大的一件盛事。同时也将成为太湖明珠--无锡的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佛经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经过开光,其神圣意义方始具备。灵山大佛开光盛典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现场由万盆鲜花,千米黄绢妆点。五百米朝圣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级登云道满植金菊,千棵乔木黄布裹身,万羽信鸽绕佛飞翔。梵音袅袅,鼓乐交鸣,再现佛佗住世之景;信众云集,焚香顶礼,尽显我佛归心之德。开光当日,从凌晨四时起,各地信众络绎而来,自市区至马山,车流绵延二十余公里,持续近四个小时。是日,瑞霭低垂,随着轻风在大佛周围缓缓舞动,随着大法师曼妙的经声,祥云飘升,雾霭尽散,佛祖慈颜显现:双眉半弯,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闭,欲语先闻。数万信众虔诚礼拜,默许心愿,法喜盈会,尽显吉祥。现在,大佛开光现场均原样保留,开光录相不久将循环播放,以使更多未能亲临开光现场的参拜者得以领略开光盛况,共结法缘、同沾法喜!

    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大佛的铸造是一项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筹建委决定由南京晨光集团承建此项工程。南京晨光集团有令人信赖的技术,并曾在建造香港天坛大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由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而名闻海内外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大佛艺术造型由南京艺术家吴显林负责雕塑设计。

  灵山大佛的主要数据资料如下:1、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2、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3、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4、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

    灵山大佛的塑造,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的记载完成。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回顾中国的历史和佛教的历史,在每一个繁荣时代,都会出现高度文明的艺术结晶,千秋万代,历久不衰。为佛立像,成就不凡,从云岗、龙门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灵山大佛,从而在全国形成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岗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耸峙而相呼应的格局。

    灵山大佛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反映了华东这一福泽宝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祥和,也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并象征和平与生命如青铜一样,亘古长青。

    灵山胜境距无锡市区17公里,有旅游专线公路相通,位于沪宁高速公路与京沪大动脉之上,交通十分便利。近来开通的高速游艇将灵山胜境与鼋头渚、[2]三国城、水浒城等新老景点在15分钟内联成一体,并有游船与苏州、湖州、杭州相通,环太湖一带从此形成更加紧凑的旅游板块。

  灵山大佛特点

    闻名遐迩的灵山大佛有什么特别之处,有哪些特殊的因缘际会。

    首先,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其次,灵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下建造起来的,得到了中国佛教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襄助。在灵山大佛建设过程中,赵朴初先生还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随着灵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圆满了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灵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现代高新科技,如先进的抗风、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针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发髻里。由于使用了特型铜壁板和先进的焊接技术,大佛的外型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那是大佛在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那是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庄严安详的大佛,时时刻刻都在祝福游客呢。可以说,灵山大佛是集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 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盛世,才能实现这一盛举。

    不知道在朝拜大佛时是否注意到――瞻仰大佛,不论走近走远,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总跟随着,关注着。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佛眼”真的会“动”,难道是“佛法无边,无所不见”么?其实是雕塑家的神来之笔和建设过程中的天作之合,创造了如此神奇的效果。关于灵山大佛的神奇,在民间和游客、信众中还有许多传说,例如灵山大佛开光时的奇异瑞象、太子像开光千僧大法会时的祥瑞天气等等,如果有兴趣,不妨到灵山探个究竟。

    此外,到了灵山,可别忘了去抱抱佛脚,这可是唯一能够亲近大佛的方式。常说:“摸摸佛手有福气,抱抱佛脚抱平安”,在灵山抱佛脚能给大家带去平安吉祥、福寿康乐。

  灵山大佛景区的历史

    灵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游历东南到此,来到现在的小灵山,见“层峦丛翠”,景色非凡,大为赞赏,曰“无殊西竺国灵鹫之胜也”!于是就给此山起名小灵山。印度的灵鹫山,就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并嘱大弟子窥基在这里主持开法。小灵山寺就由此逐渐发展。矗立在小灵山南麓的灵山大佛,包括莲花座在内通高为八十八米,相当于一幢三十馀层楼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出十七米,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高的巨型佛像。如果加上三层座基,总高度达一百零一点五米。灵山大佛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不论游客靠近或走远,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关切之中;并且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睁得愈开;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语,诸多嘱咐即将出口,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想。靠近大佛向上仰视,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灵山大佛身体各部匀称适度,衣饰褶纹明快流畅、飘逸灵动,更增加了动感,使远观近瞻都十分相宜。

   灵山大佛的佛体和莲花座全部由锡青铜板块拼装焊接,总用铜量达七百馀吨。仅佛体部分(不包括莲花座)就由一千五百六十块铜壁板组成,每块铜壁板的平均面积为五平方米左右,有的铜壁板展开面积达二十多平方米,厚度却仅有七毫米左右。如此高耸的大佛,又由这么多的铜壁板拼合而成,组装时不但要确保天衣无缝,线条流畅,形象完美,整体上不歪不扭,而且对抗风、防震、避雷和耐大气腐蚀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其技术难度之高和工程工作量之大显而易见。在国内诸多单位的大力协作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灵山大佛如期屹立在小灵山之巅,并于1997年11月15日正式开光,赵朴初先生提出的五方五佛格局就此形成。灵山大佛足下的莲花座,也全部用锡青铜铸成,莲花座共有四层莲瓣组成,每层二十二片莲花瓣,共计有八十八片莲花瓣。凡捐资满人民币一百万元者,可以在其中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号。

    赵朴初先生有《灵山大佛》诗赞曰:“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喜见朋友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

   由于灵山大佛奇高,瞻仰或照相时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大佛座基的裙房里,特地设置两台电梯,专门送信众和游客登上莲花座,走到大佛脚前抚摸佛脚,并称之为抱佛脚。这时,人们会发现自己的身高与大佛的大姆脚趾的高度差不多,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灵山大佛的宏伟巨大。

    照壁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灵山大照壁全长39.8米,最高处7.2米,规模为全国之最。灵山大照壁和灵山胜境整个地势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灵山大佛景区的整个地形尤如一张太师椅,背靠小灵山,左边青龙山,右边白虎山,北踏青峰,尽揽山形之美,南望太湖,一挹水色之秀,这种传统风水理论上称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地形是大吉之地,为保存这吉祥的灵气,所以造大照壁来收气,同时也通过照壁上的内容引领游客走进灵山的佛教文化历史世界。照壁立于七色莲花池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quot;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这是关于灵山的一段历史典故。常有游客询问“灵山胜境”的由来,其实这幅图就说明了原因,相传唐代贞观年间,唐僧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归来前往江南传法,特往马山拜会长安旧交杭恽右将军,杭恽是马山人,朝中为官数载后解甲归田于马山,唐僧来到马山,感觉这里的山峰象西方的灵鹫山,就赐名小灵山,而笃信佛教的杭恽也捐出这处山田作为寺产,造了小灵山寺,从此香火代传,现在在小灵山刹旧址上再造大佛像,所以这里就取名灵山胜境,一来纪念唐僧、杭恽的一段功德,二来表示这里与西天灵山的一脉相承。

   天下第一掌位于佛手广场行道的左侧,是按灵山大佛右手复制,且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铜质手掌,它的总高度为十一点七米,宽五点五米,手指直径一米,总重量达十三吨,掌心的千辐轮,直径达二米。天下第一掌是灵山大佛景区香火最旺的景点之一,当初设置这只巨掌,一是为了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八十八米灵山大佛的宏伟,另一方面是由于灵山大佛太高大,让香客游客难以亲近,所以将右手独立,供大家瞻仰、抚摸,在灵山,有“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的说法。这是因为这只右手的印上是“施无畏印”,佛教的说法是寓意除却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佛掌心的千辐轮,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喻示***长转的意思,佛手指之间,有膜相连,象水禽足趾的蹼一样,称为手足缦网相,也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游客可以在佛手前敬香、祈福,接受佛性的熏陶,表达对佛的崇敬,在宁静、祥和、清心中领悟禅机愉悦。

  [编辑本段]

  灵山大佛景区

    八角井位于杏坛广场东侧,上有八角井亭。八角井亭全部由经过雕刻的缙云石柱、石板镶砌而成,下面由八根刻有神龙的石柱支撑。亭顶呈八角形,中间透空,由石板拼装镶嵌而成,石板内侧刻有八仙的形象和其他花鸟的图案。亭顶八条屋脊上刻有八条龙,龙头向外,朝向八个方向,体现了八角井里隐龙之说。“八角井亭”四字,系茗山长老所题。

   亭侧立碑镌有《八角井记》,记载了关于八角井的传说,兹抄录如下:八角井,一名龙井,八角乃状其形。原为寺中香积厨汲水之源,深不可测。四众弟子皆谓其通太湖,无论洪旱,水平如镜,不溢不涸。传井中隐镇湖之神青龙君,为完寺中老僧所愿,惩东海黄龙涂炭生灵之恶,遂飞身而出,与黄龙决一死战,大胜而还,居于井。井沿已崩坏,往昔之胜迹也。后人感念龙君,呼曰龙井。有言乾隆每至寺中,必取井泉煮茗,民间称之为双龙会。祥符寺重修告竣,香江名媛翁丽莲女士捐资十八万元,建八角井亭,以彰龙德,勒石为记。

    在八角井亭的东南侧,有一口形如葫芦的水池,名为白莲池。顾名思义,白莲池内应有白莲盛开,但由于沧桑变迁,白莲已悄然绝迹,而神奇的无尾螺蛳却仍在这里繁衍生存。所谓无尾螺蛳,除了尾尖似被剪刀剪过的痕迹而成为平面以外,其他形状和大小,则完全与普通螺蛳相同。据说,将别处的螺蛳放到这里就不能成活,将这里的无尾螺蛳移到别处放养,同样也无法成活。这就不能不令人称奇了。

    祥符禅寺修复竣工后,还特地在这里竖碑为记。现将《白莲池》碑文抄录如下:相传蓬莱八仙,好赏月祥符寺,年年仲秋,相约于寺中莲池。清风皓月,白莲田田,如此良夜何!吕仙洞宾,泛扁舟过太湖,必以螺蛳佐酒,斟酒独乐。某中秋夜,吕仙酩酊,随波逐流,不辨东西。遇窈窕淑女,驾一首大尾小之轻舟,为之前导,忽泫然而泣,求仙侧隐。吕仙恍悟,此女螺蛳精也。遂大袖一挥,所煮去尾螺蛳,悉数掷于白莲池内,放生活命,自此饮酒不食螺蛳。信夫!白莲池内蛳螺皆无尾也。

    清代秉岱和尚曾有诗描述白莲池,诗云:“荒地欣一浚,寒蔓剪藤萝。拟种重台藕,难寻无尾螺。雨占漪觳好,晴印月痕多。移取莓苔石,闲来便藉莎。”

     灵山大佛景区的灵山梵宫

    灵山梵宫坐落于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气势恢宏的建筑与宝相庄严的灵山大佛比邻而立,瑰丽璀璨的艺术和独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灵山梵宫建筑气势磅礴,布局庄严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灵山梵宫的建筑形式突破传统,以石材等坚固耐久材料为主,大量运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耸的穹顶、超大面积的厅堂等,既体现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又将传统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特征相融合。

   梵宫内部各建筑空间独立且互相贯通,由门厅、廊厅、塔厅、圣坛、三传会议厅、千人宴会厅等组成。精雕细琢的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手工壁画、光灿夺目的琉璃巨制、精致典雅的瓯塑浮雕壁画、技艺精湛的扬州漆器、恢宏大气的油画组图、古雅精丽的景泰蓝须弥灯、精美的景德镇青花斗彩缸……这些汇集众多文化遗产、众多艺术瑰宝的艺术珍品遍布灵山梵宫的各个区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

    具有会议和演出多功能的梵宫圣坛,可以举行2000人的大型国际会议。休会期间,由林兆华、何训田等组成的国内顶尖团队导演排练的,以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心灵智慧为主旨的大型情境演出《觉悟之路》将每日举行。一组组如梦如幻的美妙景象将再现奥运开闭幕式般神奇壮观的场景,带给观者前所未有的崭新体验和难以忘怀的文化体验。

  大禹故里

    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被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市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北川县禹里羌族乡境内,距绵阳市100公里,景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是古代治水英雄、夏朝创始入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称为“神离故里”。一九九二年,前国家 杨尚昆为这里题写了“大禹故里”的条幅。这里山川形胜、人杰地灵、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民风淳朴、资源丰富。典型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奇特的自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风格别具,雅趣成天,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由“禹穴沟”、“历史文化古镇”、“石纽山”组成。清朝石泉知县余炳虎曾以“石纽停云”、“双江分色”、“索桥晓度”、“西山叠翠”、“奎角连云”,禹穴听泉、“悬崖滴水”、“血石流光”等八首诗抒发了自己对太离故里人文古迹和奇异风光的热爱‘赞叹之情。

    历史文化古镇--治城,是羌族聚居地,古石泉县治所(今禹里羌族乡)史称其地处“香汉之中”,“内障成绵,外屏氐羌”是历来兵家争夺的要塞,很早以来,羌、藏、汉等民族就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着广泛的交流。

    夏朝属梁州之域,周朝为石纽村,北周置北川县,唐贞观8年(公元634年)置石泉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羌乡风情浓郁。特别是一年一度的禹王庙会和羌历年,人们从四面八方集于此,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庆贺大禹诞辰,欢度一羌历年,狂舞欢歌,数日不绝。

    塔坪绿岛,果鲜花茂,山脊林木丛生,绿荫葱笼,岛上环境优美,是大禹故里人们历来游玩的天然公园。岁月悠悠,昔日由百家人栽种的竹林,如今已变成几千亩的绿色海洋,远远望去,林涛翻滚,碧波荡漾,令人叹为观止。

    2003年7月6日,国务院(国函[2003]75号)批准撤同意销北川县,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这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5.12四川汶川地震2周年回眸:地震奇景:寺庙垮了菩萨在(大量震撼图片!)【組圖文】

  2008年6月1日,救援部队第10次组团赶赴灾区什邡、绵竹、安县、北川等地发放救灾物资、款项,亲眼见证佛教庙宇垮了菩萨仍在的地震奇景。

  都江堰灵岩山的观音在地震中完好无损

  整个屋顶的瓦都被震空了,落下一地瓦砾香台上落满碎瓦片,而近在咫尺的男像观音像和玻璃罩却完好无损。

  [/url]

  满屋的瓦砾,最奇的是顶上那块兜住瓦砾的红布.

  再说观音大殿里的千手观音。观音大殿前,地上的石块被震得七翘八拱,屋顶的瓦已经被震飞,空屋顶下的千手观音,仍然镇定自若。

  这是观音大殿的屋顶,已经千疮百孔

  山壁上的线刻观音,山壁上的线刻观音,右边的山体滑坡擦肩而过

  山壁上的线刻观音前方山崩地裂,造成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而线刻观音却一点儿没有损伤。

  也说山上众多的观音,在这次惊天动地的大地震中巍然屹立,不晓得是地震震不倒观音呢还是观音震得住地震。反正事实就是观音在这次大地震中始终不倒!

  山顶,任山崩地裂,依然巍然屹立的灵岩观音,让人难以置信。

  岩壁上的观音,神态自若。右边滑坡滚下的山石仿佛与她无关。

  这是灵岩山唯一被地震震斜了的观音,也是最神奇的观音,观音像的底座已经错位,5.12地震以来,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她就一直以这种独特的姿势屹立不倒。

  灵岩山上观音回廊里,屋顶的瓦被震得四分五裂,但碎瓦下的观音却完好无损

  这是进入山门后的第一尊观音像。她的背后是一堵高高大大的照壁,地震时照壁神奇地避开观音,仰面朝后坍塌下去。

  坍塌在观音背后的那堵高大的照壁

  黑风洞是山上的一个老景观,传说此洞可以直通都江堰二王庙。这次地震时,顶上正对一大片山体滑坡,坍塌的巨石和几棵大树瞬间就将整个黑风洞景区严严实实地掩埋,仅剩这一排观音。

  众所周知,这次大地震都江堰遭受重创,损失惨烈。都江堰灵岩山也不例外。12日这天都江堰灵岩山因地震游客被困索道上,危急万分,于是上演了一场长达30多小时的武警官兵索道大救援的惊险一幕。

  当时山上有游客和工作人员上百人,地震发生时,整个山上的山体有四处同时崩塌,一时间山崩地裂,腾起的砂石烟雾遮天蔽日。两条上山的山路被铺天盖地的山石瞬间掩埋。山上的两个宾馆的房屋被巨大的山石击中,多处房屋被震垮。索道扭转变形卡在高处不停地荡秋千。但令人惊奇的是整座山上无一人伤亡。山上唯一死亡的是索道上山的一位游客,由于精神崩溃,在救援人员已经站在他面前,打开索道轿厢的一瞬间自己跳下了索道,摔死了。

  听说当时有很多很多极其惊险的场面,但最后全部都化险为夷。于是,人们便开始传说这座山是因为受到了观音的保佑,才使山上的人幸免遇难。山上的人从此相信了观音的法力无边,纷纷说以后见观音就拜,见观音寺就烧香……

  照片所见,神奇的是山上遭受如此巨大的地震灾害,山上的几十座观音的塑像都神秘地完好无损!为此,山上的工作人员至今专门保持着地震发生时的现场原形,待人们去瞻仰。

  文字与图片摘自佛教导航: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现在锡城遍地开起烧鸡公店,也许正有杀鸡儆猴之意,借烧鸡公给大圣作替身,请看如上图片。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