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必备,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即刻百科 诗词名句 31 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不仅是在瑰丽的国宝文物上的体现,还有的则是展现在众多经典历史典籍中。名人名言我们也是自古有之,正是这些名言让我们的国家得以有了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是我们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让我们身体力行,不要让这样的光辉埋没。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仁者寿。――《论语·雍也》

  3、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4、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5、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1、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1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7、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9、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30、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1、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3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4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4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4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7、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48、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4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1、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5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5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56、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5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5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6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6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6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6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6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69、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7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7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7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7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7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7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80、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8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8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8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8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8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90、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9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9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9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5、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9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9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0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02、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103、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0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5、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10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0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10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9、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10、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1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1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1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1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1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1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2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2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2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1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2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2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2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2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30、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1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3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3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3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36、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13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39、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14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14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4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4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4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14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1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4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4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49、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150、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15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5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15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5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5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标签: 传统 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