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穷人》文本细读与教学内容确定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56 0

张祖庆:《穷人》文本细读与教学内容确定

小学语文特辑

亲爱的老师,国庆7天长假,《星教师》编辑部精心策划了小学语文特辑,我们将每天为您呈现一位小学语文名师的精彩课堂,希望这些优秀教师深度的课堂思考、丰富的教学创新设计能带给一线教师更多的思考和启迪。今天,与您分享张祖庆老师执教的《穷人》,教学内容来自于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穷人》一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经典小说,像这样的经典文本,值得咀嚼回味的地方比比皆是。我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关注到的富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就多达9项。

小说开篇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对比的手法。比如屋外的“又黑又冷”的环境与屋内“温暖舒适”环境的对比;孩子们“安静睡着”和桑拿“心惊肉跳”的对比。交代了背景,点明了时间,凸显了桑娜的勤勉与能干。

二是叙述的简洁。渔家小屋再简陋,屋内也不应该只有“地、炉子、食具、床……”等事物,为何不写“渔网、大门、饭桌”?细读,便会惊叹作者的叙事功力,每一处事物,都含有深意:“地扫得干干净净”——干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温暖;“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明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安静睡着”——温馨。屋外环境是如此的恶劣,而屋内,却是那样的“干净、温暖、明亮、温馨”!对女主人的赞美,尽在这平静的叙述中!

因此第一段可以开发如下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2.感受作者简洁的文字风格与高超的写作艺术。

第三段开头的“睡觉还早”这是全文最短的句子。然,细细品读,意味无穷。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孩子们睡着好长时间了,睡觉不早了!“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接近子夜,睡觉不早了!“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此时,都已经第二天凌晨了,睡觉确实不早了!

既然睡觉已经“不早”了,桑娜为何觉得“睡觉还早”?生活所迫!丈夫往常这个时候,往往还没有回来,所以“睡觉还早”;自己也总是一直缝缝补补,所以“睡觉还早”;丈夫回来后还要做饭,与丈夫一起清理渔具,所以“睡觉还早”……这对贫穷的渔家夫妇,就这样起早贪黑地拼命劳作,也只能“勉强度日”。这四个字,是何等的富有表现力!因此可以生成教学内容3: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富有深意的细节,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第7自然段关于西蒙死后以及孩子们熟睡的诸多细节的描写,需要特别用心地去发现。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师在解读文本和实施教学的时候,总认为桑娜是小说的第一主角,把西蒙当作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配角”。事实上,细读这段话,我们便不难发现,西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穷人。

西蒙死后的诸多细节描写,可以生成教学内容4:引导学生抓文本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通过创生语境写话,还原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丰满人物形象。

第9自然段桑娜的“忐忑不安”以及下面几段的内心独白,作者用了一连串省略号、感叹号以及问号,表达了桑娜丰富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表现了穷人的贫穷和善良。这段精彩的内心独白,可以生成教学内容5:引导学生通过对省略号背后意思的补白,进一步体会穷人的穷与善良。

从13自然段开始,小说用大量的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对话,将桑娜从小心试探到和盘托出,渔夫从严肃、忧虑到催促桑娜抱回孩子的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穷人形象越来越饱满,故事也渐抵高潮。这部分可生成教学内容6: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与高尚品质。

第24自然段“严肃”、“忧虑”的表情,以及渔夫说话中的“熬”字,传神地写出穷人的穷和善。对渔夫的描写可以生成教学内容7: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表情、语言,揣摩重点词语,读懂内心世界。

第20自然段的“两个人沉默着”,第23自然段的“桑娜沉默了”,第 25自然段桑娜的“一动不动”。三处沉默,各尽其妙,内涵丰富,值得细品。这三处“沉默”,可以生成教学内容8:引导学生抓文本的空白点,丰富文本。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意无穷,让人回味。此处可以生成教学内容9:引导学生想象帐子拉开后,渔夫会看到什么,进而续写故事。

但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必须要精选内容,优化组合。否则,教学就会走向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何根据文本特点与年段特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呢?我有如下三点思考:

1

选择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

作为经典文本,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一个”文本有别于其它的文本的独一无二处是什么。

相比于同样经典的《凡卡》《小音乐家杨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国外翻译作品,《穷人》一文最大的特色是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小说开篇环境的对比描写,以及桑娜抱回孩子之后的一系列内心活动,是“这一篇”小说最富于魅力的特色。

因此,作为“定篇”,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将“可能生成的教学内容”1、5作为“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浓墨重彩地展开。

文中大量出现的“对话描写”,为何没有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一者,对话本非本课独一无二的特色,学生在此前所学的大量课文中,都接触过对话描写;二者,孩子们离穷人们的生活很遥远,加之阅历和年龄差异,孩子们很难恰如其分地读好人物对话;三者,对话太多,课堂时间难以保障。因此,分角色朗读对话,不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

2

开掘易被忽略的文本意蕴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经典的奥秘,也容易被粗心的读者所忽略。《穷人》这篇小说,孩子们在阅读中最容易忽略什么?

一是寡妇西蒙的被忽略。事实上托尔斯泰当初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刻画穷人“群像”,而不是一个穷人。西蒙在这篇小说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因此,本课书的教学,教师要将西蒙这个容易被忘记乃至被“遮蔽”的穷人,重新“唤醒”、“去蔽”。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的细节琢磨,通过写话,还原西蒙临死前的内心活动,让西蒙的形象“复活”。西蒙“复活”了,《穷人》这一经典作品,也得以“复活”。因此,上文中的“教学内容4”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是“睡觉还早”一句的被忽略。通篇文字,孩子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的很多地方读懂穷人的“穷”,但是,“睡觉还早”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意蕴,大部分孩子是无法发现的。因此,教师要通过追问,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睡觉”其实已经“不早”,深入理解穷人的“穷”,领略作者“言简意丰”的语言艺术。因此,“教学内容3”就成为本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3

凸显“语言应用”的课程价值

2011版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句话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凸显“语言运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去考量,《穷人》这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有了新的思考路径。

这里重点说说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如何凸现“语用”价值。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是本篇小说的特色,教学中,要经历如下三个维度:一是通过朗读想象,走进文本,让学生思考“写了什么”。二是,通过追问,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领会独特的表达方式背后的意图。三是创生语境,让学生迁移运用,学着“怎么写”。

比如,第一段的教学,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屋外和屋内一串词语,通过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一环节指向于“写什么”。然后,两组词语对比朗读,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比着写,是为了表现穷人的“穷”和善良勤劳。紧接着追问:穷人的家里,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些,应该还有些什么?作者为何不写其它,而单单要写“地”、“食具”、“炉火”、“孩子”?这一追问,孩子们就能明白,作者写屋内的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与这个写作目的无关的内容,当然就不写了,进而领略托尔斯泰高超的写作艺术。这一环节,指向于“为什么写”。

而“怎么写”的训练,我通过创设写话情境,让学生还原西蒙在临死前心路历程,模仿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描写,适当运用省略号,将西蒙复杂的内心世界描摹出来。

教学实践证明,由于训练点选得恰当,孩子们很好地迁移了心理描写的独特表现手法,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满了文本的意蕴,收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文本解读中涉及的可能生成的教学内容5、7,整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捎带处理;而8和9,则大胆舍弃或整合在课外作业环节。

张祖庆:《穷人》文本细读与教学内容确定

张祖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杭州区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央视教育频道CETV2“东方名家”特约讲师

如果喜欢今天的分享,记得点赞支持

欢迎您留言互动

完整课堂实录

长按获取

张祖庆——书影导读课《灵犬莱西》 | 名师好课

何捷——《写熟悉人的一件事》 | 名师好课

韩兴娥:《读论语学成语——雍也篇》 | 名师好课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