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12851 0

“凿壁偷光”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主人公匡衡在艰苦的环境里,自强不息,终于学有所成。两千多年来,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国人。匡衡学术影响力之大,讲出来让人咋舌。当时有个叫萧望之的丞相,也是个学术大儒,他评价匡衡的学问,已经达到了自成体系的高度,完全可以作为独立门派的开山鼻祖!

匡衡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很多京城的官员,为了追随匡衡学习,不惜辞官!看起来古人追星的疯狂,连现代人都不得不叹服。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凿壁偷光

“匡衡现象”曾经惊动了汉宣帝,他还特地派了当朝的两位学术泰斗,萧望之和梁丘贺专门去考察匡衡。

按照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匡衡理应入京为官,假以时日,三公之位跑不掉。没错,汉元帝即位后,匡衡一步步高升,最后官居丞相,封乐安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不过,汉宣帝在位时,匡衡混得很惨,一直在平原郡做一名基层教育官员,根本不入汉宣帝的法眼!

这就奇了怪了,汉宣帝特地派两大高官去考察他,也得到了超乎寻常的评价,为什么不重用匡衡呢?

很不幸,汉宣帝听完萧望之和梁丘赐的汇报,没有被他俩的吹捧迷惑住,他给匡衡下了两个字的评语:俗儒!直白一点说,就是绣花枕头,外表光鲜,瓤子里全是稻草!

汉宣帝如此“糟蹋”匡衡,连他儿子刘奭都不干。所以,汉元帝(刘奭)即位后,全面否定老爹的“昏聩”,他让匡衡坐上了火箭,飞速提拔一路飙升至帝国一把手丞相。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萧望之

父子两代人,在对待匡衡的使用问题上,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如果我们把汉宣帝和汉元帝两代帝王,对待匡衡的态度,仅仅看作是个体识别的差异,我们将失去一次,深度剖析西汉帝国衰弱原因的机会!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一次皇家家宴说起。

这件事发生在一名叫盖宽饶的司隶校尉冤死后,某一天,汉元帝陪汉宣帝吃饭,席间汉元帝小心翼翼地,就盖宽饶事件说了句: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汉宣帝

意思是说,您太过于讲求刑罚,应该改用儒家的宽仁。汉宣帝听到这话,勃然大怒: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汉家治国的根本就是“霸道”与“王道”的杂用,西周的“德治”怎么能用?俗儒不合时宜,好古非今,连名与实都搞不清楚,怎么能委以大任?

原来,对匡衡的态度,折射出来的是父子俩不同的人才观,和不同的治国治国理念,绝不是个体认知的差异。

那么,汉宣帝和汉元帝的差异在哪里呢?

首先在治国之道上,汉宣帝主张以“霸道”为主,“王道”为辅,汉元帝则主张以“德治”。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汉元帝

“霸道”是指以刑名法律为基础的治国之道,“王道”是指夏商周三代治国之道,包括西周时期的“德治”。“德治”就是由西周周公设计,后来被孔子概括为以“仁”为核心的治国之道。

汉宣帝的理念就是,国家治理必须以“法治”为主干,礼仪道德教化为辅助。汉元帝则主张,儒家的“以德治国”,以“仁”为本!

其次,由“道”的差异,引发帝国核心力量依靠的差异。汉元帝认为,要奉行儒家德治之道,就必须让儒生成为核心力量。汉宣帝则不拘一格,不认为哪一类人有资格,或者有特权成为核心力量,只要不是“俗儒”就行。

什么叫“俗儒”呢?就是知识多见识短,陷进书袋里拔不出来的迂腐读书人。这种人通常纸上谈兵的能力超强,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抓瞎,只会循规蹈矩,寻章摘句,不懂得灵活运用,死守僵化的理论。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匡衡

汉宣帝甚至认为,大多数的儒生,都逃不脱“俗儒”的圈套,比如匡衡!所以,他宁可提拔倚重宦官。

我们来对宣元两朝政治核心人物,做一次对比。

汉宣帝亲政后十九年里,用过的三公(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有如下几位:魏相、张安世、邴吉、韩增、萧望之、许延寿、黄霸、杜延年、于定国、陈万年、史高。

汉元帝在位十六年,前五年三公配置延用父亲原班人马,后十一年用过的有:贡禹、薛广德、王接、韦玄成、郑弘、许嘉、匡衡、李延寿。

汉宣帝的十一位三公,两位外戚,两位儒生出身,剩余的七位都是以法律专业人才。汉元帝时期,两位外戚,其余的都是名儒。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九卿和其它岗位上。明显可以看出,汉宣帝不重“学历”,重技能。汉元帝对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是“学历”,而且还必须是“高学历”,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衡、郑弘都是当世的名儒,学术大家。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汉元帝

这也难怪,汉宣帝本人就不算好学生,从小就是孤儿,教育问题恐怕不会太好。汉元帝不一样,从小身边就是一堆名儒,他本人也是“三好学生”,对儒学研究得很精通,如果不是做皇帝,当个名儒也是绰绰有余。

我们没必要为汉帝国的中坚力量,都是高知分子而高兴,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原因就是这些高知分子,大多掉入了汉宣帝所说的“俗儒”圈套。

用结果来检验一下宣元两朝的核心圈。

班固这样评价汉宣帝一朝的功绩:

“孝宣之治,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汉宣帝

班固认为,汉宣帝之所以被称为中兴之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邴吉、魏相这样的贤相,并且公卿称职。

举几个汉元帝时期三公们的表演。

先说贡禹,贡禹是坚定的复古主义者,他对汉元帝曾经有过一个建议:凡是都要拿古制对照,就能知道对错!他还有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提案:取消货币!说天下人心变坏,都是被货币勾引的,应该回到古代以物易物。他还建议最好取消商业,让所有人都去务农。

再说匡衡,匡衡一辈子就会拿《洪范传》灾异学说事,研究得太透了,无论天上刮风,还是地上掉雨点,甚至哪儿老鼠上树,他都会引经据典,给你说出一大套“上天的指示”,遇到正事反而就抓瞎。

他比贡禹还要更进一步,贡禹无论如何,道德水平无可挑剔,匡衡则什么坏事都做过,勾结太监石显陷害萧望之、周堪等人,打击陷害将军陈汤,偷盗国家土地等等。当初汉宣帝说匡衡是“俗儒”,都已经抬举他了!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匡衡

这就是被汉元帝当做宝贝的一群儒生。难怪在汉宣帝时期达到顶峰后,西汉帝国会迅速走向衰亡。

两代皇帝的用人差异,形成了天囊之别的结果。难怪在那次家宴上,汉宣帝痛斥刘奭:“乱我家者,太子也!”

如果将儒生用人的责任全部推给汉元帝,似乎也有所不公。

汉元帝的智商确实不高,糊涂蛋一个,根本无法辨识什么叫“俗儒”,这是他个人的责任。不过,如果我们将帝国的发展,放到一个普通君王身上,而非汉宣帝这样的罕见明君,恐怕俗儒横流的趋势谁也挡不住。

造成这个现象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汉武帝,一个是新儒学大师董仲舒。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早朝

孔子创造的儒家思想,四百年来从来就是曲高和寡,不被统治阶级接受。直到董仲舒的出现,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大一统思想”和“天人感应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创新改造。这两个思想的提出,改变了儒家思想“德治”的复古主义倾向,让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它为皇权的合法性和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正因为董仲舒的理论,让儒家思想和皇权正式联姻,儒家思想提供君权神授和中央集权的理论依据,汉武帝则用皇权,强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从此儒家思想作为唯一统治思想,占据“执政”的位置,与皇权共治天下,儒生也由此成了帝国唯一的力量。

不幸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被后世儒生过度放大,西汉末年的儒生,集体掉入“谶纬学说”的怪圈不能自拔,一个个都变成了代天言事的“神汉”。相反,作为儒家核心思想的“仁”,个人道德修养的“修齐治平”等等,全部被扔到垃圾堆。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匡衡

这些新儒家“神汉”们,就是俗儒的典型代表,只会从故纸堆里寻找“革命依据”,以显示学问高深,完全不通时变,不解权宜。比如可爱的汉元帝就是典型代表,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问一句,经书里有这样的话吗?还曾经出现过拿《尚书》的理论,作为治理黄河的依据,《尚书》说要治国以德,所以只要修德老天就不会让黄河泛滥了!结果,可恶的黄河竟然不通天道,不懂德行......

说句难听的,西汉末年,俗儒就是洪水猛兽,是他们吞噬了汉帝国,汉武帝和董仲舒撕开了口子后,新儒学剑走偏锋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根本不是汉元帝能够抵挡的!即便没有汉元帝,这股洪水猛兽也必然到来,这就是中国历史发展逃不脱的一次文化灾难!

所以,俗儒当政,不能完全怪罪于汉元帝个人,只是很不巧,历史让他当了排头兵。

俗儒当政的不可遏制,就是西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不是汉元帝个人得失的问题,更不是所谓外戚乱政,那都是表面现象!

对匡衡的废和用,折射出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及汉帝国衰亡的根源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