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三章 先后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54 0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三章 先后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三章 先后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何为邦之利器,就是赏罚。不可以示人,意为不外借他人,“示”在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与祭祀有关,在这里可引申为献予,给予。这句话有很多种解释,我们不能说这些解释得对与错,本身圣贤的思想就像一粒种子,在不同的环境里长出不同的样子,开出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犹如水一样在不同的容器里呈现不同的形状,正所谓一佛开百花,各有各的艳丽。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自然《喻老》就要和法家思想相靠拢,引用老子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无可厚非的。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依法治国,用律法来确定、规范、约束、限制君臣的地位和行为。在法家看来,君主虽为一国之君,处在权力之巅,同样受到律法的管束,律法才是国家管理的根本。中国自儒家思想成为庙堂之典开始,都遵循着这一原则。我们受影视剧的影响认为君主可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其实,这是错误的,封建时代的君主更讲究“师出有名”,凡事都要依法而行,尤其是赏罚必须按律而为,有据可循。中国历代君主都明白前朝是如何消亡的,所以他们更注重“规矩”,更明白律法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只是儒家的“仁爱”掩盖了法家的严酷,毕竟,世人喜欢仁爱之甜,不喜欢严酷之苦,这是人性所致。其实,仁爱的外衣下包裹着一个严酷的真实。

小爱者以“仁爱”示人,大爱者必是“律法”示人,因为依法治国更能长久与和平,而和平与长久才是人们真正所需要的。想要让依法治国的国策长久执行下去,就要奖罚分明,当罚则罚,当奖则奖,只有这样,律法才能在民众中产生权威,让守法成为共识。人人守法,国家长治久安,自然国泰民安,与君与民都有好处。

韩非子讲完君主的权柄后,开始谈论“欲擒故纵”的争世之道,他给我们讲述了越王的故事“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意思是越王来到吴国从事贱役,却示意吴玉北上伐齐,以便削弱吴国。吴军已在艾陵战胜了齐军,势力扩张到长江、济水流域,又在黄池盟会上逞强,由于出兵在外,久战力衰,所以才会在太湖地区被越国制服。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他不仅能忍辱负重,还智慧过人。老子《道德经》中讲“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是一种超然的智慧,看的更远,站的更高,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知道量变会引起质变,能及时抓住时机,一击必胜。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就想着如何打败吴国,他知道只能在吴国走向衰弱的时候才能打败,如何才能让吴国衰弱呢,就是消耗它,如何才能消耗呢,就是让它对外扩张,所以他怂恿吴王伐齐,并逞强于黄池盟会。在吴三年后,公元前491年越王回国,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国力恢复,公元前482年在齐王参加黄池之会,越王尽率精锐而出,大败吴国。

老子说:“将欲翕[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意思是想要缩小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加强它。这和“欲先取之,必先给之”是一个道理。西方人很难理解这种智慧,在中美对抗中,中国人就会用了这一招,美国人要当世界老大,那就让他当,中国人明白维持老大的地位本身就在消耗其实力,几场局部战争下来,美国实力大减,而中国人正好利用黄金十年发展起来。再过十年,等到美国的“黄池盟会”,只要时机一到,中国一击必胜。

【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其实,天下之事都是这样,想要得到,必先付出。事物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一切随时间前进,先后就成了规律的表现。《大学》中说“知所先后,则进道矣”,知道了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也就明白了大道。老子的翕固弱强之论,就是这句话的具体表现。

标签: 法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