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继承发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感悟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418 0

关于继承发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感悟

   老刁民

   从唯意志论的角度看继承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传承自己民族的文明,发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历史意志的要求,不是理性能够分析的。不要问为什么,只需这样去做。价值的取向不是通过理性的逻辑推论能够得出的,我们的理性分析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价值取向,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价值又是不可能的,所以决定价值的是我们的意志的因素。这就是休谟、克尔凯郭尔等唯意志论者们的看法,借助唯意志论的观点,宗教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人类的不可言谕的意志是我们要发扬宗教训令和遵循传统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因。

   我个人认为这种唯意志论的解释要比功利主义对于道德的分析更加科学合理,因为道德、信仰、精神带给我们的实际益处要比我们所能够了解的要多的多。虽然唯意志论者都是反理性的而且是悲观主义者,但是我相信,人类受自身意志的支配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那种关于道德的绝对命令,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好处。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的集大成者。他的生命意志论认为,人类的最大意志(同时也是盲目的意志)就是通过繁衍而延续自己的种群和血脉,我虽然不同意叔本华的这种观点,但是却在另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一个族群传承自己民族的传统,就好比人类要和所有的动物们要繁衍生息一样。后来的韦伯也说,如果把一个人送到500年后的世界,他第一个要关心的就是看看自己的民族是否还存在着。

   儒学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

   在西方,儒学思想曾经成为启蒙思想家们反对教廷神权和发扬人文主义的理论武器。当时无数的欧洲思想家对于儒学思想都大力宣扬。造成这种原因的,一是因为欧洲文明在当时所遇到的困境,第二是儒家文化自身的原因,最后也是由于中国在当时世界的强盛所造成的影响。还有一些人认为诸如伏尔泰等人其实对于中国文化并不了解,他们宣扬的儒家思想也与我们的本土的不同,但是我要说,儒家思想对于启蒙运动和欧洲思想革命的影响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就比如说近代的中国人可能也不了解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但是西方文化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冲击、造成了巨大影响,这是不可置疑的。

   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人类的意义

   当西方人经历了20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并且当他们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危机时,他们也在怀疑着自身的文化价值,也在对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后现代主义的运动,说明西方人对于工业时代和自由竞争时代的那种机械式的资本积累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他们认识到,人类追求幸福不在于单纯的资本的积累,不在于掏空地球的资源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人们的价值应该在于认识自己并享受生活,在于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正迎合了这种潮流,这种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最时髦的观点,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至于说儒学的具体哪些理论品质迎合了这种潮流,是众所周之的事,这里就不加以说明了。

   儒学和世界其他文明地区的重叠价值观

   黑格尔曾经说,孔子的道德训令是其他文明国家地区同样都有的,没有什么新鲜之处,现在一些中国人也持这样的看法。关于和谐、关于博爱,确实是人类的共同文化观,那么我们为何非要抓住儒学不放呢?

   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说明

   第一点是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道理:我们自己家里明明有的东西,为什么非要到别人家去借呢?何况共同的文化结构落实在具体的民族环境之中,当然在个别之处存在着差异,那我们为什么非要借鉴我们国内也有的外来的(而且对我们还是陌生的)文化呢?

   第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有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古典文明,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历经4000余年,这种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不是任何国家文明所比的上的。我们的文化经过最长时间的考验、困境,并且在近代西方文化大力冲击的情况下延续至今,这本已说明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夫子在《论语》中的训诫,早已经由后世无数儒家的注释,而形成了完善、系统、庞大的体系。所以说,儒学的精神,不止是习俗、传统那么简单。我们现在所说的复兴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要为传统文化正名。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在科学上美国人是我们的老师,但是在文化上他们只配做我们的学生。

   第三,在古代,道德、法律的规范都不得不借助宗教的力量而得以维持,这一点在中国不同,儒学思想从一开始就以人本为主,不借助任何彼岸的、超自然的力量。西方思想家们在读儒家经典时常常感叹于那种纯粹的道德精神。西方学者们宣扬基督的精神,都不得不先讨论上帝的存在这一问题,而在我们看来,这是无需的。正因为儒家思想不借助宗教的力量,所以他有着更强的包容性,更适合于当今世界的多元化的特性。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