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圣贤与太极拳圣贤人物对照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83 0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底蕴,太极拳是以武入道之基,看似一文一武,其实大有相通之处。普通理解儒学为心性之学,但夫子有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太极拳是一种养生与技击并重的内家拳法,普通理解是命功,但是太极拳到了高境界亦是性命双修,授密歌最后两句“翻江播海,尽性立命”,其实就是来自夫子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吕祖有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便是强调了性命双修。儒家后世多讲为心性之学,其实大学很明明白白指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讲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太极拳也讲中庸之道。

  本文人物对照,将太极拳诸贤对应到儒家圣贤中,并非排座次,故无先后之分,亦无辈份之分,更无丝毫对圣贤不敬之意。纯粹乃小子兴致所至,皆一家之言,诸位不喜勿喷。

  孔子—张三丰

  孔子在儒门地位和张三丰在太极拳地位相当,都是集大成者,都是一派之祖,圣人地位。

  孟子—王宗岳

  孟子儒门称为亚圣,发扬孔子学说,辟杨墨,辩义利王霸。王宗岳继承太极拳精髓,有拳论留世,后世太极习练者将之奉为圭臬。

  濂溪先生周敦颐—杨露禅

  濂溪先生以无极图和通书,开儒家理学之先河,被理学后贤尊为鼻祖。杨露禅发扬陈氏太极,创出杨氏太极“杨无敌”的名头,使太极拳广为传播。

  程明道,程伊川昆仲—杨班侯,杨健侯昆仲

  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上承濂溪先生之学脉,下接朱子理学之津梁,为后世程朱理学之宗。杨氏昆仲亦是上承杨露禅先生之家学,下接澄甫公之源流,为杨氏太极做了承上启下之作用。

  紫阳先生朱熹—杨澄甫

  朱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世虽褒贬不一,然圣贤岂是我辈可臧否,文公学脉可谓蔚为大观,禅宗有“临天下,曹一角”形容临济宗之兴盛,朱学在儒门亦可当之。杨澄甫将杨氏太极拳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至大江南北,其门下弟子之昌盛,完全可媲美儒学之朱文公。

  象山先生陆九渊—吴鉴泉

  陆子和朱子是同时代的,但学说颇有不同,一个是心学之先,一个是理学之集大成者,鹅湖之辩更是儒家之辩论盛会。而吴鉴泉和杨澄甫同为太极宗师,一为善发之杨氏太极,一为善化之吴氏太极,虽然发即是化,化即是发,但毕竟侧重有不同。

  阳明先生王守仁—孙禄堂

  阳明先生之后,王学渐渐替代朱学,阳明先生将朱陆二贤之学进行了修正,并融汇了佛家和道家精华,提出致良知的入手方法,使后学儒者有了学圣的门径。孙禄堂融汇形意,八卦,太极,人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成为以武入道的一代宗师。

  康节先生邵雍--武禹襄

  康节先生与濂溪先生,二程,张横渠并称北宋五子,以先天图,皇极经世和梅花易数在儒学中独辟蹊径。武禹襄的武氏太极与杨氏太极,同出广平府,武禹襄的太极拳著述也成为重要的太极理论。

  横渠先生张载--陈长兴

  横渠先生创立关学,也是北宋五子之一,关学和二程的洛学齐名,和横渠先生和二程也都是知交好友。陈长兴立身中正,号称牌位先生,是陈氏太极的一代宗师。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