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儒家人物众多难以数计
署名 老枫
一种学说能形成气候和影响,参与学习、研究、践行人数的多寡是重要衡量因素。
在诸子百家中,只有道、释两家可与之相提并论(这是传统观点,似乎还应该把法家算上),但这几家中,每一家的作者群都远远没有儒家庞大。
西周以来,儒家继承者不可胜数,到孔子时代形成重要流派。过去,建文庙比较普遍,上至京城,下至县都建有文庙。每个县都可以建文庙。文庙就是供奉以孔子为首的众多儒家。真乃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他们是:
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闵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冉耕、宰子、冉求、言子、颛孙子、朱子、蘧瑗、澹台灭明、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齐、公良孺、公肩定、枭单、罕父黑、荣旗、左人郢、郑国、原亢、廉洁、叔仲会、公西舆如、邽巽、陈亢、琴牢、步叔乘、秦非、颜哙、颜何、县亶、乐正克、万章、周敦颐、程颢、邵雍、公羊高、伏胜、董仲舒、后苍、杜子春、诸葛亮、王通、陆贽、范仲淹、欧阳修、杨时、罗从彦、李侗、吕祖谦、蔡沈、陈淳、魏了翁、王柏、赵复、许谦、吴澄、胡居仁、王守仁、罗钦顺、黄道周、汤斌。杨雄、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吴澄。
林放、宓不齐、公冶长、公皙哀、高柴、樊须、商泽、巫马施、颜辛、曹恤、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蒧、颜祖、句井疆、秦祖、县成、公祖句兹、燕伋、乐欬、狄黑、孔忠、公西蒧、颜之仆、施之常、申枨、左邱明、秦冉、牧皮、公都子、公孙丑、张载、程颐、谷梁赤、高堂生、孔安国、毛苌、郑康成、范宁、韩愈、胡瑗、司马光、尹焞、胡安国、张栻、陆九渊、黄干、真德秀、何基、陈澔、金履祥、许衡、薛瑄、陈献章、蔡清、吕坤、刘宗周、陆陇其等等。(此资料来源于道光十五年版《新宁县志》)
这些学者和思想家们济济一堂,排列井然,令拜谒者肃然起敬。有的是孔子、孟子的弟子,有的是千百年来研究儒学、弘扬儒学取得巨大成就的“鸿儒”。庙堂小而人才灿如星河,还有许多卓有成就的儒者没能进入文庙。如笔者在史书中看到的一些大儒就在文庙之外。
25史(包括《清史稿》)中儒林篇里有许多儒家都未能进入文庙。《明史》里载儒林三篇,记入的儒家有:
范祖干、叶仪、谢应芳、汪克宽、梁寅、赵汸、陈谟、薛瑄、阎禹锡、周蕙等、胡居仁、余祐、蔡清、陈琛、林希元等、罗钦顺、曹端、吴与弼、胡九韶、陈真晟、吕柟、吕潜、邵宝、王问、杨廉、刘观、孙鼎、李中、马理、魏校、王应电、王敬臣、周瑛、潘府、崔铣、何瑭、唐伯元、黄淳耀、弟渊耀、陈献章、李承箕、张诩、娄谅、夏尚朴、贺钦、陈茂烈、湛若水、蒋信、邹守益、子善、钱德洪、徐爱、王畿、王艮、欧阳德、族人瑜、罗洪先、程文德、吴悌、子仁度、何廷仁、刘邦采、魏良政等、王时槐、许孚远、尤时熙、张后觉等、邓以赞、张元忭、孟化鲤、孟秋、来知德、邓元锡、刘元卿、章潢、孔希学、孔彦绳、颜希惠、曾质粹、孔闻礼、孟希文、仲于陛、周冕、程接道、程克仁、张文运、邵继祖、硃梴、硃墅。明朝近300年历史,计入史书的儒家学者达88人之多。
《明史》在儒林引言中写道:
粤自司马迁、班固创述《儒林》,著汉兴诸儒修明经艺之由,朝廷广厉学官之路,与一代政治相表里。后史沿其体制,士之抱遗经以相授受者,虽无他事业,率类次为篇。《宋史》判《道学》、《儒林》为二,以明伊、雒渊源,上承洙、泗,儒宗统绪,莫正于是。所关于世道人心者甚巨,是以载籍虽繁,莫可废也。
明太祖起布衣,定天下,当干戈抢攘之时,所至征召耆儒,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兴起教化,焕乎成一代之宏规。虽天亶英姿,而诸儒之功不为无助也。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嗣世承平,文教特盛,大臣以文学登用者,林立朝右。而英宗之世,河东薛瑄以醇儒预机政,虽弗究于用,其清修笃学,海内宗焉。吴与弼以名儒被荐,天子修币聘之殊礼,前席延见,想望风采,而誉隆于实,诟谇丛滋。自是积重甲科,儒风少替。白沙而后,旷典缺如。
为何儒学有这么多人物,为何历朝历代的政治家都尊崇儒学,从上面这段话可以找到答案,因为儒学“所关于世道人心者甚巨”,“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兴起教化,焕乎成一代之宏规”,有赖“诸儒之功”。也就是说,儒学对于修养人格,文明人性,治平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