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寡母艰难生存,周游列国想一展抱负,晚年余力著书立说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68 0

战国时期,文化学术异常繁荣,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其中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有四家,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中在政治方面影响最大的就是儒家和法家。中国古代政治要义就是外儒内法。

战国时期儒家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重要人物,其中最出名是孔子与孟子。今天要有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亚圣孟子。孟子的人生轨迹几乎和孔子一样,就是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

孤儿寡母艰难生存,周游列国想一展抱负,晚年余力著书立说

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孟子祖上也是很牛气的,是鲁国贵族后代,但是到了孟子这一代机会没有任何地位了。反正古代名人的祖先都很厉害,但是到了自己这一代都不行了。由于时间太过于久远,关于孟子父亲的情况就没有那么清楚了。孟子是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可见在孟子成才过程中,母亲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一个好的母亲,对一个家庭的未来多么重要。

当时兼并战争的已经到了高潮,各个诸侯间斗争不断。饱学之士都希望一展所学,实现自己的抱负。孟子当然也不例外,也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孤儿寡母艰难生存,周游列国想一展抱负,晚年余力著书立说

辗转滕宋,大志难成

孟子和孔子一样,都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开始出游各国。孟子到达的第一个国家是当时强大的齐国。当时正是齐威王当政期间,齐威王广纳天下有志之士人。但是孟子在齐国并不得志,最后郁郁寡欢地离开了齐国,接着来到了宋国。虽然宋国君主对孟子很客气,但在宋国也没有受到重用。不久之后,孟子离开宋国,回到了邹国。

滕定公去世后,和孟子有交情的滕文公,多次派人向,孟子请教如何办理丧事,孟子便来到了滕国。来到滕国之后,滕文公亲自孟子请教治国的道理。孟子和滕文公说,只有人民有了固定的收入,可以不用为基本生存问题而发愁,之后才能在国内实行教化,提高百姓的思想道德修养。所以稳定的产业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孤儿寡母艰难生存,周游列国想一展抱负,晚年余力著书立说

不过滕国太小,在兼并战争异常激烈的战国时期,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极端不容易了,更不用说富国强兵了。孟子看到滕国现实情况,深深感到这里并不得实现政治主张的地方。一个人即使在能力强,也需要实战能力的舞台。孟子在53岁的时候,离开了滕国,来到了魏国。

魏齐之行,终为泡影

魏国当时的情况,简直可以惨来形容,到底有多惨,听小编一一道来。在东边与齐国战争中失败,而且更倒霉的是连自己的长子都死于战争,西边与秦国战争中失败,丢失了大片土地,南边与楚国的战争中,受尽屈辱。魏国现在急切需要快速富强的方法,可以洗刷魏国的耻辱。梁惠王召见了孟子,寻找富强的方法。而孟子没有提出任何实质建议,只是说一堆关于仁政的空泛理论,最后梁惠王很失望。一年以后梁惠王去世了,而孟子很不喜欢新上任的国君。孟子离开魏国,又回到了曾经去过的齐国。

孤儿寡母艰难生存,周游列国想一展抱负,晚年余力著书立说

在齐宣王时期,孟子重新来到了齐国,这次受到了齐宣王能的礼遇,但是从开始到孟子最后离开齐国,齐宣王只是把孟子当作一个可以吸引天下英才的招牌。至于孟子政治理想是什么,齐宣王根本就不在乎。孟子满怀信心来到齐国,最终还是失望而归。孟子在离开齐国之前,还在齐国边境停留了三天,希望齐宣王可以重用自己的主张,最终最后的愿望也破灭了。

孤儿寡母艰难生存,周游列国想一展抱负,晚年余力著书立说

之后又回到来到了宋国,接着又去了鲁国,可是实行仁政的理想,从开始到如今,还是一个理想罢了。经过数十年,周游列国,孟子终于感到了无奈,在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自己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著书立说,流传后世

孟子停下了周游列国的脚步。开始讲学著书,孟子的一生和孔子太像,看经历就像一个人似的,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会受到礼遇,但是就是受不到重用。这个当时的时局有最大的关系。小国家几乎朝不保夕,大国在继续扩充自己的实力,希望在兼并战争中赢得主动。都是硬势力之间的对抗,而孟子仁政思想主要提升国家软实力,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孟子一生绝对是一个儒家标准下的君子,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孟子用最后时间写下了《孟子》,流传后世。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