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有一位特殊的思想家,革命家,他就是鲁迅。说他特殊,是因为他虽然本来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却在后来弃医从文,成为了中国白话文运动的领军人物;还因为他虽然身为一个文人,却拥有着超乎所在行业的政治觉悟,他的思想至今仍然起到教育后世青少年的作用。
了解鲁迅思想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学习他的文章,包括生动的小说,和犀利的杂文等,其中都包含着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以及对当时青年人的指引和殷切期望。
正因如此,鲁迅的作品,曾经在中小学教科书中频繁出现,成为很多人的儿时回忆。可是在最近几年,却有一种批评的声音出现,说鲁迅其实不是文学家,随之他的作品也逐渐被移出了教科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关于鲁迅的记忆
相信很多人,关于鲁迅的记忆,大多来自于求学时,课本里那一篇篇绕嘴晦涩的课文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鲁迅的文章里,描写的内容让后世学生感到新奇,但往往这样的文章,会成为考试内容或者需要全篇背诵。
作为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读,学生们自然欢迎,可是如果把它当成考试内容,那就成为了很多人的噩梦。相信很多人对于鲁迅的文章中,比较知名的只字片语,至今仍能熟记。无论是他“家门前的两棵树”,还是“世界上本没有路”,都成了影响一代人的“名人名言”。
以鲁迅在教科书中频繁出现的基础上,他在生活中的很多名人轶事,也成为了教育的一部分。比如在课桌上刻“早”字,这件小事就引发了很大一部分中小学生的效仿——一时间课桌上各种用利器,刻上的大大小小的“早”字,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教室之中。
有趣的是,对于这种破坏公物的行为,本来老师们是比较反对的。可是单单对于效仿鲁迅的这种作法,却一般不会发表意见——可见这种教育方法是成功的,也是当年那一代学生独有的少年经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空前宽泛,很多对于前人的看法,也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得更加多面化。鲁迅本就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所以在民间和学者界对他的不同看法也渐渐增多。其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要数当代文学家,评论家李敖,对于鲁迅的评论——鲁迅算不上文学家,他的作品也有愧于他的“白话文先锋”的名头。李敖说的是否是真的,有没有道理呢?
鲁迅不是文学家?
李敖对鲁迅的评论,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他认为首先鲁迅的一生中,所写作品都是以短篇小说和杂文为主,并没有具有标志性的长篇小说来确定文学地位。而且鲁迅先生,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作品,获得过知名的世界级文学奖项。然而用是否写过长篇小说,而不是用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来判断一个人作品的文学价值,显然有失偏颇。毕竟无论古今中外,靠着短篇小说出名的文学家,比比皆是。我国清代的蒲松龄,国外的短篇作者欧亨利,都是靠着短篇小说才为人熟知的。
另外李敖认为鲁迅先生的行文,用词晦涩,既不像古文,又和俗语小说不同,缺乏借鉴价值。对此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鲁迅先生曾经在文章里,描写苍蝇的时候,用了“营营”;而同样是描写苍蝇,《红楼梦》中却用了更接地气的“嗡嗡”,自诩现代白话文,为什么用词比古文还要陈旧呢?原来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是以苍蝇喻人,这里面的“营营”,其实是成语“蝇营狗苟”的活用。
关于获奖的问题,其实鲁迅不是作品达不到获奖标准,而是他主动推辞了这份殊荣。早在1927年,当时有一位瑞士人,就请鲁迅先生的好友,劝说他参加诺贝尔奖的评选。
按照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来说,只要参加,获得提名是万无一失的。可是鲁迅却婉言谢绝了——“这世上有很多有能力的作者,他们都没能获得奖项,我恐怕还没有争夺的资格。”鲁迅先生的一席话,表现出他虚怀若谷的情操,也势必让对他质疑的人羞愧难当。
为什么教科书中失去了鲁迅的身影
虽然很多对鲁迅的批评,都被事实证明,是一种偏见。可是如今的教科书中,鲁迅的文章,数量逐渐的减少,确是不争的事实。难道对于鲁迅的误解,已经影响到他对于后人的教育地位了吗?其实不是的。鲁迅的作品减少是因为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的转变造成的。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首先鲁迅的文章比较晦涩难懂,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理解还是学习,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如果无法理解其中深意,而是死记硬背的话,可能往往适得其反,不符合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培养全面人才的宗旨。
另外因为鲁迅的作品中,描写的旧社会丑恶内容较多,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让他们提前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的转变,很多的内容已经和现代社会大相径庭,人们对于事情的看法也大不一样,这样的作品,可能会对孩子人生观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总而言之,鲁迅的作品虽好,可是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被移出教科书也就可以理解了。
结语
不过为了丰富青少年的阅读范围,鲁迅的作品还是被加入到课外读物的丛书里。对于很多不满足于课本内容的孩子来说,还是有机会接触到鲁迅先生那犀利的文笔,以及嬉笑怒骂皆文章的爽快文风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