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44 0

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

——《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2 期

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王君 俞春霞 杨晶晶 陈群

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生活开始在重复中行进,无聊而乏味。

笔下的文字也变得单调而干涩:相同的面孔,乏味的表达。

比如亲情是我们写作中不断重复的母题,最熟悉的有时反而很难写得好,把握不好,就容易这样:

“亲情与对 家人的爱是两种美好的情感。亲情,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永远挥之不去;亲情,是一种无形的思念;亲情,是对自己的 亲人不知觉的关怀与关照。对家人的爱,是一种 责任,一种放弃自我而成就家人的情感;对家人的爱,又是一种永远把最好的留给家人的体现。 生活中,亲情和对家人的爱总是 相互依存饿,亲情中包含着对家人的爱,对家人的爱有承载着亲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他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了浓重而伟大的母爱,……”

上来不问三七二十一一大段这样的抒情,后面描写的事例又与之无甚关联,最要命的是事例也是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读来令人乏味厌倦,难提兴趣。

能怪学生吗?国际学校的学生,见多识广,但表达亲情为何如此空乏、无力?

我总结了一下原因大概有:

自身观察力和感应力没有被激活,捕捉不到“爱”的细节,感应不到“爱”的流动。

对于外界有防备,把自己的独特生活包裹起来不与外界分享,或者用观望的心态等待时机。

最关键的是眼里有,心里有,只是笔下缺少方向感,不知道用独特方式方法去表达。

而这些跟在哪个学校,哪种学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有方法把熟悉的话题写出新意,赋予司空见惯的人事物以不同的的生命张力。

突然就想到了这个词:陌生化。

“ 陌生化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各种语言技巧把原来熟悉的变成陌生的,这种方法就叫陌生化。”

“它的目的就是改变常见事物的熟悉面貌,让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以相反或生疏的面貌出现。当原本熟悉的事物以陌生的、甚至不认识的面貌出现时,会唤起人们审视这些事物的兴趣,打破习惯性的看法,引发关注思考,促使人们对这些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是陌生化的意义。”

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想起了徐志摩的诗:那“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想起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光明,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想起了《大话西游》的“无厘头”……

这些都是“陌生化”。

那么,散文如何作“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途径很多:

比如审美观念陌生化。《背影》里的父亲是“迂腐”的,说话是“不大漂亮”的,父亲的“背影”也是笨拙的,甚至是“丑”的,整个衣服色调也是晦暗的。但是丝毫不影响父与子的情感表达。父亲为我买橘子攀爬月台的背影中,四次虚虚实实的背影描写,写不尽父与子的恩恩怨怨,纠纠葛葛。

比如题材选择陌生化。《金色花》写亲情,竟然用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并由此生发想象,一个孩子跟母亲之间“捉迷藏”,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和深情。

再比如搭配陌生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当然还可以语法修辞陌生化。张爱玲的《公寓生活记趣》里:那是公寓里特别复杂,特别热心热水管系统在那里发脾气了。

总而言之,写作要想出彩,不为趋同,而在求异。

把握适当时机,每位同学就自己的作文作2分钟点评,怎么做好“陌生化”处理,达到最佳的可读性?国际学校的孩子还是很灵的,一点一评中,关键问题理清了,同学们很快就明晰:作文要想在司空见惯中保证新颖,吸引大众,必须写出个性,写出不同,就是要去寻找最适合表达自己主题的那条从熟悉人事物趋向“陌生化”的路径。思路理清,人被激活,心也打开。

于是,好的文章很快出现了,其中一篇写得尤其出色:圣诞节是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节日了,特别是国际学校的学生,每年的圣诞节都有一个隆重的欢庆活动,热闹非凡,活动纷呈,洋气十足。但是,当这个西方节日碰上一个中国传统世界的老太太,会发生什么呢?有什么悬念呢?喏,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值得期待呢?

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床头的袜子

清澜山学校 G7-3 秦子茹

在温暖的房间里,在圣诞树旁,在孩子的床头边,有毛织的寄予希望的袜子。在那一天的深夜,会有位身穿红衣大肚子的老爷爷,把孩子心愿的礼物放进去。

当我跟奶奶喋喋不休地说起圣诞节,她总是疑惑地问:“生蛋节?生蛋节是啥子?你又不四(是)母鸡!?”我不解她为什么总是记不住这些,我已经跟她解释了十多次。“奶奶,不是生蛋,是圣诞。圣诞老人会把礼物放在你床头的袜子里,只要你给他写信的话。懂了吗?”我边暗自抱怨奶奶的急性,边又说了一遍。要知道,我可是很期待圣诞节,而且今年的就在一个月后。奶奶不屑地说道:“呸,什么鬼节日,肯定不如咱们地村(春)节呢!还有什么生蛋老人,床头竟然有袜子,不曾(成)体统……”还没等奶奶说完,我便“哇”地一声哭了,是因为那个老婆子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批评圣诞老人,我无法接受。奶奶慌了,但无论她怎么安慰年幼的我都不管用。直到母亲过来把我带走,母亲悄悄地对奶奶说:“妈,现在的孩子就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不要这么说她。”奶奶的嘴微微张开,但欲言又止,只用眼睛默默地注视着我。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都没有同奶奶说话。每当她想对我说什么时,我都会捂住耳朵跑走;奶奶也不追,默默地离去。不知何时,奶奶开始学起了纺织,也不知为何而学,只知道她不再说圣诞节不好。这对我就足够了。

平安夜悄然而至,奶奶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在我的床头挂了一只手织袜子。上面只有简单的波浪条纹,却很可爱,我开心极了。

之后的每年,我都会收到一只带有图案的袜子。起初只是简单的条纹,后来有了精致的图案,甚至比机织的还细致。随着我渐渐长大,奶奶也越来越老,白丝的增加也不妨碍她织袜子。每逢圣诞节,收到奶奶织的袜子是我最快活的事。

时间匆匆而过,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奶奶生了重病,被姑姑接回老家静养了。那年圣诞节,我没有收到精美的袜子,也没有见到奶奶的身影。我怕奶奶就此别世,我怕她再也回不来。

无论什么东西,都是直到失去,人们才开始珍惜。

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王君:我喜欢一个说法,写人叙事选材,有熟料、生料、猛料之分。“熟料”,是大家都常用的“料”,甚至是用滥了的料,比如父母给孩子辅导学习啊,生病了冒雨上医院啦。这类“料”,可能也是真的,也算小的,但是,不新,一般写出来都平庸。“生料”呢,是比较新鲜独特的素材,别人家没有的,我家才有的。就像俞老师选的这篇小作文,很有点儿意思了。这样的素材,也还在读者“心理逻辑”期待范围之类。所谓“猛料”呢,就是把读者的心理“打出常规”了,完全是读者意料不到的选材。大凡精彩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都有这个特点。我想,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状态,是可以有不同的引导和期待的。“生料意识”和“猛料意识”我们可以尽早“灌输”给孩子们,有益无害。

陈群:作文教学中常嘱咐学生动笔前要精心选择所写材料,因为选择什么材料来写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王君老师对于选材以“真”“小”“新”三字概括得非常好,只有这样的材料写出来才有意思,有意义,才会使阅读者不产生厌烦感,相反,还会让阅读者产生亲切感,甚至产生写出自己心里话的感觉。冰心说:“凡是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明白清楚得写出来就是好作文。”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人与事来写,写出真情实感还能有新意,这个要求确实很高,春霞老师选择的这篇学生作文,写自己独特的经历,写自己真实的感触,字里行间,是生活场景的再现,因为有了亲情关系的“陌生化”,更便于自己情感与思想的表达与抒发。尝试在“真”与“小”的基础上力争选择更新颖的内容来写作吧,你会体验到更多写作成就感的!

杨晶晶:我们越是在重复、熟悉的生活中选材,越会不知道写什么,越不知道如何丰富生动地表达。这很正常,用黑格尔的话来解释,熟知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所以,我们的思维会习惯性地轻视、忽视它。春霞老师说到的作为写作手法的“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它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思维惯性,打破思维方式的机械性,寻找生活、文学的本真状态。

个人和社会因素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定势,比如,一看到写亲情的题目,读者就觉得这篇文章必然要写类似父慈子孝,母子情深的事情了,再往下读,果真如此的话,读者必然兴味索然,而“陌生化”的表达会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为熟悉的对象重新命名、定义、诠释……这让读者重新拾回熟悉的记忆,重新回到富有情趣和发现意味的现实生活中去,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第3164季【青春语文·王君专栏】千篇一律太乏味,“陌生化”法更吸睛——《快乐作文》专栏“我们的写作故事”2022年第 2 期

标签: 描写人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