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脂砚斋身世缭绕,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112 0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文学成就不必赘述。它像一本百科全书,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窥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浪漫者窥见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文学家窥见诗词歌赋的清新隽永,政治家窥见真真假假的世态变迁……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琼浆又醉了多少的读书者?

《红楼梦》醉人,不仅在于其细腻出色的人物刻画,精奇巧妙的谋篇布局,也在于《红楼梦》的未解之谜。众所周知,《红楼梦》有多个未解之谜,比如贾家真的抄家后还中兴了吗?十二钗的结局究竟如何?《红楼梦》后四十回到底是怎样的?当然也有很多书本之外的疑问。

《红楼梦》:脂砚斋身世缭绕,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比如究竟是假语村言(贾雨村言)还是真事隐、假语存(甄士隐、贾雨村)?脂评的作者脂砚斋究竟是谁?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为这些问题,红学各派争论不休,但还是很难说服对方,还原《红楼梦》的本来面目。而脂砚斋则是解读《红楼梦》绕不开的名字,脂砚斋究竟是谁?曹雪芹的红楼“梦”究竟是什么?

一、脂砚斋评红楼

脂砚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点评者,对《红楼梦》的保存和传播有很大的贡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被称为“脂本”,而脂砚斋的评语则被称为脂评,是红学的学者研究《红楼梦》必不可少的研究素材。

既然《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红学上有如此重要的学术意义,那它的作者脂砚斋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1.脂砚斋究竟是谁?

脂砚斋的身份一直是云遮雾绕,迄今为止,红学界的看法仍未达到一致,主要有四种说法,分别是作者说、妻子说、叔父说以及堂兄弟说。

首先是作者说。作者说由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提出,胡适根据脂本中“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认为脂砚斋即是小说中宝玉的原型,作者曹雪芹在书中的化名。

《红楼梦》:脂砚斋身世缭绕,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其次是妻子说。红学家周汝昌从脂批中挑出若干类似女子语气的批语,认为脂砚斋应该是个女子,极有可能就是书中的史湘云,后来和曹雪芹结为夫妻。

然后是叔父说。叔父说的说法主要依据有二,一是脂砚斋在批注中称呼元春为先姊,而元春则是以曹雪芹的姑姑为原型创作的,如此推算下来,脂砚斋应该是曹雪芹的叔辈了;

二是在《瓶湖懋斋记盛》中,曹雪芹曾透露他借居在叔父的庙宇里,而脂批中也有“诵《往生咒》至恒河沙数也”等语,推测脂砚斋其实是一个和尚,一边念经一边批注,而宝玉的原型是曹雪芹的叔父辈,即是这位脂砚斋。

最后是堂兄弟说。堂兄弟说是胡适的早期说法,畸笏叟曾有批语将曹雪芹及脂砚斋并称为诸子,而自称为朽物,胡适据此认为曹雪芹、脂砚斋是晚辈,两者辈分相同,而畸笏叟年辈均长于二人。

但这种说法有些站不住脚,诸子可能只是敬称,其他人均已离世,只有畸笏叟还在,他自谦为朽物也是合情合理的。

脂砚斋的身份确实纷纭,但只有叔父说,在裕瑞的《枣窗闲笔》中明确指出脂砚斋就是曹雪芹的叔叔,其他的都是根据批语所做的推测而已。因此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父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红楼梦》:脂砚斋身世缭绕,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2.脂砚斋究竟评了些什么?

脂砚斋是红楼梦故事的亲历者,他对《红楼梦》的真实故事有深刻的洞见,在不少段落中都批注“真有是事”、“真有是言”等,那么他主要评论了些什么呢?

一是揭示内幕,揭示全书的主旨、作者的家世以及词语的寓意等。比如关于元妃省亲那段,脂批写道“借省亲事写南巡”,揭示了小说与原型背景即曹家相关联的内幕。揭示词语寓意及作者写法,对读者阅读小说,了解作者深意很有帮助。

二是故弄真假。脂砚斋在和作者相关的批语中用了不少假字和瞒字,脂砚有批:“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可能是为了躲避文字狱,把一些真事用笔墨遮掩,因此也使得《红楼梦》更为云遮雾绕,烟雨蒙蒙。

三是泪洒红楼。脂砚斋的批语中哭字用得颇多,《红楼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读来字字皆泣血,脂砚斋批语中有很多为书而哭,为作者哭,为自己哭,为天下人哭的句子。抚今追昔,叹先祖创业之艰难,哀现下生活之潦倒,所经种种,不由得放声大哭。

不管脂砚斋究竟和曹雪芹究竟是什么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和作者曹雪芹关系亲密,曹雪芹经历过的故事,他也经历过。那么,要了解脂砚斋的红楼“梦”,我们就不得不聊一聊曹雪芹的家世。

二、红楼“梦”醒

曹雪芹出身于包衣世家,其曾祖父曹玺担任过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而祖父曹寅也曾经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与康熙皇帝关系亲密。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有四次就住在曹寅家里,可见曹寅极受康熙皇帝的信任。

《红楼梦》:脂砚斋身世缭绕,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之久,曹家也因此成长为南京第一大名门望族,曹雪芹少时也有过一段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富贵风流生活。对于这段惬意的生活,曹雪芹一直都很怀恋,在他落魄后也曾感叹那段时间如同梦境一般。

但好景不长,在曹雪芹13岁的时候,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曹家也因此一蹶不振,那么曹家究竟是如何败落的?脂砚斋的红楼“梦”是如何梦醒的?

曹雪芹家族败落的原因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经济原因导致的,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政治原因导致的,两种说法相悖,但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也使得曹家败落的原因如红楼梦一样扑朔迷离。

1.经济原因,补不上空亏导致抄家败落

持经济原因的说法表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由于喜好排场、应酬交际以及多次接驾,风光无限的背后也造成了巨额亏空,渐渐入不敷出,甚至挪用库银,造成亏空,给曹家埋下祸根。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两江总督噶礼发现曹寅和李煦在盐课银上亏空了三百万两,并将此事密保给康熙,请求公开弹劾他们。但由于康熙和曹寅关系密切,在回复噶礼的奏折中康熙处处为曹寅遮掩,并私下告诫曹寅让他赶紧补上亏空。

面对巨债,曹寅心急如焚,但力有未逮,终于病倒,在康熙五十一年病逝于扬州。为了保全曹家,在曹寅死后,康熙相继安排了曹隅、曹頫(fǔ) 继任江宁织造,并准许李煦代管两淮盐差,帮助补齐曹寅生前造成的亏空。

《红楼梦》:脂砚斋身世缭绕,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雍正继位后,在全国大张旗鼓清查钱粮、追捕亏空,所有官员一旦被发现亏空,立刻革职审查,不少官员锒铛入狱。但是雍正皇帝看在康熙的面子上,开始并没有将曹家治罪,而是限期令他在三年内将亏空补完。

雍正四年,曹頫因为负责操办的缎匹衣料质量不过关,多次受到雍正的斥责处罚。曹頫一次又一次的工作失误,使得雍正皇帝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在督运缎匹进京的途中,曹頫又骚扰驿站,勒索银两,彻底激怒了雍正,下令将曹頫革职审查。在此期间又查出曹頫转移财产、企图隐藏等,雍正下令将曹頫抄家,钟鸣鼎食之家就这样树倒猢狲散。

2.政治原因,站错了队列

持政治原因的说法就不如持经济原因的说法统一,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指出曹家与雍正的政敌允禩、允禟有染,帮忙收藏了允禟私自铸造的逾制的金狮子,惹恼了雍正,因此落得抄家的下场。

另一种说法是曹家与康熙朝两次被废的太子关系非同一般,被认为是太子党,进而引起了雍正的猜忌,因此获罪抄家。到乾隆登位后,胤礽的儿子弘皙,联合了皇位争夺战中的受害者,组成“影子政府”,想要刺杀乾隆,但事情败露,曹家受到牵连,再次被抄家,从此一蹶不振。

有红学家指出《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贾、王、史、薛,其实是假史枉雪,曹雪芹想借助《红楼梦》陈述抄家时的冤情,这也是不少人支持政治原因导致曹家败落的原因。

《红楼梦》开篇借灵石之口感叹“无材可去补苍天”,这或许是脂砚斋及曹雪芹等人在遭遇家庭变故后,深深的无力喟叹。可怜钟鸣鼎食之家,轰轰烈烈的泼天富贵,就这样终结了。脂砚斋及曹雪芹等人眼看红楼“梦”碎,却无计可施。

三、红楼曲终人散,世间谁解其味

曹雪芹生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后来不幸横遭变故,家道中落,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也因此见识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他意识到封建制度下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妄,对现实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但并没找到救赎的方法,因此纵情诗酒,保留着文人的傲骨和狂放。

他在书中也常常流露出一种嘲讽、避世的悲观情绪,《红楼梦》开篇的《好了歌》写尽了人情冷暖,世事无常。不管是求功名、求金银、求娇妻还是求儿孙,最后不过是荒冢野草、不肖子孙,名利财色,转头皆是一场空。

《红楼梦》:脂砚斋身世缭绕,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人生如梦,白云苍狗,世事总是无常变幻。曹雪芹面对无力改变的现实,选择了记录,一个诗礼簪缨之族是如何一步步在内忧外患中走向灭亡的。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红楼梦》中除了这样的对自家兴衰的喟叹,也哀悼了封建制度下女子悲惨的命运。她们美丽、聪慧、灵动,能诗善文,各有各的可敬、可爱、可怜之处,但也不过是薄命司的一缕冤魂。

《红楼梦》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林林总总的命运,最终在时代的背景下,大厦倾倒,只好飞鸟各投林,红楼曲终人散,空余悲凉一片。

参考文献

《红楼梦》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曹雪芹江南家世考》

标签: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