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赏读 |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利器——评《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30 0

好书赏读 |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利器——评《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

作者: 栾贵明 主编

责任编辑:朱婷婷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22-2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利器

——评《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出版管理部

吕志学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1981年中央文件后,党和国家又一次对古籍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意见》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中央对古籍工作传承与保护的关注。文件中强调的“传承、弘扬、数字化”成为新时代古籍整理的三个关键词。

青帝玺书犹未至,芬芳已自报春来。万卷出版公司在坚持做优文化出版,积极发掘古籍资源之路上,积极谋划,抢占先机。先于《意见》发布两个月,接续出版了《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该项目最早由钱锺书先生于1984年倡议启动,面向学术研究,以全面搜集、科学整理、准确保存、方便使用为原则,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组成“人名、日历、地名、作品”四大库。该项目的数字化成果最早于2013年由新世界出版社推出,陆续出版过十三种,后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出版遇到困难。万卷出版公司本着“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情怀,承担了该项目的后续出版工作,《管子集》《周代君主集》即属于“作品库”中的两个最新成果。

《管子集》为管仲的文集,原书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十五万字。本次出版的版本又从其他文献中新辑出管子言论八十余条一万多字,另有异文两万余字。管仲是春秋时期的重要人物,不仅留下的典故多,在儒家体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按照传统儒家“太上立德、其次立功”的理念,管仲相齐桓,率先用“尊王”的口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在文化工作上,管仲用“攘夷”的实际行动维护礼乐制度。这份“事功”也得到孔子的认可,表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周代君主集》则主要以先秦诸书为基础,辅以后代典籍里的记录,共辑录自西周至战国诸侯国一百九十五位君主的作品与言论,共计两千八百多条,五十多万字。这是对整个周代历史与历史书写的一次系统辑佚与整理。两部书均采用繁体竖排印刷,并将辑佚、异文等分类注明出处,具有“拾穗靡遗,扫叶都净,网罗理董,俾求全征献”的效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汗牛充栋。自春秋时期打破“学在官府”桎梏后,百家争鸣作为多元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嚆矢,奠定了后来两千多年的文化基本走向,春秋战国也跻身当时世界上亚欧三大文明中心。本次出版的图书,正是以先秦时期文献为主,大概体现如下几方面价值:

第一,从学术发展史上,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滥觞时期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从图书分类上,经历了汉代的“七分法”到隋代“四分法”两个主要阶段,最终奠定了“经史子集”的国学体系。而一切的起源,皆脱胎于先秦时期的典籍。如《管仲集》作为“诸子”的一部分,是典型的“子部”作品,而被后代认定纪传体通史开端的《史记》,经胡宝国先生考证,本名应为《太史公》,其写作和命名宗旨受先秦诸子影响很深,指出了史学的发展与诸子学的联系。而《周代君主集》从分类上属于“集部”,其中的文献来源又包括了经史子等各部图书,细翻书中的文献出处,与文学独立于经学的历史发展暗合。

第二,从古籍整理技术上,充分展示了古籍数字化的价值与作用。古籍整理工作中,校、注、辑都是“易学难精”的工作。以耗费精力论,点校难于影印;校注难于点校;辑佚则更上一层楼。因为辑佚不仅要熟悉所整理的底本,还要博览群书,特别是从后代的大量史书中条分缕析,恰当发掘原文,效率往往很低。而现在利用数据库,可以较容易地从各种文献中发现佚文,进而实现汇辑,《周代君主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第三,为文献、编辑学研究提供重要助力。从学术训练上来说,原典的文本对读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手段,可以从诸多事件的文字记载中发现不同,进而成为学术问题的突破口。本次的两部图书,将有关人物的言论作品汇集为一部,省去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辛苦过程。文献传播中的内容散佚、衍文等流变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来,使用者只利用足够的史料学知识,即可得出比较有力的结论,尽可能避免“挂一漏万”的隐患。

白璧微瑕的是,两部作品的凡例中皆说明“构建自主之底本”“采用其他版本中已经验证之字句”,对文献采用“述而不作”的方法,尽可能提供完整资料。但是在实际补遗、补异过程中,多使用他校法,对于所选文献的底本未有很好的说明,只是笼统地提出“尽量不用四库全书”等原则,于本校、对校等工作体现得不够明显,使得整体工程有种“有本无版”的感觉,这为后来的古籍整理工作留下了空间。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