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的知识,怎样在脑海中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99 0

学过的知识,要在脑海中串联起来

很多同学的知识越学越多,就会感觉越学会乱。每节课听的都不错,,明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了,但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它在考什么。比如最简单的比喻修辞,知道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也知道它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但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它考的是比喻,这种丢分就是非常可惜的。所以答案发下来之后,总会有这种想法:原来考的是这个啊,我会,但当时没想起来。

其实不是因为没想起来,就是你在学的过程中,没有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缺少一个框架思维。

所以,你需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理出一张“地图”。我们今天主要以语文为例,其实每个学科都可以这么做。

什么是地图?古代的地图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路线图,而是让领导者对领土有一个整体、全局的概念,了解敌国的地形险易,从而部署军队。

而我们在学习中要整理的“地图”,就是要起到这个作用。首先有一个整体、全局的概念,中高考的试卷上都会考些什么?其次,根据这个框架去划分,哪部分是需要思考的,需要学习、练习;哪部分是比较基础,需要课下规划时间去背。每个知识点,前后都有什么关联。再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比如让你仿写一个比喻句,这属于基础常识的题型。阅读里有一类题,是赏析题,赏析比喻的修辞。大部分同学都会感觉这两种题没什么关系,一个是基础题,一个是阅读题。但它们俩是有关系的,都考了比喻这个知识点。你要了解比喻的特点,才能做这两道题。只是在这个基础之上,一个考的是词语和句式的特点,另一个考的是赏析能力。

或者像阅读写作中的一些考点,它的关联性是非常大的。比如阅读中的手法,比如说对比,你要了解对比的特点和作用,才能在做题的时候去区分它,能认得出来它是对比,才能进一步分析它的内容。那么反过来,写作中,你要知道对比能干什么,它能突出特征。所以在你想要突出特征的时候,就可以用对比。所以我们做题时候经常会见到,阅读中的这些手法,就叫写作手法。

而这些手法,因为比较多,比较杂,所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我们需要把它们列成一张地图。这就是黄老师给我们划分好的一个内容,熟悉我们课程的家长应该知道。语文知识地图,它把主要的考点分成了五个模块,文章语言,表达方式,材料的搭配关系,文章结构,文章主题。有同学学过我们知识地图的课程,对这方面内容可能比较熟悉。没学过的也不要紧,从小学到初中接触的阅读题,肯定对这些词也不陌生。

那么这样划分的好处是什么?每看到一道题,就能判断出它是属于哪一部分的考点。我们在这节课最前面提到的例子,最简单的比喻修辞,知道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也知道它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但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它考的是比喻。但如果脑海中有这张地图,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根据它题干里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赏析、语言、表达特色、修辞。我们能判断出,它这道题的考点和文章语言有关系。那么文章语言里涉及到的一些知识点,应该就是这道题答案的一部分,那具体是哪个知识点呢?层层推进,是语言生动性里的修辞。再具体的判定,是属于比喻修辞,然后再具体分析内容。

这就是一张清晰的地图对我们做题的帮助,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写的时候想好,我这段主要为了什么?比如主要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脑海中在地图里梳理一遍,哪些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插叙,欲扬先抑,等等。选择一两个适合这篇文章的,并且适合自己的来写,来增加文章的特点。

这种写作技巧是很基础的,但很多同学都没有意识到。写作文就是以故事情节为主,不考虑用什么手法,怎么表现,所以文章没有新意,没有特色。不是因为文笔不够,是没有意识到考场作文的考点是什么。

这种思维,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框架思维。学习的时候每节课你学的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一个框架里的一部分。

我们是以语文这个学科为例,因为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其实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科,如果你觉得自己每节课学的都不错,但考试的时候就乱了,分不清哪是哪,那这个方法就能解决你的问题。

其实像数学,这种框架可能会更明显一点。比如数字类的题,和图形类的题,就是两个不同的框架。而图形类的题,更具体一点,圆形的题和三角形的题,也是不同的。它们肯定有一些联系,但你不会用圆周率去求三角形的角度。

跟语文是一样的道理,你不能用线索去赏析语言特点,因为线索是结构上的作用,语言特点主要是修辞描写。它们不属于同一个框架。

所以你在学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要去思考它和之前学过的知识哪些地方有联系,而不是学会一点是一点,想不清楚的就问老师。

比如你学了环境描写,但你还听过场面描写和景物描写,它们是一样的还是有什么区别。弄清楚这几种描写的区别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动作描写也是描写,它们有没有什么关系。

弄清楚之后,在你脑海中就会形成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叫描写。描写是表达方式的一种,主要包括写人和写事两种类型。写人的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肖像,写事的有环境场面和景物。而这节课学的,不仅仅是环境描写的具体特点,也是描写这个框架里面的一部分。

带着这种目的去学习,考试的时候你就不会不知道它考什么了。跟描写相关的题,应该就和这个框架有关系。

不只是知识点,具体一点的答题,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这种框架思维。

比如阅读题,你不能带着学会这道题的目的去练习,而是要思考和它相近的题型怎么分析,这样才能应对考场上的题型变化。你为什么阅读很难答满分,就是因为你没有抓住阅读题的考点,缺少答题的思路和过程。做题习惯依赖答案,但不去理解答案的本质,就是看字面上的文字和自己写的是不是差不多的。但“差不多”有时候也是会丢分的。

题型的特点是千变万化的,相同的题型,可能会因为一个字、一个分值、甚至一个标点影响答题的细节。这也就是做题思路的重要性。你得学会了解一道题所有的组成部分,无论变化里面的哪一点,都能对应的做出调整。

做题不怕错,怕的就是你不知道是怎么错的。只要你有一条清晰的思路逻辑,即使错了,你也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一点,做好整理、收获,你的错误就是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比如语文阅读中的赏析题。赏析题怎么答?你把赏析这两个字变成四个字,欣赏分析,每个字就代表着一个答题步骤。

“欣”是指一个人内心的愉悦,这是说这道题通过这种表现手法,或者用这种修辞手法。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或者情感方面的表现,这是我们说的“欣”。

“赏”,是指对他的肯定,就是他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比如说用的比喻,那它的作用就是生动形象。或者说,如果运用了诗歌里面的叠词,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这就是对他的肯定。

“分”呢?是指你要从不同的方面去答,比如说他这一段话让你赏析,既有描写,还有修辞,还有可能会有某种表现手法,每个方面都应该答得上。我们的阅读题,除了一分的题,都不是从某一个点去答的,它会涉及两三个方面来答,我们往往容易遗漏要点。这就是我们说的“分”,分别用了什么手法。

“析”就是结合文章内容,字词也好,内容也好,它是怎样用的。

总结起来就是欣赏分析,答它的四个点,让它通顺一点,给它调整一下顺序。“分”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析”是怎么用的,“赏”就是起到什么作用,“欣”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比如比喻,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什么。这就是四点,赏析。

但我们今天课程的重点不是给大家讲题,因为讲题的话不是一节课能讲完的。我们拿刚才这个赏析题型为例,我们观察一下,这种题型它主要涉及到的考点是什么?

有两点,一个是赏析能力的答题结构,一个是知识点的特点。欣赏分析四个步骤,就是赏析题的答题结构。如果是概括题,不这么做。如果是理解含义的题,也不这么做。只有赏析题是这么答题的,用的手法,怎么用的,作用是什么,具体的内容情感分析。

知识点,就是手法的判定和作用。比喻,生动形象,这是课下你在学习的时候需要背下来的东西。

那么我们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赏析题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丢分?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两个点不扎实。要不然就是答题结构不完整,只答了手法和情感,没有具体的分析。要不然就是手法和作用答的不标准,没答生动形象。

试卷发下来之后对答案,自己还很疑惑,我答的是比喻啊,这个情感我理解的也是对的,怎么就扣 1分呢。就是因为答题的思路不成熟,先答什么,后答什么,没有清晰的标准。所以有的时候可以答满分,但有的时候就是会莫名其妙的丢分。

所以我们在练习阅读的过程中,不要从字面上去读题。要分析问题中的能力和知识点,判断它的考点是什么,它涉及哪些手法、作用,它考核的是哪种能力。把这一点弄清楚,你会发现,语文阅读的考点,真的不多。

还有作文,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能只想着怎么写好这篇作文,而是要知道作文的考点框架是什么。内容,语言,结构,都要注意哪些得分点,这就是框架思维。

所以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其他学科,数学英语之类的。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去这种思维去进步,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这道题,是最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之上,你还要把它放在框架里,掌握它前后的联系。

数学家华罗庚对于学习,有一段精彩的见解:

学习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个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要真正学会学懂还必须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但是实践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克服大量的阻力,让新的知识融入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要保持我们不断的成长,不是来自于知识的堆砌,而是思维模式的不断进化。

标签: 描写人物的作文